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绝症之后,我们该如何面对? | 心理急救手册

文: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绝症可以说是“生命难以承受之痛”,不幸患上绝症的你,心里难免焦灼:

  • 质疑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想接受这个事实;


  • 在漫长而艰巨的治疗中,呕吐掉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 每天都在害怕病情恶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治好,会不会提早离去……

我们无法完全地体会你的感受,但很希望分享一些心理学知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些困扰,积极而勇敢地度过这个难关。

本文共有以下 4 个部分:


 01  患了绝症,我们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

 02  身患绝症之后,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03  若你身边的人患上绝症了,你可以……

 04  如果有以下状况,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01

患了绝症之后,我们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

身患绝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你不仅仅需要承受躯体一天天的变化,生命力一点点的抽离,还要承受它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例如 :(张佳佳, & 黄喆. , 2011)


1. 对生活、亲人的留恋。即使已知自己病不能医,仍然对治疗抱有希望。


2. 否认自己身患绝症,甚至讳疾忌医。


3. 对周围的人或事抱着敌视态度,脾气暴躁。


4. 忧郁与轻生。


5. 希望满足最后的愿望。


在绝症人群(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身上,以上这些情绪中,抑郁和焦虑的表现最为常见(刘明辉, 陈萌蕾, 顾筱莉, 张哲, & 成文武. , 2014)


“好痛苦,万一撑不过去怎么办?” 丨感到忧虑恐惧

面临绝症时,你可能会变得意志力薄弱,情绪恶化,非常容易发怒。并且,由于疼痛感和死亡威胁感,你可能时常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生病之后,你需要用许许多多的精力来适应这一重大事件带来的变化,还可能会遭遇信念的瓦解。例如,突然看到了生命终点的存在,因而开始质疑努力生活的意义。


这些都会使得你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对周围的事既关心又害怕,处于一种敏感的状态。例如,你可能会对病友的死亡,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说话举动等更加地关注。


在这种忧虑、敏感的心理状态下,你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疼痛忍受能力降低,睡眠变浅,容易惊醒,身体抵抗力下降,精神上可能会全面崩溃。(吕聿华, & 崔忠太, 2009)

“无边的沮丧,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 感到抑郁孤独

你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的情况比较了解,知道自己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加上病痛、自理能力下降、对活着的渴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你的心情可能会沉闷而抑郁。


同时,由于生病的原因,你不得不远离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远离你的很多亲人朋友同事,难免会感到孤独。


这些情绪的交织,会让很多患者朋友变得悲观厌世,甚至想要自杀。(吕聿华, & 崔忠太, 2009)


02

身患绝症之后,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身患绝症时,我们可能会更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忽略了这件事所带来的心理影响。


事实上,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各种心理神经免疫内分泌机制,影响病情的发生发展。


例如,国内有研究者发现,增加了心理治疗的辅助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均有了更为明显的改善(李丽梅 et al., 2014)

生理和心理之间关联的机制可以从心理神经内分泌学的角度理解,因涉及内容比较专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原文献:《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相比于躯体,或许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有较多的掌控力,因此,在身体治疗之余,我们可以主动去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以减轻自身的症状感受,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生命的质量。


以下4 种方法或许能够帮到你:


1. 增强综合社会支持


增强支持系统对缓解患病带来的压力很有帮助。


综合社会支持可以包括:专业支持、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3 个方面,均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你的心理生理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张佳佳, & 黄喆, 2011)

(1)“多一点知识,多一点勇气和力量” | 寻求专业支持


当我们无法疏解疾病和死亡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很重要,比如护士、心理咨询师等。


专业支持可分为三个方面:支持求生心理、逐步进行死亡教育、临终患者心理“安乐”。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护士或咨询师对我们的赞扬和鼓励,能给我们提供求生心理的支持,让我们坚定治疗信心,维持心中的希望。


死亡教育的逐步进行,有助于我们平静地接受死亡,认识到死亡是人生发展的必然结果,顺其自然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们的焦虑、悲观、恐惧等负性情绪。


而最后,我们建议确认无治愈希望的患者朋友,可以早日接触心理“安乐” 护理,有助于缓解我们弥留之际的痛苦。


(2)“多来陪陪我吧!” | 寻求家庭支持


生病时,家属和亲朋好友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有效的家庭支持可减轻消极的身心体验。


我们可以主动跟家人或朋友沟通,寻求他们的陪伴和照料,并接受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安慰、关心和鼓励,不必因觉得打扰而歉疚,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也会感到被信任并有所收获。


如果你所在的家庭有一些不温暖或不和谐,你可以多多进行沟通,要求和促进大家和谐友爱相处,这不仅有助于让自己从孤独无助中走出来,也是我们将来留给最亲近的人很宝贵的一样东西。


