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在奶奶身边长大,和母亲关系差,怎么办?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我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父母在我十多岁时开始养育我,母亲是个生意人,平时比较忙。
我家的日常就是话少,父母都是不苟言笑的人。最初几年关系是可以的,我也愿意向她倾诉。后来关系彻底恶化是从上高中后吧,高一我住学校寝室,高二以后远行求学,直到现在大二,她很少过问我的生活细节,很少主动和我讲话,偶尔微信但是大同小异。
因为我自理能力很强,她不干涉我生活的小事,但是大事她会掌握绝对的控制权。恶化的开始是只要一对话就吵架,到现在她呆在我身边超过1分钟我都浑身难受,因为和她对话的结局一定是吵得不可开交,所以我几乎不主动和她说话了,她也很少说。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说实话已经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了伤害。我该怎么办?(父亲和母亲这些年关系也越来越差,但是我和父亲关系还可以。)


舒雅清正:心理作家、5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你好,抱抱你,理解你在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和母亲没有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感受与需求,赞赏你能够积极的学习心理学知识并觉察自己的感受,并且勇敢寻求帮助的提问。我是舒雅清正,此刻我在这里谈一谈我的想法。

从小与奶奶一起长大,正常与妈妈的亲子依恋关系便没有建立起来,如果后来再没有很好的沟通,的确让人很难体验到爱与被爱的感受,享受家庭关系的亲密快乐。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与环境中长大,一定有很多的委屈与无助哈,再次抱抱你。你能够积极的觉察自己的感受与寻求成长改变,你真的很棒。

01,积极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说过:“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才是最好的人生。

可以让自己尝试理解接纳与父母的关系,接纳当下的生活状况,然后积极的调整与他们相处模式与沟通模式,去建设良好的家庭关系。

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来,没关系,但是能够意识到并且提出来,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02,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过一个概念: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所以你建议你通过学习,成长自己,处理好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而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前提是我们对自己的爱。

①,投资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包括照顾好自己的健康与营养,也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与需求。觉察自己所有的情绪,和它们待一会,允许它们,像天空飘来飘去白云的白云,白云很多,而我们的心灵像天空,可以更宽阔~

觉察自己的感受与需求,看到它们,理解与满足它们,允许自己的脆弱与不成熟;接纳自己,因为自己也有很多坚强与自信快乐的部分:真正的爱自己,包括允许与接纳自己的不同部分组成了完整的自己。

只有我们对自己拥有满满的爱,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得到滋养与丰富,我们的爱就能溢出来去滋养关系。

②,《亲密关系,成就灵魂伴侣》一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一个成熟懂爱、充满魅力的人,他一定是先有自己,再有关系,而不是把和父母与爱人的关系放在自己前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自己。

心理学老师周梵也告诉我们:《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书中老师会告诉我们如何开始去爱自己。推荐阅读以上书籍,滋养与丰富自己的内心,更好的自我接纳,自我关怀,自我成长,而这些正是爱自己的开始与内容。

建议阅读提到的书籍,并且学以致用的自己的生活学习之中。

03,《非暴力沟通》一书的作者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在书中告诉我们,良好的沟通方式关注的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样四个要素。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这次你的提问就是一次良好的沟通表达就在于,有你客观的观察,真实的感受,明确的需要,具体的请求,所以很多老师愿意做出回应,给予分析与帮助。

作为一种充满爱与平和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能让双方感受到善意的“爱的语言”。

阅读本书并且学以致用,相信你会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会成为父母的小棉袄。

04,理解妈妈的不懂心理学,也有很多生活与工作的不易,可以邀请她也开始学习心理学知识,让她完成自己的修复,疗愈与成长。

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影响他们,让爱在家里流动起来。

当妈妈再表达她对自己表达控制的爱时,可以尝试温和,包容地对妈妈说:谢谢您妈妈,您辛苦啦,我也爱您~

当妈妈做好了美味的三餐,记得赞赏她:妈妈您很棒,您做的饭菜真是太好吃啦~

尝试每天给妈妈一个拥抱;做妈妈的小棉袄,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没关系,慢慢来。

良好的关系需要的就是彼此之间的看见与良好的互动。你的一些简单的表达与改变,就可以让快乐与爱在家里流动。

世界和我爱着你,希望帮助到你。 

霁心岛:心理作家、4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你好啊,我是咨询师岛哥,很愿意回答你的困惑。

1.

