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知性格 | 人都爱装,心理学家如何挖出我们的真话

心 理 0 时 差

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壹心理独家 ◎ 荣誉出品

本文原创首发于壹心理旗下公众号 「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作者:时差大叔。大叔贴心录制 “可以听的心理学”,每篇推文都可看 + 可听 >> 点击这里收听本期音频

你藏得再深的性格

心理学家用一张图就能探知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你要认真看,然后 “看图说话”:这张图说明了什么情况、图中的人此时正经历着什么事、这件事是由什么导致的、图中的人内心有何感想、这件事情的结局又会如何?


(大叔建议你先花一两分钟、在脑子里构建自己的答案,再继续往下读~)


有两位女性之前看过了这张图,她们分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A 说:图里的这个女人,很在乎美。她从小就生得很漂亮,在中学和大学里更是万人迷,吸引了周围许多男生的目光。但其实在她独处的时候,她特别没安全感,害怕某天自己的吸引力会消失殆尽。这天,图中的她是在照镜子,结果居然通过镜子她看到了老去之后的她,难看又难缠、非常讨人厌。她好害怕自己变成镜子里的那个老太婆,但又不知该怎么办。她感到十分沮丧……


B 说:图里这是个爱猜疑别人、自己又诡计多端的女人。照镜子的时候,她发现镜中映射出了自己真实的品质:一个满脸猜忌、眼中透露出诡计的肮脏女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她恼羞成怒,抓起身边的物品把镜子砸了个稀巴烂,然后她尖叫着跑出了房间……


你说,A 和 B 两位作出截然不同回答的女性,是否也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呢?


心理学家告诉你:必须的。


这张图出自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人格测试,全名叫 TAT 主题统觉测试(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人格心理学家 亨利·穆雷 Henry Murray 认为,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着自己的需求。我们对生存有需求、对保护自己有需求、对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力量有需求、对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也有需求……

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哪怕是同样的需求、在不同人的心中也有着不同的地位,因此每个人的需求集合,就构成了这个人独一无二的人格(也就是性格)。[1]


为了测量一个人的性格,穆雷和他的团队就研发了这套 TAT 测试。全套测试有 20-30 张类似的图片,每张图上的人物、物品等都非常隐晦。而你要做的,就是给它们赋予具体的意义。而你对图片赋予意义的过程,就是你把自身心理状态投射到图片上的过程。

通过你的回答,专业的人格心理学家就能判断出你心中最重要的需求、也给你所有的需求分级,而这些也就构成了你的性格。


大叔没有经过 TAT 的专业训练,但是上面的 A 和 B 两个回答,出自两位已经接受过专业 TAT 测试的女性、她们对这幅画的真实反应。我把心理学家判断出她们两位的心理需求告诉你,作为参考:


A 具有两大心理需求:自我防护(need for Defendance:保护自己免受指责和负面评价、将自己的失败和弱点藏匿起来。你可以理解为…… 自卫、躲闪)、自我表现(need for Exhibition:通过讲的话和做的事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哪怕是通过非常惊人的言行。你可以理解为…… 爱现)。


B 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则是:控制和支配(need for Dominance:操控自己所处的环境、也通过言行举止、和心理暗示等方法来对周围的人施加影响。你可以理解为…… 强势)。


这些心理需求为何如此重要呢?穆雷认为:


我们的生活,就是个心理需求不断在现实中被满足、不满足、受挫、再努力去满足的过程。所以我们对不同需求的重视程度、也就决定着我们的说话和做事风格、当然也就体现着我们的性格。

穆雷表示:人一共有 21 种社会心理需求。除了上面提到的 3 种,还有成就需求、亲和需求、独立需求、进攻需求、抵制需求、依赖需求、理解需求…… 等等等等。

如果是你,你会对这些图片作出怎样的解读呢?你认为自己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又是什么呢?


别急,在文章末尾,大叔会给大家提供穆雷的完整需求列表,也会分享两套 TAT 自测工具,有兴趣的朋友看完文章之后可以去体验一下~



哪怕明知大多数人做的都是错误的愚蠢决定

我们为何还是抵挡不了 “从众效应”?

我们还是先来玩个小游戏哈。

假设,今天早上你到公司上班,好不容易排队等到电梯,却发现了一帮奇葩:和你一同走进电梯的人居然都面对着电梯背部,难道不应该转过身来面对着电梯门吗?虽然他们都很不正常,但此时此刻面向电梯门的人已然只有你一个了,你会转过身去和其他人同步吗?


——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回答 “NO,我才没那么蠢呢!”

