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陪伴式学习直播,唏嘘的“播而不上岸”

文:玄莉
来源:中财应用心理(ID:cufemap)

01

火热的陪伴式学习直播


一眨眼已经四月份了,2021届的研究生考试已经基本结束,2022届的备考工作又要拉开帷幕了。陪伴式学习直播大概是每个备考期的学生都不陌生的一种直播形式。


陪伴式学习直播,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直播,是在以B站为主的直播平台利用简单易操作的直播系统,展示自己学习过程的一种直播。在这个过程中,主播通常只展示自己的书桌,而不出境,直播的内容也仅仅是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2019年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在开始准备复习的初期,由于迟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我也曾成为了某些学习直播间的常客,每天举着粉丝牌到直播间签到打卡,开始一天的学习。不过在考研的中后期,我逐渐放弃了这种陪伴式学习直播,一来是我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不再需要这种外部的监督;二来是看到别人每天在直播间展示自己的学习时长,反而给我的学习带来了不必要的焦虑。好在2020年的考研中,我如愿上岸来到了中央财经大学。

02

令人唏嘘的 “播而不上岸”现象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大致意思是B站学习区某UP主直播考研一年,每日学习12小时以上,英语二却只考了27分,而这个成绩是他三战的成绩。评论区更多的是在批判这种每日在互联网贩卖“学习时长焦虑”,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的“翻车”现象。


所以作为一个曾经的受益者,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立马到B站找到了曾经经常看的几个学习直播UP主,发现这七八个人中,只有一个UP主考上了自己的目标学校,而考上的这个UP主,在当年9月份,就因为学习直播间频繁出现质疑的声音导致分心,从而在冲刺阶段停掉了直播。这种“播而不上岸”的现象确实令人唏嘘。


我打开最新的陪伴学习直播界面,发现22年考研、考公、考编直播等依旧很多,直播间的界面更加精美了,样式更加多样化了,有的直播间的观看人数达到了上万人。甚至在B站直播入口处,也出现了专门的学习直播分区选项卡。这都足以证明,在B站直播学习,依旧十分火热。


那到底为什么学习直播可以如此火热?又为什么在这些学习直播UP主中,会存在这种“播而不上岸”的现象呢?或许心理学视角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理性的看待这种学习直播现象。


03

学习直播火热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   求新求异、从众的心理促使越来越多人尝试学习直播。


求新求异是人类的本性,这种本性推动着人类去尝试新奇的事物。当学习直播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出现,自然就吸引了一众具备好奇心的人来尝试。“哦,原来学习也可以直播呀”。这大概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始直播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


从众心理(conform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因此从众心理是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对于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当群体中有几个人开始了学习直播,从众心理促使这些人开始了解并尝试这一个新兴的学习形式。


(二)   自我呈现及自我认同。


自我呈现最早是由戈尔曼在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通常是指个体为使他人能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来看待自己,从而进行了展示自我的努力。戈尔曼用戏剧来隐喻自我呈现:处在不同情境中的个体会成为表演者,表演者会通过强调和隐藏某些与自身有关的事物从而有策略的给观众呈现某一种特定的印象。在学习直播这个情境中,这些UP主的“人设”标签是学习刻苦、意志坚定。当摄像头打开,他们就竭尽全力在镜头前扮演一个学习刻苦、意志坚定的学习者。同时,观众会选择自己偏好或者目标相似的学习直播进行观看,UP主则通过观众的反馈逐渐确认自己所呈现的自律、上进的积极形象,从而形成对自我身份认同,修正与再建构。


在学习直播中,学习直播间成为了一个虚拟群体。作为直播间的所有者和管理者,UP主则是这种刻苦学习的群体文化的倡导者和拥护者,这种社会认同也是个体进行自我身份认同的一个方面。


(三)   归属感。


除了这些UP主的个人心理动因,群体归属感的鼓舞是他们可以坚持开播的群体心理动因。


归属感指的是一种人希望被接纳为一段关系或群体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们渴望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作为真实的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视。同时,归属感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柱。不管是UP主还是直播间的观众,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目标——通过某个考试,当大家通过学习直播聚集在一起,很容易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观众和UP主之间每日按时开播一起学习的约定、每日留言区的互动和粉丝牌的发放和佩戴,这些都促使个体产生了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促使着这些观众成为了直播间的固定粉丝,也促使UP主每日按时出现和大家一起学习,从而大家自发的去维护这个群体及其文化,使得学习直播长久的进行下去。