(3)“人多力量大” | 找到社会的支持


除了以上2 种支持之外,你还有很多选择:上到政府医疗政策,下到病友组织,和病友之间的相互支持。


此外,有些医疗机构可以为你提供的更多信息、优质服务和医疗费用的减免,而单位、义工组织给你的支持,也可以多多地接受哦~


不管是服务性质、关系性质的支持还是经济支援,均会为我们的身心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且也可以减轻对家人朋友的依赖,多多益善。

2. 提升心理韧性(钟杏& 王建宁, 2013)


心理韧性是一种心理品质,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可以在面对逆境时恢复过来,并且成功应对困境。


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减轻我们的心理不适,缓解焦虑和抑郁;心理韧性较高的绝症患者能够更成功地应对压力,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也更高。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呢?


(1)提升掌控感


掌控感指的是我们对环境中事物的控制能力。


掌控感的提升可帮助我们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念,(章毛毛, 李惠萍, 张婷, 沈琴, 丁晓彤, & 肖婷等,2017)并有效缓解不良的压力反应,从而促进我们对疾病的心理适应。(张婷, 李惠萍, 杨娅娟, 吴卫琴, & 苏丹,2017)


  • 有很多提升掌控感的方法,比如:(张婷, 李惠萍, 杨娅娟, 吴卫琴, & 苏丹,2017)

  • 主动寻求相关信息;

  • 巩固家庭支持,让家人的支持稳定供应;

  • 进行一些积极的归因训练,例如认为病情变好是因为自己积极配合治疗,减弱“宿命论”、“无力掌控” 等消极的信念,从而提升自信心。

(2)共同营造支持性的家庭环境


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作为最直接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提升你的心理韧性。你可以多跟家人沟通,增加他们对你的理解和接纳,让他们多给你一些信念支撑,护理时精心一点耐心一些,和他们一起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心理韧性的提升。(West, Buettner, Stewart, Foster, & Usher, 2012)

(3)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


从广泛的社会支持中汲取力量也是非常有用的。(Stewart, & Yuen, 2011)如在患病期间也保持与好友的密切联系,积极参加医院等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志愿活动,加入病友组织等,这些都可以给你力量。(Kralik, Loon, & Visentin, 2006)


(4)可以尝试寻找或接受某种信仰(Stewart, & Yuen, 2011)


(5)将生病的过程当成是一种经历或成长,并从中发现一些意义(Stewart, & Yuen, 2011;Pakenham, & Cox, 2009)


例如,把绝症当做是匆忙人生的一个暂停键。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可以停下忙碌的生活,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进行思考,或许可以跳出原本生活的局限,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真正了解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3. 了解更多病情的相关信息,获取信息支持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能得到客观的、对自身有针对性的疾病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的病情,减轻负性情绪反应,提高自信心。(姜琳飞, & 张会君.,2013)


在情绪状态稳定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主动寻找信息,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病情以及相关的治疗办法,另一方面也便于提高对疾病的掌控感。


例如,根据相关知识调整了饮食和睡眠之后,症状得到了稍微的缓解,我们就会多一分自信心和希望感。

4. 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


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高效地提高自身心理状况,患者朋友们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干预。


适合绝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很多,下面简单列举了几种:


(1)人生回顾干预


人生回顾指的是,回顾、评价和重新整合过往的人生经历,重新认识生命意义并剖析重整人生中未解决的矛盾。这能显著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肖惠敏, 邝惠容, 彭美慈, & 莫孙淑冰 , 2012)


(2)夫妻干预


夫妻是患者最为重要的人际连接之一。


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具体如应对技能、教育、放松、引导想象、音乐、催眠、支持性咨询等,能更好地改善你和另一半的心理困扰、性功能和生命质量。并且比起单独干预任何一个人,夫妻二人一起接受心理干预,效果将更加持久。(倪倩倩, 王维利, 周利华, 王婷, & 杨艳 , 2015)


(3)音乐放松训练


可以试着学习一些音乐放松训练,对缓解我们不良情绪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较高(李桂兰, 陈建华, & 刘新民. , 2011)


除此之外,正念练习、阅读、旅行也可以帮我们放松、缓解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一试,毕竟正如前面所说,积极地关注我们的心理状况,对于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03

若你身边的人换上绝症了,你可以……

1. 收集相关病因、治疗方法、药物等的信息一是便于更科学地照料其身体和生活,二也可以有选择性地作为信息支持提供给TA,帮助TA 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的发展结果有更理性的认识(姜琳飞, & 张会君,2013)


