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拖延与七条“不一定对”的提议

goat-1148038_960_720.jpg

文:采铜|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镜相(ID:hereandnow_jx)

这一期的《来都来了》,最让我觉得触动的,倒不是大蓝讲自己拖延,讲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讲在大上海打拼的不易,而是她给自己打的三个标签:

自卑、孤独、浮躁

清一色的负面自我评价。当时看到这里我就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会让大蓝这么“残忍”地概括自己。

后面大蓝与松蔚的倾谈,似乎回答了我的疑问。一个从小学业优秀、立志要“逃出安徽”且一定不能辜负父母期望的乖乖女,她的人生之路似乎都是为了满足外界施与她的目标,而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和渴望,当她的现状与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时,她会感到痛苦,会否定自己,会求助于拖延。

我发现,自认为患有“拖延症”的人常常陷入一种深深的自我矛盾中,一方面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样拖延下去不对,另一方面他们就是无法在行动上做出改变,随即而来的就是自责,不断地、愈演愈烈地自责。

这种自责正如大蓝在节目中所时而流露出来的,也与节目开始的那三个标签相呼应。这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出了问题是主因,而拖延只是一种外显出来的症状。

也就是说,并不是某种神秘莫测的“拖延病毒”导致了我们拖延,而只是因为我们无法认同自己的能力,无法认同自己的价值,无法认同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所以我们才会拖延。

一面是似乎高不可攀却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一面是对自我的深深的怀疑,这种强烈的反差很容易把我们赶到自我逃遁的暗室里,在手机、网络和其他消遣中不断地获得一丝喘息,然后我们又会对这种喘息上瘾。

拖延症成形于这种固着的想法,这种想法又附着着强烈的焦灼的情绪。很多人只是想着消灭拖延症,与自己的焦灼对抗,可对抗本身又制造了新的焦灼,于是便更卷入到这种情绪中而无法脱身。当自我认同崩塌、焦灼情绪升至顶峰时,偶发的、轻度的拖延就演变成了重度拖延。

于是我便开始想另外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看待自己的方式是更好一点的,以及到底什么样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更好一点的。在这方面,我还真有一些心得,我回想自己的历程,虽然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在职场的某些时候和去年写书的一段日子里,都曾出现过轻度的拖延,但是因为内心中的某些信念的存在,我并没有让这些轻度的拖延肆意升级到严重的、较难控制的程度,最后都回复到了正常的状态。当然,下面的这些看法和建议都不一定对,但是我可以确定,它们都是值得你去好好咂摸一下的:

eye-962709_960_720.jpg

1)我要尽量享受我在做的事。“枯燥、乏味和无聊”并不是某件事情本身具有的属性,而只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主观感知。我甚至想,假如我是一座海上灯塔的长年累月的看守者,我也能通过观察、体会来发现这个工作的乐趣。

享受做事的过程,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一开始去健身房跑步的时候,会为自己的肚腩难为情,我以为周围的健壮男女会暗自嘲笑我,至少投来异样的目光。马上我就发现是我想多了,根本没人看我好伐?如果你想跑步,就大胆地去跑,就算裸奔又如何?

2)我是可以进步的。我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只要我做出了一点点努力,就可以得到一点点的进步。哪怕这种累积非此缓慢,但仍旧是一个正向的过程,我做事的能力和成功的概率仍旧在增加。而当我做成了一件不错的事情时,接下来我便可以做一件更好的事。

是行动塑造了我,而不是各种猜测、预期和假设塑造了我。各种猜测、预期和假设会假扮巫师告诉我,我的极限在哪里,我的上限在哪里,我走到哪里就到头了。我走上了一个台阶,然后是下一个,然后是再下一个。

3)失败可以让我更加强大。我并不害怕失败,因为没有人可以避免失败,那么我的失败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失败让我获得原先并不了解的信息,积累了我曾未有过的经验,训练了我的应变能力,所以失败可以让我更加强大。

更何况,每个人都会分配到一点运气。一个人一直被坏运气包围的概率微乎其微。所谓的“人品守恒定律”并不只是玩笑,反映的是运气的随机性,是大自然的法则。因此,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怀着某种天真,去企盼一点点运气,这没什么不好。所以失败,真没什么可怕的。

