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脑被宠坏了吗?

文 | Lachel 
来源 | L先生说

前几天,有同学跟我聊起训练营的感受。

她说:参加完训练营,感觉整个大脑的操作系统都被重装了。

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

这正是我想达到的目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喜欢去接触和积累很多方法、技巧、模型,每次看到一个新模型,就如获至宝,赶紧收藏起来 —— 这样有用吗?

当然有,但并不是特别重要。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除了写方案、做PPT,没有人会在遇到问题时,刻意地对自己说: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我要用哪个模型来分析,第一步应该怎么做,第二步应该怎么做……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呢?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认知模式,抓取问题的特征,跟大脑中的概念对比,再提取最活跃的模式,进行识别和匹配。

这一切都发生在无意识之间。如果遇到任何一个问题,都要想一下「这该套用什么模型」,再规划一下 —— 那未免也太累了……

所以,我在课上都跟学员说:不要太注重这些模型和方法。就像第一课,讲阅读和提炼信息,但是我自己阅读的时候,也不会想着,我要先怎么样、再怎么样、然后怎么样……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重点是什么呢?要去了解背后的原理,拔高自己审视和理解问题的层次,让大脑建立新的认知和链接。

你会发现,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重装操作系统」的含义,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内化。

我之所以如此强调「内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一切外部的东西,都抱有一种下意识的警惕感。

IPN的创始人李如一说过一句话,大意是:

我警惕一切离开某个「高度精巧」的系统,就寸步难行的生活。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所以,如果你看到我现在的笔记工具,可能会很惊讶:作为一个专攻学习、认知、知识管理的人,我储存的笔记,只有一两百条。

我不会像很多朋友一样,建立复杂的笔记系统,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外部化,需要时再去查找 —— 这对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我的做法是,通过一个流程,把知识接入行动,转化为内容,经验,技能,以及大脑中的联结。

我们都在说「要清空大脑」。但是对我来说,笔记只是一个过渡,并不是目的。做笔记的最终意义,是要把它们纳入大脑,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之中。

这也是我在训练营里面,不断反复强调的。

这里,你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

我一直强调「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那这种做法,岂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其实,很多朋友误解了这句话。

这句话并不是说「不要去记住任何东西」,而是: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记忆知识上,而是要去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结。

这基于两点事实:

1)记住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不是去强行记忆,而是将其纳入思考。

2)我无需记住知识的细节,只需知道它的存在、位置,以及在哪儿能找到即可。

先说第一点。

很多朋友经常问我:为什么你能记住那么多东西?你是如何锻炼记忆力的?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分享,比如记忆宫殿什么的?

其实,这样问完全反了:我从来不会去刻意「记忆」什么东西,我只是在思考和使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 你会烦恼如何记忆球拍怎么握、筷子怎么用、汽车怎么开吗?

这就叫做「精细加工」。

前两天在训练营中发了一篇延伸阅读,它是怎么来的?其实是我在看一份访谈材料的时候,读了两页,立刻想到「它跟训练营的很多内容有关联」,于是马上停下,思考,发散,整理,搜索资料,撰写成文,3000字就这么落地了。

如果你能养成这个习惯,你就绝对不会烦恼「我该如何记住这些东西」—— 你该烦恼的是「我该如何忘掉它」。

再说第二点。

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启发式」—— 这些心理学术语,我需要记住它们的细节吗?完全不需要。

我只需要知道,它们跟「认知」有联系(这样当我接触到「认知」时,就能想到它们),并且,我随便打开任何一本认知心理学教材,都能看到它们的明确定义。这就足够了。

从这个角度说,整个互联网,图书馆,一切能接触到信息的渠道,都可以是我的知识库 —— 只要我知道关键词,并且能将关键词跟问题建立联系。

我没有必要在笔记软件里面,专门放一条笔记,记录:什么是自上而下,什么是自下而上,它们有什么区别,等等。

我不再需要花心思建立和维护一个高度精巧的「笔记系统」。

比起「我拥有这条信息」,「我能够获得这条信息」重要得多。

这里又引出另一个问题。

比起在笔记系统中搜索信息,到网上搜、找教材,再筛选整合,难道不会耗费更多时间,效率更低吗?

会,这是难免的,但却也是极其有必要的。

如果你习惯于依赖你的笔记系统,减少对信息的检索和整理,那久而久之,你的能力就会退化。

思考一下:这些系统的诞生,是为了减少我们投入的精力,提高效率。但另一方面,它带来的后果,是同步减少我们的经验和练习机会。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依赖系统,失去对自己的掌控。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到过一个观点:

高度复杂的系统,往往意味着高度的脆弱性。而反之,为了从混乱中获益,我们需要建立「反脆弱性」—— 这往往意味着一定量的冗余。

举一个例子:自从自动驾驶出现后,飞行员的注意力和技能逐渐钝化了,一旦发生意外,往往机毁人亡。所以,即使有了自动驾驶,飞行员仍然需要接受一定强度的训练。这看起来是多余的,但却能帮助他们应对各种意外。

同样,在训练营中,很多同学要求过:能否在课前先发一份讲义,让大家预习一下?但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为什么呢?

