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心理科普
什么是高峰体验?高峰体验其实很简单 | 心理词条

“高峰体验”是指当人处于较为良好的环境中,或当个体自我需求与期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实现等情况下,所迸发出的一种情绪高涨、欣喜若狂的情感体验。
Read More »校园将开展心理体检,精神科医生如何建立治疗联盟?

在校园心理体检面前,精神科医生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未知。如果想提高诊疗效率,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服务,精神科医生一定要具备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意识和能力。
Read More »归因是什么?为什么同件事会有不同反应 | 心理词条

归因的概念最早于 1958 年由心理学家海德提出,归因是寻求事件发生的原因,是通过知觉、思维和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又称归因过程。
Read More »框架效应:表达方式如何左右你的选择?|心理词条

框架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它指的是我们的决策会受到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同样的信息可以有更多或更少的吸引力,这取决于我们在描述这些信息的过程中突出的是它们哪方面的特征。
Read More »最厉害“编故事”大师竟是你的大脑!|《思维是平的》

我们的大脑会参考人物所在的背景来对每一个知觉输入(包括人物的脸部、物体、符号等)做出尽可能合理的解读,“编造”出一个最符合情境的故事。
Read More »心理课堂 | 巴啦啦能量,呼尼拉,时空运动!

今天的心理课堂,教给你一个咒语——巴啦啦能量,呼尼拉,时空运动!当这个神奇的咒语念完,你身上会发生一种莫名的改变……到底,是什么改变呢……
Read More »今天你又给自己捡了什么症状 | 心理学词条

爱德华·肖特在《精神病学史》提出了“症状池”的说法,他把任何历史时刻的人类,如果要表达他们心理上的苦难,都只有有限的一些症状“可供选择”的状况称为 “症状池”。
Read More »等等,等等,再等等——你的拖延还有救么?| 心理词条

拖延症是指有明确的目标的情况下的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将计划的工作向后推迟,从而导致自己的焦虑和内疚感的一种行为。
Read More »那些说得很绝对的话,为什么往往被打脸?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反向形成。它是人的一种防御机制。指的是:无意识的冲动在意识层面上向相反方向发展。也就是说,有一些被压进潜意识的东西,会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