(四)   直播工具和设备的简单易获取,助推学习直播的火热。


除了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影响之外,随之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工具操作的简易性和设备的易得性助推了学习直播的发展。助推是由泰勒和卡尼曼提出的,该理论的提出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理论认为,我们所做出的90%决定,都是在无意识当中做出来的,是过去积累下来的习惯性反应。如果要靠意志去改变,会有很大的阻力,但是如果能够用一种巧妙的方式,绕过意志,直接改变潜意识的决定,这个过程就会轻松很多。通过一些精心的设计,不依靠强制手段,没有硬性规定,不改变奖惩机制,在不干扰意志的情况下,让环境形成推力,推动你做出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助推理论的精髓。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想要进行直播,只需要在客户端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而直播设备也逐渐变的廉价,通常一个高清直播摄像头可能只需一百元左右便可以获得,甚至我们还可以直接利用手机进行直播,这对于学习直播的主力军——学生来说,无疑变的更有诱惑力。操作的简易性和设备的易得性助推了该学习直播现象的火热。


04

“播而不上岸”现象的心理视角反思

(一)表演式学习带来的过度自我呈现,造成自我认同偏差。


B站学习区直播UP主的直播间通常会具备一个固定的模式。他们会从从早上六七点开始直播直到晚上十点甚至更晚,他们几乎全天都会坐在摄像头前学习,很少起身休息放松,直到计时器的数字终于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学习时长,才算结束了这一天的“努力学习”。戈夫曼在戏剧理论中所提到表演就是指个体意图通过表演来显示出自身的优良特性。


学习UP主通过长时间持续性的直播行为,向观众呈现一个“学习刻苦、意志坚定”的个人理想形象。对于学习直播来说,直播学习虽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但长时间持续性的沉迷于镜头下角色扮演之中,对自己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进行自我认同、自我强化与强烈的自我满足,会使个体逐渐的混淆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从而不免会落入仪式化学习的行为之中,形成自我认同的偏差。


(二)控制幻觉带来的有效学习错觉。


控制幻觉是指在完全不可控或者部分不可控的情境下,个体由于不合理地高估自己对环境或事件结果的控制力而产生的一种判断偏差。苏珊.汤普森的控制启发式理论认为,对控制的判断取决于两种条件,一是创造结果的意图,二是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


在随机游戏中,两种条件频繁地联系在一起,当有赢的意图时,就会有行动,继而产生结果。前人或许在成功经验传授时告诉我们,每日学习不能少于XX小时。这在无形之中散播了一种“学习时长焦虑”:如果每天不学习10小时,你就无法考研成功。于是学习UP主把自己的每日学习时长设定为了XX小时甚至高于XX小时,他们错误的把学习时长和学习效果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认为只要学习时长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忽略了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只注重时间的长短而忽略掉效率,便带来了一种有效学习的错觉。


(三)认知资源的有限性。


我们的注意可以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注意可以看做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某件事情上投入了过多的认知资源,必然会使我们在其他事情上投入的认知资源减少。


在学习的同时进行直播,如果过度的关注“自己正在直播”这件事,那认知资源就被分配到“学习”和“直播”这两件事情上,必然会造成在学习上的注意分配下降,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长时间的低效学习,除了带来身体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挫败感,最重要的是无法如期达到自己理想的学习效果。

05

避免“播而不上岸”现象的心理学建议

一方面,学习直播作为直播中相对小众的一种形式,具有其积极的方面。作为在考研备考期也观看过很多学习直播的人来说,这种形式帮助我养成了规律的学习习惯,直播间UP主和其他观众的鼓励和所取得的优秀的成绩,也形成了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忘记了学习直播的初衷,变成了“表演式学习”,这必然会带来一个与理想中相差甚远的结果。我们可以积极的利用“学习直播”这个网络时代的产物,但在这个过程中,应保持学习的初心,避免过度依赖网络直播。同时,每个个体都应理性的对待学习直播,避免盲目从众。


总的来说,学习直播都只是一个学习的形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工具成为了自己的阻碍形成了额外的负担,那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个形式是否适合自己,或许换一个其他形式对自己来说是更加高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要注意用脑卫生,合理的安排休息时间,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许更加有助于高效的学习。

-END-
作者简介:玄莉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2020级应用心理硕士生,导师为张丽教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财应用心理(ID:cufemap),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学科普公众号及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唯一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小鲸鱼 木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