但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这个小场景,考验的是人们抵抗 “从众心理” 的能力。


跟着大多数人做一样的事情、说一样的话、表一样的态,是我们的安全选项,虽然有时候我们心知肚明:大众的做法,是不正常的、甚至是错误的。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 所罗门·阿希(Soloman Asch)通过研究向我们证明:

很多时候我们的从众行为,是社会压力下的一种 「遵从(conformity) 」,是出于我们怕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怕自己被视为异类的恐惧。

美国有个恶搞电视节目 “Candid Camera(诚实的偷拍摄像头)”,硬是把刚才那个 “奇葩电梯实验” 搬上了荧幕。

节目组找来几个群众演员充当那群 “面向电梯背部” 的奇葩乘客,然后在电梯经过的各楼层门口安装了隐形摄像头,看那些不知情的人搭电梯时的反应。[2]

先来看这位可怜的大叔:

(咳咳,是镜头里的大叔哈,不是时差大叔我哈)

“这是咋回事?怎么大家都背对电梯门?”


大叔开始怀疑人生:

“呃…… 我看我也转过去好了

“我要假装看手表,这样转身不会太华丽”

接着轮到一位戴帽子的帅气小哥:

“我是谁?我在哪?这电梯有毒吗?”


“我看我也转过身去好了…”


“大家怎么突然又侧过来了?”

“那… 我也配合转体 90° 好了”

“对哦周围的人都没戴帽子,我也摘了吧?”


“哗嚓你们怎么又把帽子戴上了?”

—— 小哥的内心是崩溃的

(以上 8 图来源:YouTube)

这组监控录像捕捉到的镜头一经播出,一炮走红,成为了美国民众茶余饭后的笑料。

也许你要说:这并不能算是严谨的科学研究,嗯哼~ Asch 教授还有更有力的实验证据![3]

他邀请了 50 名美国大学生参加一场 “视觉测试” —— 假的!实际上也是从众测试。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每个参与者都会 “随机与 7 个其他参与者配对” —— 还是假的!这 7 个人其实是 Asch 请来的群众演员。

Asch “视觉测试” 现场

(图片来源:SimplyPsychology.org)

长桌前的研究人员正在展示下面这张视觉测试图:

Asch “视觉测试” 示意图

那名真正的参与者坐在桌子的尾端,这是 Asch 设计的顺序:在那 7 个群众演员先回答完之后,真正的参与者才能给出答案。

来看看这个假惺惺的视觉测试题:只要你视力没问题,谁都知道正确答案是 “黑线 B 和蓝线 X 长度最相近”。

Asch 耍的花招是,让前 7 个演员故意都轮流报出同样的错误答案:“C 和 X 长度最接近!”

你猜,最后那位真正的参与者,会报出明显的正确答案 “B”,还是服从大多数人的错误答案 “C”?


实验结果揭晓:


  • 三分之一(32%)的实验参与者,属于标准的从众人群,即便那 7 位演员给出的答案错得那么明显那么离谱,都还是给出了和他们一样的错误答案。


  • 真正从头到尾清醒、从没错误从众过一次的参与者,只有 25%;那剩下 75% 的人,也都多多少少错误地 “跟风” 过一次。


为了公允,Asch 还特意设置了一个 “实验控制组”:控制组内的参与者是单独参与这项视觉测试的,周围没有任何群众演员给出错误答案的干扰。这些参与者作出的答案,正确率超过 99%。

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 32% 的错误率,是源自参与者感受到的、必须要遵从大众的压力。

如果换做是你,你能保证自己在电梯里不转身?你会是那视觉测试中 25% 清醒者的一员吗?

坐电梯、视觉测试,这都还是小事。如果是在群体决策、政策投票、社会新闻 “靠边站” 这样的大事上,我们也都盲目从众,后果会是怎样?

所以,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睿智、多么与众不同、多么能够明目张胆地标榜 “我是绝对不会盲目从众” 的…… 在 “狡猾和诡计多端” 的心理学家面前,本性还是会暴露无遗啊!

在这个崇尚平等和多元的时代

偏见和歧视依旧如影随形


如果说上面两个测试,一个讲的是个人的性格,一个讲的是从众这种不痛不痒、司空见惯的东西。那接下来这个,就直击人性了,涉及平等、偏见、歧视这样的敏感话题。


老样子,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这里有一道情境问答,请听题:

某日深夜,一对父子在高速公路驰骋,爸爸开车,儿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很不幸,他们遭遇车祸,110 和 120 赶到后,当即判断父亲已经死亡。儿子虽然重伤但还有救,于是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医院的主任医师急忙赶到手术室,手术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这时救护车已把病人送到。谁知,这位医生刚看了那病人一眼,就大声惊呼:

“天啊!这是我儿子啊!!他怎么会出车祸!!!”

