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短文说清楚,到底啥叫:“心理问题”?

时常会收到私信问诸如此类的问题:老师,麻烦您帮我看下这个量表结果,我的情况严重吗?在咨询过程中也多次收到来访者反馈说,我不敢去精神科检查,怕别人认为我是精神病。终于下定决心写一篇科普文,争取把“心理问题”这个事说清楚。

心理问题是个连续谱,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六类:1.心理健康 2.一般心理问题 3.严重心理问题 4.神经症、自恋人格障碍 5.边缘人格障碍 6.精神分裂。

为了把“心理问题”的分类简单明快地说清楚,楼主多次以“法外狂徒张三”失恋为例,冒犯了……

上俩灰扑扑的图:

心理状态钟摆模型

心理无序状态

看图,从1到4的心理状态的波动基本符合上图这个钟摆模型。而5和6情况下,心理状态的波动已经不按照钟摆模型运作了,而呈现下图所示杂乱无章状态。

而两张图的最重要区分依据是什么呢?是崩溃后能否自行摆回来。

1心理健康和2一般心理问题,心理状态通常在钟摆模型的C和C’点之间来回波动,现实刺激与心理承受能力基本匹配。有轻松愉悦信心百倍时刻,也有闷闷不乐自我怀疑时刻,只是都能通过自行调节摆回来。比如转移注意力,跑跑步,跟朋友聊聊等等。一般不需要外界辅助就可以自行完成。

比如张三失恋了,女朋友跟富二代跑了,心情郁闷啊,借酒消愁,甚至有一刹那的崩溃感,质问上天为何不公,怒骂有钱人都是王八蛋。但过一阵子他就逐渐平和了:天涯何处无芳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时间久了甚至想不起来前女友长啥样了。

而3严重心理问题,心理状态超出了C和C’的范围,摆动在B和B’之间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现实刺激已经超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那么到了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实刺激强度太大,一种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弱(或者两者兼有)。

举栗子。

比如还是张三失恋了,但这次失恋时,刚好亲人过世了。那么他就可能有种天旋地转,全世界都抛弃了他的感觉。这时候他靠自我调节可能没办法把自己摆回来了。他需要外界的帮助和安抚。比如亲人朋友的关心拥抱,或者心理咨询师的疏导。

再比如李四失恋了,但李四的性格跟张三不同,他在一个贫苦的单亲家庭长大,非常敏感。那么失恋对他来说,可能也会钻牛角尖,无法依靠自我调节走出来,需要亲人师友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安慰开导。

严重心理问题偶尔会有崩溃感,但这种崩溃感多基于现实刺激而产生的。在外界帮助和自己调节下,会摆动回正常状态。

到了4神经症和自恋人格障碍的程度,心理状态的波动更大了,摆动在A和A’之间,时常会有崩溃威胁感。


注意,“崩溃威胁感”并不代表它时常“崩溃”,而是说他时常有“临渊”的恐惧感。

还是张三,神经症状态下,他的烦恼一般就不是来自于“失恋”这种具体的事儿了。

比如焦虑症张三的栗子:给别人发了个信息十分钟没有收到回复,开始各种担心,对方出事了?不喜欢自己?……脑补一堆,越脑补越焦虑,很生气去质问别人为啥不回自己信息,对方一脸懵逼地说,我刚去洗手间了没看到…。有时在桌子边上坐半天,摆出一副学习的样子,书却没翻几页,根本看不进去。

强迫症张三的栗子:总觉得自己手上有脏东西,一遍一遍地洗手,皮都洗破了还停不下来。或者强迫性地必须按照仪式性的步骤铺床,顺序稍微打乱都接受不了需要重来……

恐惧症张三的栗子:莫名地担心自己的身体出问题(疑病),害怕呆在空矿的地方,害怕出现自己无法克服的念头等等。

总之,神经症状态下的张三,他的烦恼大多数并不是因为现实的刺激,而是源自幻想和想象出来的情景

这种情景下,他的崩溃威胁感是很高的,所有的努力都在尽力降低这种威胁感。但靠他自己的努力仅仅达到让这种威胁感不再上升而已。所以长期下来,他有种精疲力尽的耗竭感。而这种时候家人和朋友能给他的辅助和安抚也是不多的,最多告诉他,你没事别想了。因为家人和朋友无法理解他的这种不基于现实刺激的痛苦,也不知道怎样有效地安抚他。

而自恋人格障碍下的张三,他的烦恼大多来自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而并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获得别人认可。


而且,这股“想要获得认可”的劲儿似乎过大了,自己还没做啥呢就想要认可。比如跑舞台上表演,刚上去就觉得别人应该鼓掌,做了俩动作又觉得别人应该鼓掌。一旦得不到“配合”就懵逼了,内心有崩溃感了。这样的张三,现实中一般不太“讨喜”的。周围的人不理解他的这股“表现欲”是从哪里来的,觉得他自恋的不行,太爱抢风头了。

到了5边缘人格障碍的程度,其心理状态已经不能维持在某个“范围”内了,遇到刺激会直接崩溃,而崩溃之后会表现地冷傲,甚至呈现出攻击性

无法靠自己以及别人的帮助、安抚摆回正常状态。边缘人格障碍是必须要去精神科评估检查,按医嘱服药的。跟精神分裂不同,边缘人格障碍还是有较强的现实辨认能力的。

而到了6精神分裂的程度,其心理长期处于破碎状态,丧失了分辨现实的能力。到了这种程度就必须要住院,按医嘱治疗了。

好了介绍完了。感谢您的阅读!也感谢张三为本文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

我是夏墨竹。一枚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预约咨询请加微信xiamozhu3344。

原创:夏墨竹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