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效率,你随时可用的7个小工具

QQ截图20160228185253.jpg

文:彭小六|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职场学霸(ID:zcxb2016)

读书还要带工具?打架呢?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有好的装备才能帮助我们高效的阅读嘛!

今天小六就来分享一些小工具,看看我在阅读的时候是如何利用它们来提高阅读效率。

希望能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参考。

1 手指能帮你提高速度

QQ截图20160228185319.jpg

手?谁看书不用手呀?!

《快速阅读》书中提到的方法技巧,第一招就是读书的时候带上手指,眼睛跟随手指的移动,锻炼自己阅读的速度。

2 用笔乱写乱画读书不会困

QQ截图20160228185348.jpg

在阅读的时候写写画画,那怕是在书上吐糟:

“这本书的中文用谷歌翻译的吧?!”

“我根本没看懂这是什么没意思!”

这些都可以在读书的时候写在书页的空白的地方。为什么这样做是有效的呢?因为你在书写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建立一种你和书本之间的链接。

你的大脑在通过你的书写,在解析你阅读的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如果犯困,就可以试着记记笔记的原因了,以为你记笔记的时候,大脑就会以为你想认真去听老师在讲什么。

3 便签纸让你学以致用

QQ截图20160228185403.jpg

(1)检视阅读的时候画书本的结构

商业类书籍如果连金字塔结构都没有,那你还是放弃吧

(2)RIA便签

读到一个你非常感兴趣的方法你该怎么做呢?

是接着往下看,还是先停下来,然后想想这段方法自己为什么感兴趣?和自己的经历有什么关系?我之前是怎么做的?用这个方法,我今后可以怎么做?

尝试写下来吧,用拆书帮的RIA拆书方法,一本书能拆出一个有用的片段,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方法致用类的书记,你不用记住整本书,这本书里有一两个被你应用的点,就足够了。

QQ截图20160228185419.jpg

(3)可视化转换

使用便签可以把一些作者抽象的语句在便签上画成手绘图,便于自己复习和理解。

比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你根据作者的书中的观点,整理出手绘图发现,原来纯粹一万小时的训练知识成功的一部分重要因素而已。你看看下面我画的这张图,能不能告诉你,除了1万小时的时间量之外,还有那些因素?

QQ截图20160228185435.jpg

(4)记录阅读过程

你30分钟能看多少页?

一本书你要看多少个番茄钟?你的阅读速度是多少呢?在书的扉页都使用一张便签记录一下吧。

记录每次阅读花费的时间

记录每次阅读的页数

QQ截图20160228185500.jpg

(5)记录作者推荐的书籍

记录这本书推荐引用了其他哪些书,没错,如果这个作者你喜欢,那他推荐的书你也一定会喜欢的。

4 荧光笔标记重点

荧光笔标注书中重要的语句和段落,让你在第二遍看书的时候,可以直接抓住重点进行复习。

网络上有一种:六色荧光笔读书法。我尝试了一下,觉得六个颜色的荧光笔,我要先判断这个句子是属于什么类型,然后我再要去六支笔里面找对于的颜色,这太需要磨练了。

最后我简化成了三色:

-黄色/红色:重要的语句

-绿色:列表类的,包含了ABC

这样我随身只要带两支荧光笔就可以了。

QQ截图20160228185519.jpg

5 思维导图是你对这本书的印象

用思维导图来记忆总结

不是让你用思维导图来把整本书的结构表述出来,而是把你如何理解这本书的结构用思维导图画出来。

QQ截图20160228185530.jpg

6 阅读甘特图可视化记录的好工具

通过甘特图来记录你阅读状态,培养阅读习惯。

将这个表格贴在你的书桌钱,这种可视化的方式会让你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阅读状态。

每天花了多长时间,一本书看了多长时间,一个月看了多少本书,一目了然。

QQ截图20160228185543.jpg

7 防止中断用番茄钟

(1)保持专注

一次打断想要重新回到原来的进度至少需要25分钟

番茄钟要静音,坚持不住想要中断的时候,瞄一眼;

QQ截图20160228185555.jpg

(2)限时阅读

阅读是有目的的,想要达成目标就一定要有时间限制。

限时阅读也是治疗拖延的好办法,因为一本书设定的阅读时间有限,每天的阅读也有限。所以你必须抓紧时间优先找时间进行阅读。

同样限时阅读也能让我们合理利用阅读时间,不至于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8 结论

这些工具都是轻量级的武器,方便携带,你几乎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就能找到这些工具。

毕竟,我们的阅读多少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如何高效的利用我们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试试这个工具吧,他们可以帮助你显著提升效率。

—THE END—

作者简介:彭小六,简书签约作者。30岁IT老处男,产品狗。微博:@彭小六

职场.png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