很简单,如果事先发讲义,许多人在听课的时候,由于事先接触过,会认为「这个我懂了」,于是跳过、分心、走神……结果很可能反而不如「不预习」。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加工流畅性」。有大量的实验证明:认知一个事物越困难,我们就会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这样反而能增加准确性。

这就是一种「冗余」,也是一种「反脆弱性」。它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多付出一些东西,往往能够使你更容易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熟悉我的朋友会知道,我是一个工具控。关于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我用过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工具,其中包含一些付费的、功能强大的一站式平台。但最终我留下的是什么呢?是最简单,最便捷,最易用的工具。

甚至,我会特意用多个工具组合,来实现一个平台就能达到的效果。

这样看起来更复杂、更麻烦了,但对我来说,这是必要的。

原因很简单:我无法接受把自己的一切需求,都寄托在某个外部的工具身上,一旦离开了它就寸步难行。

我永远都会考虑:这个需求,我能否用其他的方式达到?我能否用最简单的功能组合,来实现同样的效果?

包括学习一些方法论,也是一样的思路:这套方法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我能否将它最大程度地简化?能否用最简单的话教给别人?

这就是 AFD 时间管理法的来源。这套管理法非常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难点在哪里呢?在于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如何分解?如何找出问题?如何有效地思考?等等。

重点是,在你练习这套方法的同时,你也是在培养你的技能 —— 对项目和任务更熟悉,对分解更熟练,对问题定义和解决更敏锐。

乃至于,当你完全熟悉了这套方法,哪怕不用它,你也能自己管理好时间和任务。

你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变得更强壮,而不是相反,被外部「高度精巧」的系统所宠坏。

这就是很多人的症结所在。

我们过多地把自己的生活,交给了外部的系统,拱手让出了自己的主导权。

久而久之,你就被宠坏了。

举个例子,企业。

不是说企业有什么原罪,而是,你不妨思考一下:你每天上班的8-12小时,是在为谁创造收益?是公司,还是你自己,还是双方?

几年前,我还在互联网的时候,就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

如果没有了公司的头衔,没有了现在的一切资源,没有了项目、预算、团队的支撑,凭着我自己,我能够做到什么?争取到什么?创造什么价值?有没有人会愿意听我说话?

这也是我跳出来的原因之一。和一个组织长期绑定,你也许就会逐渐分不清,有哪些东西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哪些是环境给你的加成。

甚至,作为一个个体,如果离开了你所熟悉的环境和工作,你还能做些什么?你目前的价值,有多少是依赖于现在的位置?

所以,我说,一个人是否优秀,不是看他现在拥有什么,而是如果夺走他的一切,把他放逐到一个全新的地方,他能否重建起现在的一切。

这种能力,才至关重要。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超级个体」—— 能够像一支团队一样去工作。自己管理自己,争取资源,创造价值,拥有自己的品牌。

我不是鼓励你做自由职业者,更不是鼓励你创业,但尽快让自己连通商业链条,不断跨界成长,尽量避免依赖团队、集体而存活,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反脆弱性」。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

不要相信各种号称帮你「节省时间」的产品,那也不过是一种外部系统罢了。

这就是我不喜欢任何浓缩、听书、解读、N手信息产品的原因 —— 好的产品,不应该定位在「帮你节省时间」,而应该成为你感知世界、思考问题的延伸,成为你的手足,帮助你更好地练习和行动。

更不要轻信任何技巧、窍门、狠招 —— 大多数时候,它们只是在给你一些安心感,满足你的焦虑而已。

想一想:把自己的信息来源,对世界的认知,观点,思维方式,全部寄托在在由工业模式生产、加工、分发一条龙的消费主义产品上,托付给这个「高度精巧的系统」,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你已经有多久,在依赖别人告诉你观点,而没有自己的看法了?

有多长时间,一直停留在「输入」和「接受」,而没有去「行动」和「思考」?

人总是喜欢被动接受的,因为动脑非常累。但长此以往,只会让你裹足不前。

所以,如果你觉得很「舒服」,觉得一切都很方便,觉得这样下去就挺好 —— 也许你就该警惕了。

不妨反问一句自己:

你把多少东西,交给了外部的系统?留在你自己手上的,又有多少?

不要让自己失去主导权。


作者简介: Lachel,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深度思考践行者,领英、36氪特约作家。 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