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要素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作者:魏新益、雷雳
来源:雷雳和学生们(ID:Leis-Psy)

“瞧瞧人家的身材,天啊!我好胖啊。”“看看人家悠闲阳光的生活,我过的都是什么生活啊!”“我喜欢这张照片吗?她/他真的需要我点赞吗?”。这些是社交媒体用户的典型内心独白。我们天天都在上演这样的独白,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注意和思考,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内心活动。

事实上,今天的社交媒体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很多线下的的交流活动,而任何占用了我们日常生活大量时间的活动都可能对我们的心理产生持久性影响。对此,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播学院的助理教授Joseph B. Bayer、谷歌公司用户体验研究员Penny Tri和密歇根大学Nicole B. Ellison教授(2020)分析了四大最常见的社交媒体构成要素及其带来的心理影响。这些内容将带给我们思考:社交媒体为什么会制造焦虑?我们这一代人受到了什么影响?该如何打造更美好的上网体验?


第一,个人资料。就像名片一样,个人资料汇集了你的各种主要个人信息。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照片,对自己进行文字介绍,或者设置背景图片。但我们一直在真实展示和虚伪展示的抉择中纠结,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像他人展示一个最好的自己,但同时也不能失去真实性。当然,社交媒体出现前我们可能也会面临这种抉择,但现在这种“名片”会一直呈现给别人,并且和你的价值直接相关。


所以,在个人资料上容易出现自我粉饰或虚假展示的现象。这种粉饰是一种稍微修饰还是完全欺骗呢?一些学者发现,在没有朋友观看、无信息记录和有身份掩盖选项时,欺骗容易出现。然而,实际上,在欺骗率较高的线上约会平台上,研究者也仅发现人们在年龄、身高和体重上的小幅度(而非大幅度)瞒报。


第二,人际网络。它就像四通八达的电网,让你可以与各行各业、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发生连接。它实际上就展现在你的联系人目录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人列表浏览它,可以给联系人设置备注或标签,甚至可以设定关注或不关注。我们对人际网络又爱又恨,因为它虽然带来了社会支持,但也带来了孤独。


研究表明,当用户发布消极内容时,不容易得到他人评论,因为人们倾向于不评论消极内容。此外,当人们表达社会支持需求时,即使是和用户关系密切的人也倾向于不公开评论。除了评论外,研究表明点赞行为提供的社会支持感较低,可能是因为其被用户感知为非支持性行为。但是,作者并不否定社交媒体在社会支持上优势,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求助信息会得到比线下更快的回应。此外,用户很可能通过社交网站获取了情感和信息支持。


第三,信息流。就像球类比赛五佳球精彩集锦一样,它汇集了各式各样的他人、社会和世界上的胜利、光辉时刻,或者其他新奇的见闻。但我们浏览时可能会处焦虑或不安全感中,因为我们总喜欢拿自己平平无奇的生活去和别人的精彩时刻进行对比,我们始终想要和他人一较长短(心理学上的名词叫社会比较)。


虽然社交媒体出现前我们也会感慨自己过得不如电视上的明星,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现在这种对比一直在发生,并且现在你更有机会与周围人进行比较。当你的朋友在晒度假视频时,你就会想:“为什么我没有时间出去度假?”,“为什么我只能在办公桌前面对电脑工作?”。研究表明,这种比较在不快乐群体与高相似度陌生人的对比中尤为强烈。当你知道你的朋友也和你一样忙碌却有时间度假时,嫉妒很可能就产生了。研究表明,发布度假内容引发的嫉妒感显著强于发布购买物品的内容。例外的是,研究者也发现嫉妒带来了一些好处,比如让人奋发向上或成为灵感的来源。


第四,信息本身。和以前的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一样,社交媒体也嵌入了信息功能。除了发送信息,我们可以还通过它查看历史消息、打字提示和已读提示。它的一个好处显然是可以增加社会联系,但我们需要面对不断弹出的信息,让你在做其他事情时总要分心查看。研究表明,查看信息与发生车祸密切相关。另外,接收信息与拖延行为密切相关。分心还带来一些潜在的后果,比如专注于线上交流而失去潜在的线下交流对象。但这并不是告诉我们要远离信息,因为几乎没有人想要成为一座“孤岛”。相反,我们需要选择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


资料来源Bayer, J. B., Triu, P., & Ellison, N. B. (2020). Social media elements, ecologies, and effect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71, 471-497.

作者简介:魏新益、雷雳,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雷雳和学生们(ID:Leis-Psy)授权转载,雷雳和学生们 @您能看懂的心理学,全是最近的新发现!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