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抑郁症
焦虑丨发展:我是如何一步步发病的(一)

心脏也好,呼吸也好,其实都是焦虑的躯体症状,而扭曲的思维让你继续抓住你可以担心的一切去担心。一次次的安全行为,助长了我神经回路的扭曲,让我对医生的话也不太相信了……
Read More »焦虑丨发展:我是如何一步步发病的(二)

是抗拒,在回忆中我能感觉到我当时的思想是严重的抗拒,我将胸口升腾的烦躁感列为一种异样,一种必须消除的东西,我思考,我找方法,都是为了消除它。
Read More »孕期注意这一点,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更低

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期刊(JAMA Psychiatry)近期发布的一个论文表示:如果孕妇在孕期发生过感染,那么,孩子以后得自闭症、抑郁症的风险就会更高。
Read More »哪种运动性价比高,柳叶刀给出答案了

同样的锻炼时间,同样的强度,有些运动能更好的降低死亡率,降低精神问题,有些运动把人累个半死但作用有限。那么,到底哪些运动性价比高,哪些运动其实坑爹呢?
Read More »小区绿化多,孩子长大不容易生抑郁症

那些在绿化最少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如抑郁症、饮食紊乱、焦虑症、强迫症的可能性比家附近绿化程度最高的孩子高55%,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则翻番。
Read More »人和人之间最难的不是沟通,而是相互理解

抑郁症患者不需要被努力拯救,而是需要被无条件地接纳、被理解、被宽容对待,他们不需要着急变好,不需要努力振作,而是维持和接纳他们的现状,不离不弃地陪伴。
Read More »图说中国人心理健康状态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首次曝光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到底处于什么水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终于可以看见权威的报告了。
Read More »渐渐摆脱抑郁症之后,我突然有了这 4 点感悟

我所接受的与抑郁症有关的暗示只有一种,抑郁症是善良的人才会得的病,因为善良,所以我们习惯对自我进行反思反省,才会出现「自罪自罚」。
Read More »中国首份产后抑郁应对指南:1000万新手妈妈必备

,围产期抑郁情绪就像感冒一样普遍,也像感冒一样,只要得到适当的休息和照料,它会很快自愈。但是忽略它也有可能使病情复杂化,进展为其他疾病。
Read More »“我没有做到一个好妈妈,我好low” |产后抑郁

宝宝的出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是一个新的、脆弱的转折时期,兴许会包含其它复杂的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等)。
Read More »3亿抑郁症,却只有130万心理人的时代!

细分到抑郁症,我国 2000、2010、2016 年的排名分别是 #73、#49、#61 位,已经妥妥进入了全球抑郁症人均负担最重的前三分之一。
Read More »抑郁者的“懒”和性格上的“懒”是一回事吗?

抑郁者的懒的主要原因在于活力的减退,那种正常人经常会有的热情、兴奋、快乐、成就感、价值感越来越少了,而悲伤、低落、自责、愤怒、空虚等负面情绪越来越多,导致他们的生活非常灰暗,严重者甚至生不如死。
Read More »这个看不见的恶魔,正折磨着九千万中国人

忧郁症最突出的特征是非常痛苦的沮丧,对外在世界不感兴趣,丧失爱的能力,自我评价降低,以至于通过自我谴责来加以表达,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时甚至会虚妄地期待受到惩罚,而惩罚的终极体验就是死亡。
Read More »抑郁症患者的六种心理,我们可能都想错了

我希望,抑郁症的患者能得到更多的理解,他们真的不是故意给你找不痛快的,甚至于在我们开口抱怨、指责、发牢骚之前,他们已经用更过分的话把自己贬低了千百次。
Read More »在抑郁中挣扎 | 优等生和高知父母们难过的坎儿

20个因抑郁症休学在家的家庭。这些孩子在病前很多是重点中学的优等生,自我要求极高。然而在突如其来的心理疾病面前,一切的愿景和家庭秩序都被打碎了。
Read More »40条对抗抑郁的生活建议

今天推荐的书籍是《 活下去的理由》,作者在 24 岁时得了抑郁,多次站在自杀边缘,这本记录了他自己对抗抗抑郁的过程,书中关于抑郁症患者所面临心理过程和生理感受的部分非常真实,对于有些人读起来会很难受。
Read More »孕妇脾气怎么那么大?原因可能是围产期抑郁……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女性生育孩子之后可能会患上产后抑郁症,但很少有人知道,女性在孕期内就可能患上抑郁症,有些女性在产后表现出极端抑郁情绪,极有可能是她们在孕期内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