标签: 网络心理学
生活太苦了,我想看点甜的|短视频使用体验优化策略

短视频之所以流行离不开其“时长短”、“互动性高”等固有优势,但我们仍可以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以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
Read More »EDG夺冠,我为什么还在MOBA游戏里面“坐牢”!

本来是快乐源泉的MOBA游戏,却因为某些玩家种种令人窒息的操作变成美好心情终结者,这究竟是玩家压力的宣泄,还是网络匿名的狂欢,而身处其中的你又该如何调整心态,快乐上分?
Read More »新型强迫症:网络社交时,必须用对“的得地”吗?

对于规范使用“的得地”的用户而言,当网上冲浪时发现某位网友混淆了“的得地”的用法,他们会产生不解和不安的情绪,并促使自己做出某种行动来重新实现认知和谐。
Read More »摩尔庄园卷土重来,但你再也不是那个「夢牃ペ訫语」了

童年,诞生于印刷媒介时代,媒介为成年人和不识字的儿童之间构架的文化鸿沟;消逝于电视媒介时代中,成年人与儿童对于各种各样信息的无差别的接触。
Read More »精神分裂症可以自己挠痒痒,但你不行丨一周心理新鲜事

我们的大脑能够预测我们所做的一切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感官,这意味着大多数人不会胳肢自己。有趣的是,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给做到胳肢自己,这表明他们的大脑构造不同。
Read More »沉溺游戏无法自拔,怪游戏,还是怪我?

与孩子和睦相处是帮助他们戒掉游戏成瘾的关键。如果你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了解电子游戏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游戏,那么他们就能更容易接受你说的话。
Read More »虚拟恋人:亲密关系的捷径,还是现代人的困境?

恋爱类网络游戏似乎给亲密关系找到了一种“捷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亲密关系的年轻人,通过每个月付出少量金钱,就能获得来自网络不特定人的陪伴和慰藉。
Read More »如何看破网购评论陷阱?心理学家教你一招

虽然我们直觉认为好的商品会更受欢迎,但实际上评价分数和评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大,仅仅受欢迎度(即评价数量)并不是有效的商品质量(即评价分数)指标。
Read More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人们更不在意隐私保护?

Fast和Jago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享受到的便捷可能会让他们将一些较小的信息泄露行为合理化,进而减少他们保护自身隐私的意愿和行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