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初入职场被压榨,伤心,想放弃,辞职吗?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20年应届生真的很难,直至年初刚找到工作。目前工作两周,但是非常不顺利,还很痛苦,非常想辞职。
领导给初入职场的我分了两个带教老师,一个比我大一岁,一个和我同岁,大一岁那个带了我两天因为岗位调整换了新岗位,我接替了她一半的工作,和我同岁那个接了三分之一,此后这岗位就只有我和同岁两人了。

之后两周,同岁的师傅不断的把她原来的工作移交给我(公司比较松,就像大学辅导员一样,我公司领导只管大方向,其他事自己斟酌),领导不知道她推了这么多活给我。我每天不断的工作,但永远赶不上进度,请她有时间帮忙,她却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应该学习自己解决,每天上班还总想坑我,把责任都推过来,然后跟人说我做的不好,做的慢。我该怎么处理呢?辞职吗?

summer糖糖 :曾国藩曰:“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

ta的主页

您好,我是壹心理首批心探教练summer糖糖,在提问区看到了你的提问,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处境与心理状态,要知道,作为一个职场人,我想绝大部分职业中都可能遭遇这样的事情,这是一个常态化的现状,但是这样的现状却又会很大程度的阻碍与影响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与处理呢?

【面对困境,我们的选择只有“恐惧与退缩”或者“接纳与调整”】


正如前面所说,在生活中遭遇“不顺利”的事情,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在职场中,我们可能遇到特别热心帮助的同事,也可能遇到喜欢推卸责任的同事,可能遇到一个严厉暴躁的领导,也可能遇到一个性格温和有耐心的领导,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预料与掌握的变化。

 

也许你会说:“我知道这些道理呀。”

 

是的,绝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些可能性,但是却仍然有不少人可能并没有真正的“知道”,这就是我所说的接纳。

 

面对一个我们自认为不顺利的情况,我们会感到难受,无助,痛苦,这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于环境的一种失控感

 

在这种情况之中,我们应对的策略其实就是两种,要么选择被失控感控制,回避问题,要么就是选择接纳与面对,重新找到内心的平衡点。

  

【职场中的“得与失”,如何找到内心的一个平衡点?】


回避问题,其实就是选择自我压抑,同时将处理问题的视角作为一种敌对状态。

既然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是一种常态化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在周围,面对同样的问题,大家都分别有怎样的应对姿态?怎样在这样的处境中找到内心的平衡点?

 

面对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不良”态度,有的人选择暂时性隐忍,等到自己也成为老员工时,又将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愤怒进行转移;

 

有的人选择倾诉表达,将内心遇到的诸多不顺利,向自己的亲人朋友诉说;

 

有的人选择退让,给自己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将当前遇到的痛苦与难受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让自己相信“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经历这些事情”。

 

以上都是很多人常用的应对策略,不能说那种方法最好,只能说自己的性格特质更加适合哪种方法。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去消灭这个矛盾,而是尽可能在这些矛盾中找到一个内心的平衡点。

 

【增强自我适应,在矛盾与困境中寻找出路】

 

对于职场环境,初入职场的人都会感到一些不适应性,主要的原因是对于职场的期待与现实的差距,让人产生不适应感。

我们往往认为职场就是“辛勤工作+勤奋学习=成果”,但是实际上,影响自己在职场中成果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几何函数。

 

在职场中,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找到一个合理的调适与适应方法呢?有以下小建议:

 

接纳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性”。这种接纳并不意味一种压抑自我,而是将这种“不公平待遇”作为提升自我能力与构建职场人际关系的基础。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遭遇。当前自己正在遭遇“不公平待遇”,但是心中坚信,这种待遇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你有一天也会变成老员工,因为与你相处的所有同事并不都是同一类型的人。这其实是一种变化的思维方式,不要将痛苦作为一种静止不变的事物。

 

合理适当的建立边界。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拒绝,将自己的边界感建立起来。

 

有策略的“示弱”。有时候工作太多,也可能是因为自己表现的特别积极,有能力,这让人感觉你可以胜任很多的工作,因而继续安排更多的工作。

 

当然,推荐你在壹心理平台做一个“房树人绘画测验”心理测评,帮助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与潜意识想法,以便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我是壹心理心探教练summer糖糖,如果有需要,欢迎您的预约。

洗心岛:二级心理咨询师 年度优质创作者TOP10

ta的主页

你好啊,我是二级咨询师、壹心理首批【心探教练】岛哥,很愿意与你探讨你的困惑。我的基本意见是:运用【非暴力沟通】与领导和同事进行沟通,同时,看见并疗愈自己的情绪,让其成为自己成长中的一个动力和体验。