4)减少评价。减少评价是让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试着减少对他人的评价,减少对自己的评价,减少对世界的评价,即便做评价是我们非常热衷、乃至不由自主要去做的事。

大多数时候,评价不仅对事情无所助益,还徒增烦恼。如果你发现一件衣服有洞,那就把它补好,如果你觉得饭冷了,那就把它放进微波炉里。让事情发生,然后等待时间的仲裁。

5)观察我的自然节奏。同时作为一个生物人和社会人的我,我的自然而然的生活节奏是什么样的?也许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我们日常的节奏是被这个社会所塑造的,比如我以前上班时必须要在9点钟之前打卡,如果晚了一秒种就要扣几百块钱的工资,那个时候我的节奏就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塑造了。但这种打卡式的生活终究不是我的自然节奏,虽然我遵从了四年时间,但仍旧心怀抗拒,并终于选择离开。现在没有打卡的生活让我恢复到了某种属于我的节奏里,我九点钟起床,甚至更晚,但我没有丝毫的罪恶感,我不恐惧,也不恐慌,因为我在自己的节奏里,这样挺好。

有时候一些轻度的拖延,并不是真正的拖延,而只不过是落在了属于自己的自然节奏里,还没被现代社会的机械运作所同化而已。当然,如果你陷入一种重度的拖延中无法自拔,那你也已经偏离了你的自然节奏,这就需要让钟摆再次摆回到一个恰当的位置。

6)做一件事的结果并不是“全或无”的,而是一个渐变的光谱。即便是像考研这样结果明确的事情,也不止是“考上”和“没考上”这两个结果,因为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你头脑中的知识、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应该都有所增长,这些变化都是你的收获,只不过没那么明确地显露在外罢了。

更何况,从不同的时间尺度来看,一个暂时的失败可能在未来种下成功的种子,而从影响的范畴来看,有可能你自己没有得利但同时这个世界已经受益于你的付出。如果看到了这种多元性,那么我们就不必纠结于某一个特定的结果。不论是那一种结果,都不是不可接受的。

“大成功”不如“小确幸”。积极心理学家们的一个主要发现,即便一个人遇到了极大的成功或者幸福的事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大约半年以后,那么这种成就感或者幸福感也会归于平静,回到事件发生前的水平。而与之相反的事,恰恰是生活中一件一件小事,如果让我们感到一点点喜悦,一点点感动,一点点成就感的话,我们内心的幸福感才是会变得越来越高。从小看了很多金庸的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大侠梦,但是现在我已经相信了,每天做一个小小的、小小的剑客,养养花,种种菜,码码字,也挺好。

7)我有选择的权利。我的事情,我有做选择的权利,选项并不是唯一的,也没有什么事是非做不可的。我可以选择做某事,也可以选择不做某事。虽然有些时候,可选择的范围不那么明显,但是我可以发挥创造力来开拓选择的空间。我也有权利不做某事,选择退出,比如读博的时候,我也考虑过放弃,当时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节省下来的读博时间我完全可以做另外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还有选择做事标准的权利:做有些事情我想要90分,做有些事情我想要80分,而有些事情60分就够了,60分并不是一个坏结果。我并不要求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很好,也不容许把每件事都弄糟:因为既然每个人所拥有的精力等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前一种心态必然导致过度的资源竞争甚至把自己逼至死角,而后一种心态则会造成资源的闲置。所以,我不是一味地迫使自己去工作,我也不是以一种质量标准来对待所有的任务,这使我获得了宝贵的回旋的空间。

这七条“不一定对”的提议看似都不是直接在对付拖延症,但是如果你好好去思考一下的话,它们可能都和拖延相关。在我发现自己存在某种拖延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我并没有得拖延症”。因为我知道,给自己施加这个标签的结果,可能会进一步放纵我的拖延。并且严格来说,“拖延症”也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疾病,它只是我们内心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各种症候的一种。所以,也许我们并不需要直接去和拖延症作战,比之更重要的事情,是如何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以及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这些都比跟“拖延症”干个你死我活要重要得多,也有意思得多。

—THE END—

镜相.jpg

镜相(ID:hereandnow_jx),一个积极探索我们内心世界的新媒体实验

作者简介:采铜,知乎网知名作者,心理学博士,已出版畅销电子书《深度学习的艺术》《开放的智力》,微信公众号「采铜的铜」(CTDT4US)。

职场.png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