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学会分离不留恋

当一个母亲油尽灯枯的时候,她握住儿子和丈夫的手,用尽全力想要在离世前再多看自己所爱的人几眼。

 

这样的场景,让人心酸落泪,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次永别。

 

从小到大,“死”字都是被家长所禁忌的,似乎说了这个字,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一样。

 

而我的专业和本职工作又恰恰和“死亡”有着密切的联系。

 

01

对死亡的初级认知

 

先是上大学时,所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解剖课每天要面对的是尸体,生理课还要拿各种小动物做实验。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不从事医生这份职业是在实习时,当时地方上一家煤矿企业发生了严重的瓦斯爆炸,我们医院摊得了几十个救护的任务,医院派实习的男生用担架抬着一具具尸体,粗暴地送到了太平间。

 

这个事件对我打击很大,让我感受到的并非是生命的脆弱,而是生命本应有的尊重和敬畏淡然无存。

 

还有夜间急诊室的那段实习经历,病号拖着血淋淋的胳膊,心急火燎地找到我们,看到医护人员“漫不经心”地按照正常流程开放射单子、各种检查,我无法做到对医护人员的共情,却强烈地共情着病号的疼痛、和家属的焦急。

 

实习之后,我毅然决然辞掉了原有的工作,不是不喜欢医学专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多么高尚、值得尊敬的事业。

 

只是,当时的我心智还没有足够成熟,或者说,我还没有学会如何做到每天面对死亡时的充容淡定,在生命停止的那一刻,我不知道该怎样继续保持对它的敬畏之心。

 

我甚至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上一秒我面对的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尽管他身上插满了各种急救的设备,但一呼一吸还是有的,心脏还是跳动着的,下一秒就被宣布脑死亡了!

 

我无法接受这份恐惧带给自己的各种猜疑,生命是脆弱的,分离是可怕的,人无法自己选择离开的方式……这份恐惧不仅有我自己的想象,更多的是目睹了人在最后时刻对生的留恋和各种“垂死挣扎”。

 

得不到的才知道它的珍贵,病人乞求大夫能用最好的药、最先进的技术帮他续命。还有家属的哀求,这些不该是生命所表现出来的卑微。它本就是高贵的,无需奢求。只是,生命还存在时,多少人是不珍视它的。

 

02

关于死亡的亲身经历

 

第一次面对死亡,是外婆去世的时候,我应该10岁左右的样子,看着外婆躺在屋里藤席上,母亲拉着我的手靠近外婆痛哭起来,可我不单没有悲伤哭泣,甚至还有点排斥,我不敢看外婆的脸,我害怕,那是我的亲人呀,可她却变成了没有呼吸的死人。

 


带着这份恐惧,我有一点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忌讳说“死”字,是因为内心充满了害怕,担心亲人们会在某一天不辞而别,永远不见。害怕自己也会离开,却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能够淡然面对死亡,应该是在07年父亲去世时,那时我刚好30岁。做儿女的要守孝,父亲躺在客厅,我们姊妹三人陪着母亲休息,母亲告诉我们“父亲是你们的亲人,他是不会吓你们的”。

 

那三个夜晚,包括父亲的五七,除了悲痛,我都睡得很安稳,感觉父亲不曾离去,他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依然在看着我们、保护着我们。

 

而后,我也理解了这份“保护”的重要意义,那是父亲的离去带给我们的力量,是爱的力量,是我们对爱永存的信念。无论在与不在, 他对我们的爱不会消逝。也正是曾经的爱,让我们不再惧怕亲人的离去。

 

父亲的离世,让我对死亡有了新的认知,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分离。是因为我们不愿分离,从内心才会产生排斥和不安。

 

从小,我们就一直在学习怎样分离,剪断脐带的那一刻,我们实现了与妈妈共生体的分离,并用哭声宣告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

 

学习走路的那一刻,我们踉踉跄跄,着急地从这头走父母所在的那一头,在骄傲自豪的同时,也充满了恐惧和期待,期待仍有父母可以做保护;

 

走进托儿所的那一刻,转身向父母挥手告别,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的人,我们要学会独自去迎接各种未知的考验;

 

成年后出嫁的那一刻,哪怕新郎就是对门邻居,在出嫁当天仍会泪流满面,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一刻自己将真正的独立,要脱离父母独自去生活;

 

走向生命尽头的那一刻,是要和这个世界说告别,无论准备好了与否,终将决绝地离去,面对再也看不到的亲人、友人和爱人,唯有不舍。

 

03

怎样才能面对死亡不恐惧

 

死亡,是所有人类,也是所有生物所逃避不了的命运。承认死亡,面对死亡,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每个人终有一死,从生命的起点就早已知道了终点,可我们仍会每天充满希望的迎接新一轮太阳的升起。希望的背后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生命的珍视。

 

《直视骄阳》的作者欧文·亚隆,在77岁高龄时创作了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征服对死亡恐惧。

 

书中回顾了他这一生在治疗工作、文艺作品、家庭生活中,洞察到的人们内心无处不在的死亡恐惧,为人类历史上对死亡、生命和意义的探讨,添加了崭新而独特的心理学视角。

 

死亡是人类内心最深的恐惧,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独有的恐惧。关于死亡的恐惧,对我们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且普遍的影响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

 

正面影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引导着艺术、宗教、语言、经济、科学的发展。负面影响则是,对死亡的恐惧会在我们身上触发一系列不幸的心理现象和防御行为——认识到死亡终至,使得我们疯狂消费、追求奢华、寻求刺激,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

 

面对死亡,敢于直视,敢于讨论,这才是一种健康的人生。就像是一场仪式,虽然是生死告别,但没有那么悲伤,没有那么痛苦,反倒是逝者和生者的内心都获得了一种充足的安宁感。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阐述了向死而生的意义,它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只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电影《寻梦环游记》灵感就来自于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死亡在墨西哥人的眼中,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生与死互为补充才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

 

“也许我们无力阻挡时间的流逝,我们也必将与家人与爱人生死相隔。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人类的记忆,便是对灵魂的延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被遗忘。只要我们还记得,那些逝去的人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生命结束了,但爱永存了。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天,愿我们都能带着一种坦然和体面而离去。

如何应对死亡的焦虑?改变思维改变行为,跟随专业老师一起通过冥想练习,改变你的灾难化思维。


一键直达优惠:生活来点心理学,轻松快乐又幸福

部分学习目录:

课程:【死亡焦虑学习计划】

文章:死亡的观念是如何拯救我们的?

文章:死亡不是终点,被遗忘才是

文章:面对死亡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

文章:最高级别的存在就是享受存在本身

 

从情绪调节到理论讲解,通过轻松的学习体验,了解如何应对死亡焦虑,学会淡然从容地分离,活好每一个当下。

 

什么是“鲸选”?

壹心理app出品「鲸选」学习产品

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

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

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作者:放飞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