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压抑负面情绪,差点毁了我的生活

文/艺轩,曹怀宁心理咨询工作室专栏作者。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好心情互联网医院”(hxq_ih)

1


每次回婆家小住,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情绪考验。公公喜欢抽烟,常常习惯性的在孩子面前抽。我多次科普二手烟的危害无果,只好选择了回避和隐忍,一看到老爷子抽烟,就把孩子抱走,孩子非要凑过去时,便会被我责骂数落。

婆婆喜欢以关心之名干扰探索中的孩子,常常跟在屁股后面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我多次解释自由探索的理念无果,只好安慰自己:以和为贵,不要因小失大。

当婆婆控制我做某些事的时候,我很愤怒,感觉自己的界限被侵犯了,但脑海里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诫我:“她这么做也是为你好,希望你学会做家务,你不应该生气!”

当我的生活方式和育儿理念都受到来自老公原生家庭的质疑和冲击,我常常在无意识间选择了自己最为擅长的应对方式——习惯性压抑,习惯性的压抑被激发出来的负面情绪,不去表达。

每次情绪稍微平和之后,我问自己:为何没有表达我的这个感受?内心总是会有一种声音出来:表达之后便会有冲突,而冲突会破坏关系连接。于是习惯性的安慰自己:以后还有许多时间要相处,不能有冲突,不然家庭关系闹僵,对孩子也不好,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2


这些都是我处理负面情绪的一个缩影。当与家人发生摩擦,我很少去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害怕破坏关系,就习惯性压抑。

这种压抑感受和情绪的习惯,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细想应该是源于对冲突的惧怕,小时候见过几次冲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人们为了田地产权,纷纷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争吵不休,发展到打架地步,导致关系破裂,老死不相往来。我因此萌生了一个信念:表达负面情绪会引来关系破坏。

这样的观念种子又恰好遇到了很好的生长土壤:父母都是老实人,不善于表达负面情绪。善良懦弱的母亲遇到他人的责难从不敢直言,也不敢表达愤怒,只是在背后发泄不满,在孩子面前唠叨。而父亲常常在酒后才会表达憋屈已久的情绪,借着发酒疯说一些平常碍于情面不敢说的话。

就这样,我很顺利的习得了压抑负面情绪,很少去主动表达自己的负面感受,和家人朋友的相处产生摩擦,一味委曲求全。

上学后,老师也教导:“不要随便生气,生气的孩子是坏孩子!”表达负面情绪,因而被我认为是一件羞耻的事。

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压抑负面情绪更是被我认为是自控力强的表现。流露负面情绪,或者让负面情绪充斥在脑海,尤其是体现在行为上,被我认为是自控力弱的表现。“不以物喜,不因己悲”是我过去二十多年里常常用来警醒自己、管理情绪的座右铭。

类似的事情循环往复的发生,经年累月,“表达负面情绪=破坏关系连接”这样的价值链条便从一根细细的线条演变成一根粗大的铁链,偶尔我能感觉到不适,却难以撼动。

当与家人朋友发生摩擦而产生负面情绪时,我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自责、愧疚。认为他们曾经有恩于我,我不该有这种负面情绪,于是压抑掉负面情绪。

这种心理模式也拓展到了我与其他人的相处中,平常与人相处,我也是谨小慎微,轻易不去惹人生气,一旦觉得争吵可能带来冲突,就立马压抑掉自己的负面情绪,继而去讨好他人,这样的行为模式无形之中让我失去了许多潜在的好友。


3


真正意识到压抑负面情绪的危害,源于一次轻微的孕期抑郁症。意外怀上二胎激化了我与家人的矛盾,而我仍旧习惯性的压抑负面情绪,最终患上了孕期抑郁症,胎儿发育不良,面对情绪和生理的双重打击,我决定流产,却因此患上了更为严重的流产后抑郁。

当我在咨询师面前痛哭流涕,感受到负面情绪被接纳,获得疗愈,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过于压抑负面情绪“不会对外表达,就会把矛头转向自己,攻击自己,演变为抑郁症……”

