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ds、dddd?”——你可能有点脱节,但焦虑大可不必

文 | 茄吉豆
来源 |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ID:psyonline)

梗这个东西吧,存在就肯定是有意义的,它可以是圈内人互通的神秘暗号,也可以是引起共鸣拉近距离的桥梁,但是也不可以否认,有人喜欢就会有人讨厌,过度玩梗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时候也出乎我们意料。(具体请参考公众号过往文章 《晚安 !“打工人”!》,点击本段文字可以跳转~)

大家都喜欢玩梗吗?不一定。但玩梗,是我们对社会化表现向往的特征。

大学作为我们逐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是玩梗的最佳舞台了。但这个区别于高中的全新社交概念,也就意味着陌生

在进入社团与伙伴们打成一片,共同商讨怎么社会化之前,我们要面对的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完全陌生的人。

置身于这样一个陌生的社交场合时,害怕和激动在心中不断碰撞,我们期望可以在社交媒体中产生积极地社交体验,塑造一个全新自我,但同时又无法平息对陌生的恐惧,两种情绪交错出现控制着我们的大脑,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交谈发挥。

也许灭霸的响指都不可能让恐惧能瞬间消除,但玩梗可以。如果在这个时候,适度抛出一些有趣并贴合实际的潮流梗,引起在座的共鸣和捧腹大笑,确实能有效降低我们面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程度,也可以拉近我们与人群的距离。

基于社交性心理满足的需要,个体为更好的实现社会化,从线上获得积极认同感、高自尊、归属感和幸福感等,大多数青少年群体会频繁关注如新浪微博般社交媒体的更新情况。

但如果,我们不是抛梗的那位,而是那个一脸懵逼的“局外人”呢?

感受一下,脑中害怕激动这俩货都还没吵完架,群聊里就突然全部人都在用各种看不懂的表情包和拼音简写,底下一连串不停歇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懂又不敢问,问了又怕被嘲,拼音也识别不出来缩写原意。这种尴尬的时刻,大家总经历过吧。

(小编也玩起梗来了哈哈哈)

于是我们试图恶补,但等我们恍然大悟(哦~ yyds=永远滴神,是网络游戏中玩家对强者膜拜的称赞常用语呢~)充满信心地回到群聊,群聊却已经dddd、awsl、abcdefg(?)了起来。

嗯嗯没错没错,正向积极的人际交往对我们适应环境和社会同时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不是我不想积极,是老天爷不给机会啊!!!(如是大喊道)

唉,那能怎么办呢,只能继续恶补了。打开微博在搜索栏输入拼音简写,一条条的刷下去,遇到新的盲点又继续搜,搜,搜…… 

(2:00AM)

局外人:“我变秃了,也更强了。”

小编:“你怎么突然这么in!而且这个梗过去那么久,你看这么远了?!!”

局外人:“dddd。”

小编:“…….”

局?人:“我应该在局底,不应该在局里。”

小编:“………… 你是不是,社交焦虑了。”


行吧小编承认,微博确实很强大,可以说,如果现在天上突然掉下来一名智商290但对人类文化毫无所知的外星人,让学习能力超强的外星人能最快速了解人类的途径是什么? 我觉得是刷微博。(和小编想的一样的崽崽,奖励你们点个关注哈)


果然,老刷微博怪了。甚至,微博可以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战地”,这话不假。微博的存在成为了我们收获身边大小新鲜事的最好途径。但一部分高社交焦虑水平的个体,对网络社交媒体同时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使他们对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更加关心,是诱导媒体错失恐惧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些在现实社会交往中无法获得心理满足,害怕负面评价和焦虑敏感的个体来说,他们会寻求网络社交媒体来作为逃避现实社交的途径,通过网络交往获得现实社会交往中无法获得的积极心理体验,

像上面那位局(不知道什么量词)人,因为不合群的焦虑而疯狂恶补网络潮流热梗,反而错误沉迷而产生社交焦虑的,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因为担心错过任何更新状态,时刻确认自己是否如预期般被他人关注,使个体更加频繁的查看社交媒体,网络社交开始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引发个体的社交媒体错失焦虑。

基于问题性网络交往的影响,拥有社交焦虑的个体往往会忽视现实社会关系的发展,致使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产生疏离冷漠,在面对现实人际交往时不能够采取积极策略适应人际关系的变化,而更多选择退缩回避的方式来应对。

在路上遇见在网络上聊得火热的朋友,可能只会标记为“不熟”。心里时刻默念着“打不打招呼打不打招呼打不打招呼”,但低头摆摆弄衣褶子,看看手机新消息通知,装作左边有什么新奇的事情一直回避迎面而来的“不熟”朋友,动用一切脑洞,只为了擦肩而过不打招呼。

(但还是很难避免)

本测试采用La Greca 和Lopez 的社交焦虑量表,主要针对面对线下社交感到不自在或焦虑的群体。

【计分规则】


将注有(R)标记的题反序评分(即5改为1,4改为2,2改为4,1改为5后再计算总分)。

本测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测验者社交焦虑的特点和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同学们可以对自己的心理情况进行自评测试,总分范围为15~75分,焦虑程度与总分呈正比,标准差为9.7,大学生平均测值为38.9。

如果总分达到60或超过60的话,即可以粗略地测定为患有社会交际焦虑症。但测试测得高分的同学们,你可能只是暂时患有假性社交焦虑了!

不要紧张!立即解除不必要的顾虑继续往下读!


高分朋友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因为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压力,导致压力太大而暂时沉溺于社交媒体,被网络社交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困住。

这种假性的社交焦虑是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慢慢解决!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的解决眼下难题,和信任的朋友倾诉自己最近的烦恼,积极进行线下社交,重新建立健康积极的社交联结。

如果感觉自己可能有社交焦虑等的或其他对社交有其他不自在的情绪,欢迎咨询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预约进行心理咨询哦~(华师心理咨询yyds!(哈哈哈又玩梗了))

适度玩梗可以在生活中增添不少趣味,希望玩梗不会成为大家交朋友的负担,毕竟可以坚持做自己才是坠吊的!

希望大家身心健康,永远做自己,冲冲冲!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与社交媒体错失恐惧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丨姜永志 白晓丽 七十三
[2]张艺.丨网络对青年社会交往的正负效应. 人民论坛, 2016, (35):
[3]Wegmann E, Oberst U丨Stodt B, et al. Online-specific fear of missing out and Internet- use expectancies contribute to symptoms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disorder. Addictive Behaviors Reports, 2017, 5:
[4]La Greca Lopez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

公众号简介 |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ID:psyonline),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本校同学咨询预约方式: 石牌校区(020-85213819或020-85216115); 大学城校区(020-39310202) 南海校区   (0757-86687169)。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