看了你的描述,你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10多岁时父母才跟你在一起。

目前的家庭状况是父母都不苟言笑。你和妈妈一见面就吵架。妈妈很少过问你的生活细节,也就是说很少关心你,也不跟你进行沟通交流,说话并不太多。

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遇到大事她会绝对的掌控。这造成你现在对她有很强的身体方面的反映,在你身边超过一分钟你就会浑身难受。

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你们如果对话的话,一定是吵得不可开交。

这对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抱抱你。

2.

本来应该最亲的母亲,目前却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想必肯定是真心不好受的。

理智上觉得这样不好,但身体却给了你最真实的答案。

你与母亲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因为一讲话就可能吵得不可开交。

这可能让你憋着不敢讲话。情绪上压抑着,行为上不敢表达,认识上觉得这样不好。

我们说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一个系统,是一体相通的。

当这些无法和谐统一时,那么,身体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就会给予我们最直接最明显的反应。

这也是身体在向我们呐喊,这件事情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3.

然而外界却不允许你这样改变,因为妈妈是个生意人等等客观情况,她没有充分的了解,你作为一个成年人,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主张,要求有自己的选择。

这种冲突要求我们自己要有所行动。

从文章中来看,你对他所认为的大事绝对控制是非常反感。因为你有自己独立的需求和选择。

那么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如何实现呢?我们有哪些资源呢?

比如说你的独立自主,你与父亲比较好的关系等等。

通过这些你的个人品质和资源,你能做出哪些选择和行动呢?

4

我们永远无法改变别人,哪怕是我们自己的父母。

或许当我们认清了这个事实的真相,并且理解和接纳这个事实,会对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有着很好的指导。

比如说既然你比较独立,是不是可以离母亲远一点,或者说你是不是可以父亲商量,争取父亲的支持,这样你的胜面会不会更大一点?

毛主席曾经说过,最大的讲政治就是把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些借鉴和思考。

小麦琳琳:心理作者、4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我是咨询师小麦,给你温暖抱抱。

看到你的描述,我感受到了你与家人之间的一种沟通障碍,感受到了你在其中的纠结与痛苦,

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与母亲中间产生了这么大的一个沟通障碍呢?

首先,你与妈妈中间亲密感较少。

从你的描述中看出,看出从小你是奶奶带大的,在你十几岁的时候,才回到妈妈身边,本身的话你跟母亲中间的这种亲密感,是没有建立起来的。

相比,其他的孩子你缺少母爱,等回到母亲的身边的时候,其实你更希望得到一些母爱,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上了初中高中,独立性已经增强,从妈妈的感知中,你是大孩子了,能照顾自己,关爱也不是太多。

慢慢你长大,本身独立性也好,所以你对于妈妈也不依赖。也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扛事情。

其次,父母关系造成你的不安全感。

比如你说你的爸妈关系也不是太好,时常吵架,感受得出你在这样的氛围中,烦恼与焦虑,没有好的家庭氛围,自然你的心情多少也会受影响。

最后就是,你大学了,也过了18岁,对自己生活要有计划安排。

我们都知道,实际是不可逆的,相信你的妈妈辛辛苦苦出去打工没照顾你的日子,也是生活所逼,迫不得已。
没有妈妈不爱孩子的。

你打了把你接过来,说明再给你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可能妈妈本身也不是爱沟通交集的人,不健谈,所以跟你没有太多的话。

但是你内心要去理解,妈妈与你有矛盾,说明观念想法等有冲突,您需要的是内心深入的交流,学会去表达你的想法。

对于目前能理解最好,不理解,让她想想,也许就认同了。

总之,没有矛盾是解不开的,你与妈妈吵架一定是有各自立场,如果妈妈文化不高,不懂的交流,那么作为大学生的你,应该找机会和解,也许了内心的话,关系会更进一步。

分享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春丽:心理咨询师、心理作者、3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留言到可以感受到和母亲相处的困扰。

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十多岁父母开始养育,因为母亲是个生意人,平时忙碌也阻隔了你们的交流。