今年在大环境非常不利就业非常难的情况下,你还找到了工作,从中可以看得出来你在同龄人之间还是出类拔萃的。然而,这两周由于工作交接,你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且永远赶不上进度。加上背后有同岗位的同事捣鬼,这让你感觉到非常不爽。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你没有贸然辞职,而是想到了到这里来求助。

我认为你已经做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是非常难得的,为你点赞。

既然是同一个岗位,我想你和同岗位同事间处于比较微妙的关系。一个是同岁,一个是你师傅,还有一个可能是竞争者。

这可能导致了,同岗位又同龄的你们多少会出现竞争的心理和行为。按照你的描述,她也许先发制人,利用早进岗位和师傅的身份,给你安排了大量的工作,让你完不成进度,并推卸责任,然后跟别人说你做得不好。

这让你觉得初入职场就被压榨,感到难过,想流泪,想放弃。这种感觉是真实的,辛苦了,抱抱。

可能,人和人之间的竞争确实是天然存在的,尤其是同龄人之间。这是现实情况,确实是存在的。

但我感到疑惑的是,你们在同一岗位,且只有你们俩人。按说对每个岗位都是有考核目标的。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你们应该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啊,如果你完不成任务,同一岗位的她会不会受到批评呢?还是可以只要把责任推卸给你就可以了?

她毕竟是你的师傅啊,如果徒弟做不好,师傅脸上是不是也没光呢?

把更多的责任推给你,是欺生,是惯例,还是说你们没有事先沟通好?对方的想法是什么?在你的描述中,并没有看到你们有这一方面的沟通。

或许,你可以与她进行敞开式的面谈,把你的感受困惑无助、目前的现状与你的愿望和期待【真诚】地表达出来。

具体方式,可参考《非暴力沟通》里的四要素:事实-感受-需要-请求。两个人真诚地沟通,或许会消除误解,达成一致。

毕竟,完成共同目标,这是你们上级对这个岗位的要求,也是对你们的期待。这是你们一致的目标。

如果与她沟通不畅,也可以与你们的上级就这件事进行敞开式沟通,尤其是公司的人事负责人等。她们的职责就是保证公司按照正常的轨道进行运转。

直面内心的感受,成长自我。

被压榨这种难过是真实的,想放弃也是真实的。这种情绪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

你可以问问自己,“被压榨”这种感觉曾经有过么?“想放弃”呢?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呢?当时的你是怎么应对的?怎么表达的?有着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

有的时候,可能我们小时候未完成的事件,一直埋藏在心里,我们自己以为已经忘记。但可能只是暂时的遗忘。当碰到类似的事情时,这种感受就像个情绪按钮一样,被激发出来。这在心理学上叫“情结”。

看见,即是开始被疗愈。

或许,这种焦虑的情绪,你可以通过自助的方式来进行疗愈。比如《控制焦虑》这本书。

或许,这种难过可以被释放。比如,【书写疗愈】。

或许,这种想放弃可以被看见。比如,【冥想正念】。

情绪可能是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天使,它可能会给我们的成长助力,并带来良好的经验,让我们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有好的经验可以参照,让自己的成长多一分经历和历练。

湘遇成欢:凡事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ta的主页

可以感受到你在公司里的处境,让你觉得自己被压榨,很辛苦,甚至觉得很痛苦,抱抱你,真的很不容易。

分享我喜欢一句话给你:当你感到生活困难时,你就是在走上坡路,你就是在成长。

有人说: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叫成长。

也许,你期待中的工作和你现在的工作并不一样,没有这么辛苦,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先接纳现状,再分析问题,再看如何解决。

给楼主以下几点建议:

1,把自己心里的感受和大领导说一下,因为你和带你的“师傅”反馈,并没有解决问题,也没有得到你想要的解决方案,而领导并不知道她推了那么多活给你,这会让你觉得工作起来很委屈,因此,不管去说了会不会有什么改变,但至少要让他知道,你说出来之后,也不会觉得那么委屈了。

2,向其他同事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
问问其他同事在初入公司的时候,是怎么克服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也可以直接问你的师傅,希望她可以告诉你如何在一天之内处理这么多问题,她不是让你想办法解决吗?你可以说:“我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传授给我呢?”他们也都是从新人开始的,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心得,因此,以学习的态度请教,获得一些真实的经验。

3,学会保护自己,爱自己。
如果自己真的承受不了,那么就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就好,你已经尽力了,也没必要责备自己,当他们问责的时候,你也是不必心虚的,因为,你真的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工作之余,也要学会放松,同时提升自己,让自己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也不断成长,能够更有能力应付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困难。

怡名:心理作者,4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了解到你的困扰,初入职场的小萌新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把一些我的理解与你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1、首先了解自己,学会关爱自己,并且承认自己会存在不足。


20年应届生确实太难了,抱抱你!