在咨询师的鼓励下我开始改变,从感觉最安全的关系开始。当我与咨询师发生观念争论时,我被鼓励勇敢的表达对他的不满“别怕,有什么不快就说出来,我一直在这里,不会因为你骂我了就不理你了,也不会被你吓跑。”

这样稳定的共情和抱持让我终于踏出了表达的第一步,获得了良好的矫正性情感体验(咨询师给予来访者的一种改变认知的体验)。

体验到主动表达感受和情绪的好处之后,我开始逐渐的把这份勇气带入到生活中。

有段时间,我又不自觉的对老公发起被动攻击:一直安于全职带娃的我突然到处去面试,找工作。当我拿到Offer,询问老公如何解决带娃问题时,他却提出把孩子送回爷爷奶奶处,这样的提议打破了我无法接受母子分离的底线,异常愤怒,指责老公不爱孩子,老公也反唇相讥,夫妻关系一度僵化,亮起了红灯。

当我们在咨询室内调节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想去工作,只是借此引起老公的注意,希望他参与到育儿生活中来,避免丧偶式育儿。

在咨询师的鼓励下,我宣泄了对老公的不满“你整天就是科研科研,从来都不抽出时间陪孩子,我不想整天带孩子,太压抑……”

听到我的真实感受,老公很诧异,才知道一直都误解了我,静下心与我做了一次深入沟通,化解了存在已久的误解。之后,他开始尊重我的意见,主动参与到育儿生活中。找工作的乌龙事件,让我进一步明白压抑负面情绪会平白耗费掉许多宝贵的精力和能量,还会因此造成更深的误会,甚至婚姻危机。

4


婚姻危机的破解让我明白与适当表达负面情绪有利于问题化解。我也开始学着在婆婆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

某天中午婆婆又因为我“放任”孩子玩放置许久布满灰尘的空桶而责骂我时,我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那能怎么办呢?我没空…..”
脱口而出自己的委屈和愤怒,然后在快要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戛然而止,提醒自己适可而止,避免突然而至的愤怒让婆婆一时消化不了。

婆婆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生气,只是在明白了我的需求后,以平淡的口吻叫走了孩子“奶奶陪你玩。”那一刻我感受到表达之后的顺畅,欣喜于自己的进步。

婆婆的反应也让我极受鼓舞:之后的午饭我试着向平常一样和她聊天,她一如既往的回应,让我心安许多,意识到适当的负面情绪表达并不会破坏关系连接。

至此,我习惯在婆家压抑负面情绪的情况总算有了好转,回婆家不再成为一件痛苦的事。

5


一个习惯性压抑自己感受和情绪的人,要踏出主动表达的一步,极其艰难,因为Ta内心有着牢固的核心信念:表达负面情绪=破坏关系连接。

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离不开情绪的沟通,这其中包括了快乐、满足等正面情绪,也包括了悲伤、愤怒、嫉妒等负面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维持关系的和睦会选择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只表露正面情绪。却不知道,这反而会破坏彼此的连接。因为当我们在否定自己情绪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隔绝自己的内在感受

这种心口不一自然也会影响你与其他人的沟通表达,由此衍生人际沟通和相处的障碍。只有你把自己的负面感受表达出来,他人才能明白你的需要,继而调整他的行为,让人际关系保持真正的平衡。

当你的强烈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只是被强行压抑在心中,最终会导致你无法与任何人建立亲密的连接,哪怕对方是你的伴侣。

最后,当无处宣泄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聚集在你体内,让你痛苦不已却又无迹可寻,到了你消化不了承受不住的那一刻,便会冲垮你的心理防线。

轻者转变为身体病痛,重者演变为抑郁。抑或你把以往积压的情绪都投射到当下激起你负面感受的人身上,如果这样,才真正会被破坏关系连接。

所以,请记得善待你的负面情绪,你的每一个负面情绪里都藏着你最真实的内在感受,你要做的从来不是强行压抑,而是学会表达。

作者简介:艺轩,曹怀宁心理咨询工作室专栏作者,资深心理爱好者,业余撰稿人,在夜色里寻找星光的独行者。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