缺乏深度的交流,日常的对话也非常少,即使有也局限于很有限的身体或者是否缺钱等物质上的关心。

一方面,小时候陪伴的缺失让你们的关系很难彼此信任;另一方面个性的鲜明又让彼此的交流异常困难。自己的生身母亲,却无法成为生命中亲近和可依靠的人,这其中产生的落差和悲哀郁结于心,其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希望下面的分享能够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思路,让伤害有所降低:

首先,意识到小时候的寄养,父母的缺失不是你的错


很多留守在家,父母外出拼搏的孩子会在自己的观念里不自觉地种下是因为“我不可爱,父母才不要我的”的念头。哪怕成年以后意识层面知道是父母因为生计不得不把自己寄养在亲戚家,仍旧会在深层里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

对此,除了意识层面一遍遍提醒自己外,就是去体验来自生命中其他人的友善。比如如果奶奶是全心全意地照顾你的话,那么奶奶的温暖就是一束光;如果生命中还有其他的至亲好友在与你的互动中也让你感受到美好,那么这些温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母亲的疏离带来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即使都没有,那也不意味着你不够好,不可爱。而是命运给了我们更多的考验,我们有理由心疼自己的不易。

 

其次,从第三人视角了解母亲


身为孩子,对母亲的这个角色会有很多期待。显然,现在的你们在母亲和孩子这样的身份互动里陷入了僵局。

尝试跳出来,去看到母亲作为一个人,一名女性在你出生前后的人生际遇,会更多的以旁观者去理解她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理解意味着你们的关系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最后,寻找专业的心理人士,陪伴你进行自我探索


十几岁前父母的缺失,但如今和母亲剑拔弩张,积压了太多的过往情绪,如果只是你自己一个人去经历这些想要去让自己现在和未来过得更好的摸索,会非常辛苦,也容易走进误区。

如果你愿意,可以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心理人士,陪伴你走过这段晦暗的时光。

梁美平:心理咨询师/生涯发展咨询师、2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

因为你已经大二了,所以我想稍微严苛一点的对待你(因为我相信你可以)

在你的成长中,父母的养育缺失明显是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憾,他们不了解你,或者说没有花过时间去了解你,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你曾经经历过什么,那些快乐的,不快乐的,甚至是艰难的时刻,他们可能都没有参与过。但是,你又何尝不是这样?你也不知道他们曾经为了生活经历过什么,他们那些快乐的,不快乐的,甚至是你不可想象的艰难时刻,你也没有参与过,甚至你也没有花时间去想象过吧。父母为你做的不够,而你又为父母做过什么?

我这么说对你的确是苛刻的,那时候你还是孩子,你没有控制权,他们是成人,他们是父母,他们没有完成作为父母该负的责任。我们当然可以这么想,是多么的合情合理啊。但这并不会让你得到幸福,也不会得到释怀。

现在的你(的个性)是由过去二十年的经历以及你对这些经历的归因结合塑造出来的,那么现在的父母也是由过去那几十年的经历塑造出来的,例如妈妈为什么会强势?你是能从她的经历中找到原因。我在说什么?我在说,你要尝试多个角度去看,从父母成长的角度,从其他人的角度,甚至从家族的角度,父母都经历过什么?

曾经有过一个个案(我得到过来询者的同意使用这个案例),因为跟你的个案很像,孩子比你还大很多,但孩子的述求就一个,希望父母因小时候对他的疏忽给他道歉,当听到孩子讲诉自己的经历后,父亲当下就道歉了,但母亲不道歉,后来母亲崩溃大哭,也说了很多孩子小时候的事情(孩子本人从来不知道),后来母亲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话,一个六十多岁的母亲哭着说:“在那个年代,我咬着牙,尽我所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了,我不道歉!”这个个案是happy endding。后来我问那孩子,孩子说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自私,他只纠缠于自己的没得到,却从没想过自己也没给与过。那一刻我知道他真的释怀了,我相信他从此知道怎么和父母去相爱了。

如果我问你,你期待的和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为此你愿意付出哪些努力?

我前阵子回答另一个问题,写过这段话,所有的关系,都是以“分别”为前提的,也许是缘分的尽头,也许是生命的尽头,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是如此有限,当有朝一日真的要分别时,你期待的是终于分清谁对谁错呢,还是能不留遗憾的说一句“还好我也努力爱了你们那么久”?

爱,真的是一个好难好难的课题,加油吧!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