因为疫情,对于就业影响很大。

你肯于去找工作,给自己点个赞吧。

但是你工作确实感到非常不顺利。

但是职场上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左右,有些暂时不能左右,我们要怎么面对呢?

 

无论你上学是学霸还是学生会干部,只要你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即使你有很多很好的想法,肯定会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

针对职场上同事把一堆工作推给你,而且责任也推过来,要怎么面对呢?

我倒有些与其他答主不完全一样的回答。

初入职场的新人做的慢很正常,千万不用责怪自己。


而且你对公司也没有全面的了解,这时,如果自己还能应付的来,不妨换个心态多干。

其实干的多,哪怕最开始有可能都是琐碎的工作,其实也能帮我们提升一些能力的。

因为我们不会永远这样干。

这时候,尝试做好时间和精力管理,把事情分类处理。

按重要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不紧急、 不重要不紧急四类分开做。然后做好安排 。

当然 我并不清楚你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这只是通用的一些方法而已。

做什么工作都会为教会我们一些。

有时越难,反而成长的越快。

 

2、初入职场,保持开放的心态,培养成长型思维。


因为这个阶段有时会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害怕他人评价等。

这缘于我们的防御型思维。

用“先想我要什么,再看现实是怎样的,从目标出发寻找解决方案”的方法培养成长型思维,我们会成长得更快。

 

针对跟不上进度,或是明显欺负你,你也可以有锋芒。

比如,如果有人催你进度,你可以把自己手中正在做的东西无比清晰地告诉对方,对方自然有判断。

如果同岁的的师傅不断的把她原来的工作移交给我,你也可以观察她的工作量,想好应对的方法。

或是也可以直接和领导说:她把某某工作都给了我,我现在实在忙不过来。只表述事实就可以。

当你强的时候,甚至她手里什么活都没有的时候,公司还留着她做什么呢?

所以不用急。

3、初入职场,放平心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

这是我们每个职场人都要面对的功课。

特别繁忙或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先想着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喝点水,去个洗手间放松一下等等。

让我们痛苦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在职场有时有点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给自己加油鼓劲。

而且一个问题的解决永远不是一个办法,试着想3到5个解决方案。

 

不知你看了《心动的Offer  2》职场真人秀节目吗?

那么优秀的实习生在初入职场时,都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会踩雷,会怕批评,有时还很挫败,这些都不要紧。

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成长。

当然什么时候都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还没有什么工作值得我们付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等代价。

即使哪天你觉得现在的工作不是你喜欢或是得不到你想要的,辞职没有关系,但一定有你可以带走的东西,比如初入职场的经验、与人沟通的方法,设立自我的界限等等。

千万不要遇到一些问题,就逃。因为无论到哪里,都会遇到问题,我们有了成长型的思维,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喜欢和擅长的是什么,在职场永远能行勇往直前!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推荐给你!

Swallow ZH :斜杠青年一枚

ta的主页

读取题主信息,了解到:
题主20年应届毕业生,刚找到工作。工作了两周,非常不顺利,很痛苦,渴望辞职。

具体事件经过:领导给题主分了两个带教老师,一个比我大一岁,一个和我同岁,大一岁那个带了题主两天,换了新岗位,题主接替了她一半的工作,另一位小老师接了三分之一,这岗位就只有题主和同岁两人了。

之后两周,同岁的师傅不断的把她原来的工作移交给我,而领导不知道她推了这么多活给题主。我每天不断的工作,但永远赶不上进度,要做的事太多了,请她有时间帮忙吧,她却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应该学习自己解决,每天上班还总想坑我,把责任都推过来,明明应该她做的工作移交给我,然后跟人说我做的不好,做的慢。

题主的困惑:该怎么处理呢?辞职吗?

首先,帮题主分析一下形势,大概题主也体验到了大形势,找工作难啊!这是现实问题

其次,题主对工作的期待是什么呢?也就是说题主期待工作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情况下是题主喜欢的工作环境,进入一个公司,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包括题主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伙伴,都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只能有一样是理想状态,那首选哪一个啊?

第三,当然我们还要避免遭遇职场PUA,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不开心,先不说工作能力如何,PUA下的我们无法摆脱控制,无法施展我们的才华!

第四,还可以在一个方面做一下调整,就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刚工作两周的时间会不会有工作不适应的问题,又加上两个小老师没有给到题主相应的帮助,反倒给了很多具体的工作。

理顺一下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做这份工作。工作需要讲方法,虽然给你派了老师带你,但别把成长的希望放在师傅身上,那样题主会失望的,有些事需要自己悟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