2. 陪伴TA,向TA 表达理解、支持和鼓励,让TA 感受到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从而更有信心面对疾病和死亡,也能减少孤独和抑郁情绪。(张佳佳, & 黄喆, 2011)


3. 若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帮助TA 寻求或创建病友互助组织,这类组织是很重要的信息和社会支持来源(张佳佳, & 黄喆, 2011)


4. 和TA 一起认真地思考“死亡” 这一命题或接受专业的死亡教育,陪TA 一起面对死亡的到来(张佳佳, & 黄喆, 2011)


5. 帮TA 完成一些未完成的愿望,或者承诺处理一些TA 所担心或放不下的事情。


04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绝症患者有以下情况,

请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医生的帮助:

前面提到,抑郁和焦虑是严重病症最常见的副产品,有可能表现在患者日常的情绪状态当中。


但如果您发现身边的重病病人有比较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的倾向,具体比如:(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1. 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以及几乎每天都心境抑郁或快感缺失;

2. 近期体重变化明显或食欲改变;

3. 睡眠过多或过少;

4. 异常亢奋或精神不振;

5. 言语中有表露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过度内疚的想法;

6. 出现死亡或自杀想法。


并且这些现象在TA 身上持续有一段时间,应及时建议或陪伴 TA 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咨询~


最后想说,我们拥有相似的生命,相似的幸福的假想。疾病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接到的命运的战书,它可以影响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未必能摧毁我们的幸福。


如果你恰好接到这样一份战书,抱抱自己,不用慌,相信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好未来的每一步,直到看见光明的抵达。


参考文献: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 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 ssociation, 2013.
付炜, 洪立立, 刘纯艳, 宓丽娟, & 王绍山. (2007).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14(23), 1770-1774.
姜琳飞, & 张会君. (2013). 综合信息支持对老年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护理学杂志,28(2), 83-85.
李桂兰, 陈建华, & 刘新民. (2011). 音乐放松训练对癌症放疗患者的心理干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7), 798-799.
李丽梅, 李赓, 吴晓东, 王秀瑛, 杨兆风, & 谢鑫等. (2014). 多学科联合干预治疗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16(3), 174-176.
刘明辉, 陈萌蕾, 顾筱莉, 张哲, & 成文武. (2014).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初步分析.中国癌症杂志, 24(11), 852-856.
吕聿华, & 崔忠太. (2009). 晚期癌症患者SAS 和SDS 评分及心理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30(10), 1265-1265.
倪倩倩, 王维利, 周利华, 王婷, & 杨艳. (2015). 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中华护理杂志, 50(2), 239-242.
肖惠敏, 邝惠容, 彭美慈, & 莫孙淑冰. (2012). 人生回顾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 47(6), 488-491.
姚逸临. (2006). 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 75-78.
张佳佳, & 黄喆. (2011). 综合社会支持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上海护理,11(6), 53-57.
张婷, 李惠萍, 杨娅娟, 吴卫琴, & 苏丹. (2017). 老年乳腺癌患者掌控感现状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 32(14), 81-83.
章毛毛, 李惠萍, 张婷, 沈琴, 丁晓彤, & 肖婷等. (2017). 掌控感在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24), 4176-4179.
钟杏, & 王建宁. (2013). 癌症患者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华护理杂志, 48(4),380-382.
West, C., Buettner, P., Stewart, L., Foster, K., & Usher, K. (2 012). Resilience in families with a member with chronic pain: a mixed methods study .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1(23-24), 3532–3545.
Stewart, D. E., & Yuen, T. (2011).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il ience in the physically ill. Psychosomatics, 52(3), 199.
Debbie Kralik, Antonia van Loon, & Kate Visentin. (2006). Resil ience in the chronic illness experience.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14(2), 187-201 .
Pakenham, K. I., & Cox, S. (2009). Th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enefit finding in multiple sclerosis and relation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dj ust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Psychology & Health, 24(4), 373-93.
Symister, P., & Friend, R. (2003).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problematic support on optimism and depression in chronic illness: a prospe ctive study evaluating self-esteem as a mediator.. Human genetic information :. John W iley and Sons.

出品方 | 壹心理
本文编写 | 史慧玥
专业指导 | 黄喜珊
本文编辑 | 触角 张真Derek

也许你或者周围的人正在面临分手失恋痛苦、学习工作低迷、职业选择困扰、怀孕焦虑,甚至在重大疾病之下身心俱疲,接下来,我们会一一为你解答以上问题。


别担心,我们陪着你。

 下期预告: 亲人绝症篇

 上期回顾: 被出轨篇  分手篇  怀孕篇 结婚篇 残疾篇


作者简介:壹心理主笔团,一群和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轻人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