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无益,不如行动——吴翔心理门专栏

01

小伟的故事


小伟今年又花了很多钱买书、买网上课程。


算一下,买书的费用创造了历史新高–超过1万元,一共买了40多本书。别以为小伟只看了这40本书,这只是他看书的一部分,还有电子书、从图书馆借阅的书。


“今年总共看了有80多本书了吧!”在路边大排档撸串的时候,当说起付费经济,小勇有点骄傲地和小伙伴说。


“哇!这么多书啊,怎么看得完啊?”有一个小伙伴既羡慕,又有点怀疑。


“小伟,好像你还买了‘得到’、‘樊登’的会员吧!你每天都看这些APP推送的课程吗?”另一个小伙伴放下酒杯,问小伟。


“当然啊,花钱买了,就要看的,我觉得很有所获,知道了很多金融知识和历史知识,还在‘得到APP’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哦!”


“是吧!欸,小伟,好像你又和女朋友分手了吧!怎么没学会哄女朋友啊!哈哈”小伙伴不怀好意地揶揄小伟。


“这是两回事,学心理学不一定要哄女朋友啊!”小伟反击说。


“那你学来有什么用,女朋友都没有哄好,还学什么心理学啊?”


“两回事嘛,学习不一定要懂得哄女朋友啊!”小伟涨红了脸,再次重复了刚才的话,但不知道怎么反驳。书本上没有教怎么反驳这种质疑。


小伙伴们感到小伟有点生气了,不敢再接话。

 

“小楠,听说你升职了哦!” 一个小伙伴对着小伟旁听的小楠说,想转换一下话题,解除刚才尴尬不愉快的氛围。

 

当对话的人们想办法转换话题,暗示着对原来对话内容的否定。

 

“烦死了,天天加班,累得很!”小楠没有正面回答,但是从脸色掩藏不住的喜悦,大家看得出升职的事实。


“怎么,你也学了不少东西吧?”小伙伴继续问。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学习了,偶尔看一些自己专业的东西,然后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掉,比不上你们那么爱学习!”小楠看到小伟有点情绪低落,想夸奖小伟。

 

“爱学习有鬼用了,没升职、没女朋友!”

 

 “哐!”小伟把酒杯重重放在桌子上,腾地一下站起来。转身走了。

 

“欸,叫你不要乱说话的了,你看,他生气了!”小楠对着刚才不怀好意的那个人说。


“不会吧,开玩笑都不行啊,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呵呵!来来来,喝酒,喝酒。”


“就是!”另一个小伙伴也附和了一句。


“来来来,我们继续喝酒,拿起杯子,为小楠干杯,祝贺他升职,今天小楠买单了哈!”


“干杯!”

小伟听到身后“干杯”的声音,一种凄凉的感觉油然而生。


怎么才算是学知识长见识?看书能够获得什么知识?


学知识,长见识!大部分人认为,通过学习(尤其是看书)可以获得知识。自从学会认字以来,我们一只在看书,从点横竖撇捺、ABCD、1234,掌握了语言符号,并且开始学会用语言去理解世界。


学会了知识,个人从无知、幼稚,变成了聪明、智慧。


千百年来的经验,也告诉人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诗书礼仪,成为人们供奉的信条,甚至成为“迷信”—不读书就不会有良好的未来。


当然,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某种意义指的是世俗大众的视角)是对的,但,不能按照机械观念来看待“读书、学习”这件事情。“读书”可以增加智慧,但是,增加智慧,靠“读书”是不够的。

 

为什么看书是不够的?


看书的目的,不在书本内容,而在与增长智慧!


02

什么培养智慧呢?


人格成长培养智慧。也许某人学历不高、也没有留学经历,但ta让人感觉很有智慧。为什么呢?


前面的几篇文章,我们已经讲过,智慧来自人格的成长。人格成长有三个维度:


洞察——对自我、他人、社会;


情绪调节——对不确定的接纳和容忍;


动机——超越个人利益,关注他人、社会福利。

 


增长了智慧,对个人有什么帮助呢?


很多人想到升职加薪、关系和谐。增长智慧后,会增加心理的幸福感,心理的幸福感来自个人成长(体现为更多包容性、情绪稳定性、友好度等)、实现目标(体现为升职加薪、事业有成等)和更多的自主性(体现为行动自由度增强、消费自主等)。


既然智慧是这么美好的东西,怎么才能实现智慧呢?


03

智慧的目标


智慧的目标在于适应、塑造和选择个体的环境。


斯滕伯格认为,个体做事情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还需要平衡他人、组织的利益,达到公众利益(Common Good)(Sternberg, 1998)。


这个定义和个人智慧概念提出者Staudinger关于人格成长的说明一致,既人格成长的其中一部分来自关注他人福祉(详细请看→ 为什么要关注他人福祉?)。


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径,从管理自己到管理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佛家故事经典中我们也能看到舍身忘我的精神,从佛祖舍身喂虎,到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注明:《地藏本愿经》说,释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冥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大愿:“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立下宏愿(立Flag),等罪苦众生从地狱中全部解救出来,自己就才成佛(田军,1999)。)


在道家文化中,重视“天人合一”,模糊自我和环境的界限,注重自我修炼得道后治病救人,千百年来中医药从业者传承神农尝百草最终吃了断肠草不治而亡的舍身精神,坚持治病“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的理念(田军,1999)。


从中国文化中,可以体验到面对公众利益(common good),个人利益可以退后到次要、不重要的位置。


明确了智慧的目标,那么什么促成智慧呢?


04

内隐知识


斯滕伯格提出,智慧需要运用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


什么是内隐知识?


内隐知识 ( Tacit knowledge ) ,是一种知识体系,很多人学习看书看小视频,这些知识很碎片化。学习者不分重点,什么都看,结果知识不成体系。貌似自己很努力,可惜这样的学习没有什么效率。真正融入到自己知识体系里面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内隐知识有三个特点:


1、程序性,个体可能明确知道,也可能并未意识到。


2、知识与个体要实现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建构性学习。建构性学习有6个特征,其中之一是目标指导的。内隐知识必须有主观的目标指导,才能指导个体建构知识。


3、知识通过经验或导师 ( mentor) 得来而非教室或书本



比如,我们需要做龟苓膏,怎么做呢?


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制作的程序。


第二步,我们需要知道购买什么材料、购买什么设备、怎么加热等动作,以实现制作目标。


第三步,需要动手开始做,而不能停留在想象这一步。


有一个段子,把大象关到冰箱,需要几个步骤:


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大家可以判断一下这个段子和内隐知识特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有了内隐知识、智慧的目标,是不是就能够促成智慧了呢?


还不行。


智慧是一种做出合适的行为的能力。在实现智慧的过程中,要考虑我们所知道的(内隐知识)以及最有益的事情–主要指伦理和社会方面的事情(Rowley,2006)。从Rowley的表述中,我们更加确信,智慧不完全来自书本,更多来自社会以及适合的行为、行动力。


综合来说,智慧是成长的目标,关注公众利益具有跨文化属性和时间纵向传递性,属于人类千百年延续的价值倾向,智慧需要实践和行动。

参考文献:
1.田军. 地藏菩萨及其信仰[J]. 紫禁城, 1999(03):37-44.
2.Sternberg, Robert J . A Balance Theory of Wisdom[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4):347-365.
3.Rowley, Jennifer. Mea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J].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6, 2(3):237-255





文:吴翔  (心理套娃发明人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直播、录播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心理咨询,请在壹心理咨询页面,搜索“吴翔”)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