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笔记之咨询师如何在咨询中克服选择冲突

案例:小A是一个入行刚不久的心理咨询师,他是新手,但好在他足够热情、又足够探索,这让他即便面对一些很困难咨询过程时,都能很好的共情,很好的接纳。


在遇到小B来访之前,他并未感觉从事这一行吃力。


这天,小B带着问题来访,并出现了一些焦虑的症状。Ta迫切地想要小A立即、马上回答ta的提问,从而对ta无奈的人生进行指导。


望着小B期待的目光,小A是想要马上共情ta的苦恼,并积极做出回应的。但他马上又想到某本教科书上明确讲明过,不能立即给出指导,咨询师应该在咨询过程中遵守节制原则,应该引导来访者自我觉察,自我认知,从而获得真实生活中的改善。


于是,小A陷入了究竟是该选择立即给出回应,还是应当遵守节制原则的长程思考当中,而小B的反复追问,ta的焦虑情绪逼迫着小A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不知该如何选择了。这次的咨询也因此而合作失败,小A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无力感,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一行。



当一名咨询师无法自由地选择到底是应该给来访者及时的回应,还是遵守节制原则的时候,这就是冲突的发生了。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小A在进行这次咨询时,陷入了选择的不自由当中,ta的一个冲突也就出现了。


这是很多新手咨询师都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不是应该让导师来告诉你,该如何选择,是该选择及时的对来访者做出回应,还是应该遵守节制原则,而是应该从更深的一层去分析,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什么我在当时的状况下无法给出回应或无法遵守节制原则。

这里,通过导师的笔记整理,我总结出一下两种解释:


其一,也许这并不是你在这两个场景中间冲突,比如说给出回应或是节制。而是你内心里面有一个冲突并没有得到整合:


即是,我到底是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来及时做出回应,去共情ta呢?还是根据教科书上或某位导师的反复叮嘱,应该遵守节制原则。


这样的冲突,不仅仅在这一件事上,可能还涉及到其他出现冲突的地方。


比如:当小A在给来访者小B及时做出回应与解释时,面临着一个新的冲突,那就是到底是解释移情呢,还是解释早年的关系对现在的影响。


因为移情是当下发生的,那就是解释你和ta之间的关系呢,还是解释ta跟ta养育者之间的关系呢?


这显然是两个咨询师小A可能面临的全新的冲突,之后的咨询过程中,还可能再产生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乃至更多的冲突。


只要涉及到A或B的选择时,这些不自由的徘徊就会出现在心头,让你不知该选择哪个好。


这第一个解释就是,这种情况的发生跟这两个冲突没有关系,而是你内心的某个冲突投射到了这两件事情上。



其二,也许在表面上看是事件选择在冲突,实际上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比如,有位导师教你是让你能够越灵活的处理每一个案例的具体情况越好,当来访者需要你及时做出回应时,教科书上让你遵守的节制原则就可以抛诸脑后了。


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继续心理咨询的学习,另外几位导师又告诉你,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有一些心理治疗的基本设置还是要遵守的。


于是,外面的不管是教科书上所说的,还是导师教授的知识,这样的冲突被你内化成了自己的冲突。从而使咨询师在具体操作时,困难重重,不知该怎么办?


这些情况,尤其是遇到一些有选择困难症的新手咨询师会变得更加困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这种选择冲突的情况呢?


第一,不管选择哪一种,都先尽量降低自己的焦虑情绪。


倘若你是一位已经入行有十年咨询功底的咨询师,那你就会明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你是应该保持缄默,还是应该及时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回应。


有前辈的操作在前,这样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而定的处理方式,可以极大地缓解新手咨询师的焦虑,从而更好地在会谈联盟中工作。


第二,不回应具体的问题,但可以换一种说法来回应,以表达某种程度上的共情


比如,小A遭遇到小B连番的追问之下,已经明确地感受到了小B 的焦虑和急躁情绪了,对ta做出一些回应已经显得尤为必要时,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知道你很想知道我的回应,但我想和你沟通一下,因为我对你的表述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我不知道我该为你反馈什么。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你再多跟我说一些关于你的事。我相信在我对你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我就自然知道要与你反馈什么了。”



第三,认真记好咨询笔记,分析每一个需要你注意的细节,包括情绪反应、来访者诉求、产生当下问题的诱因等。


保持良好的记录咨询笔记的习惯,可以更好地清晰分析你从来访者那里得到的讯息,从而在必要给出回应时,你可以言之有物,也能让来访者感受到被尊重,缓解ta的焦虑情绪。


另外,保持做咨询笔记的习惯,可以让来访者看到你认真对待这次会谈联盟的态度,从而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同盟关系,让新手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更加充满自信力。

 

作者:夏志伶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