——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道题目,其实是大叔在上大学那会儿,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投影出来给我们看的题目。他要求我们仔细审题、并拿出一张纸,把答案写下后交了上去。


第二天课上,教授把收到的一部分答案放进了 PPT 给我们看:


“这对父子不一定是亲生的吧?也许是领养的呢,做手术的医生才是亲身父亲!”

“那个儿子可能和医生的儿子长太像了吧…… 难道他们是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

“我知道了!有可能这个儿子有两个同性恋父亲!所以死掉的那个和医院的医生都是他爸爸!”

………………

看完同学们层出不穷的答案之后,教授终于公布了他的 “正确答案”,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那位医生,是孩子的母亲啊!

“我们班上一共 105 个学生,但想到这个答案的,一共才 3 人,” 教授说。


其实,这个故事之所以会成为一道 “谜题”,是因为我们之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内心里把 “主任医生” 这个身份和 “男性” 这个性别联系在一起了。

或者说,是把故事中提到的 “手术师”、“主任医生” 这种除了职业以外、还突出强调的 “专业、靠谱” 这类标签,和 “男性” 这个性别联系在一起了。

换言之,如果你的内心已经把 “男女平等” 这个概念做到了 100% 的内化和认同,这道题对你而言会很荒谬:“那医生不就是他妈妈吗?这有什么好猜的?”

说回我们那位教授,他卖关子的本事还不止于此!其实早在学期初,他就给我们全班同学做过一张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题是:“你认同男女在职业、收入、专业潜力和能力上的平等吗?请在 0 – 10 范围内打分,0 代表完全不认同,10 代表绝对拥护。”

当时,我们全班在这道题上打出的平均分是 9.13,而今天到了下半学期做上面那道谜题的时候,全班能说出 “医生是孩子妈妈” 的人,还不到 3%

当教授把这两个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时,全班静默,无言以对。我们意识到:自己口口声声喊的 “我支持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无论喊得有多响亮,但在我们心里,那层 “靠谱专业的主任医生是男性” 的刻板印象,依旧如此根深蒂固。

不过,教授强调:这只是个把偏见和歧视形象化、游戏化的表达,这道题目本身不具备科学的严谨, 但它能生动地帮助我们意识到这个现象在我们心中藏得有多深。


在这个追求多元和平等的时代,的确虽然已经很少有人会公开站出来 “提倡男尊女卑”,但包括性别在内的其他歧视(比如地域、种族、年龄等),可能依旧存在,一边深藏在我们心底,一边又强有力地悄悄影响着我们的言行。


因此,心理界急需一款科学探知人们内心偏见的工具,帮助我们挖出内心真实的、那些我们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成见。有了这层意识,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一个 “隐性偏见检测工具” 应运而生。


那就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马扎林·贝纳基(Dr. Mahzarin Banaji)和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 托尼·格林沃尔德(Dr. Tony Greenwald)共同研究开发的 内隐联系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 IAT)



IAT 会测量我们在面对一个既定概念时、对不同形容这个概念的词汇的反应快慢,从而推测你对这个目标概念的看法。以下就是哈佛 IAT 官网公布的一些测量结果:[4]

  • 大多数中国人会把 “好” 这个形容词和 “中国、中国的人事物” 联系起来,而把 “坏” 和 “美国、美国的人事物” 联系起来(说明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咱默认是喜欢自家的人事物,这很自然~)

  • 70% 的美国人更愿意和白人相处,而不愿与黑人相处(注意:这里说到的 “70% 的美国人”,也包括黑人本身。这证明了偏见和歧视的双向性:黑人对自己的肤色和种族身份也同样带有负面认知、他们也同样更愿意和白人相处。看来,美国人的种族平等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 72% 的美国人会更容易把 “黑人” 和 “枪支武器” 联系在一起(所以每次美国枪击案之后为何会爆发种族分歧、游行甚至是暴动,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当白人警察开枪击中黑人的时候)

  • 72% 的人,无论性别,都会把 “男性” 和 “理工科” 联系在一起,而把 “女性” 和 “文科” 联系在一起(所以学校不同专业每年设置的招生计划、不同企业的工作岗位招聘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男女不平等的,是吧?)

  • 80% 的人,无论自己年纪大小,都更喜欢和年轻人相处,而不是和老年人在一起……

厉害了啊我的贝纳基和格林沃尔德!就在 2017 年,国际泰斗级心理机构 “美国心理协会 APA”,为这两位发明 IAT 测试的心理学家,颁发了「杰出科学贡献奖(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这可是作为心理科学工作者的无上荣光!

在文章的末尾,大叔也会附上 IAT 测试的哈佛官方渠道,哈佛大学还贴心制作了中文版,敬请有兴趣的读者留意。



最后大叔还想简单提一个心理实验。这项实验发生在 1996 年,那个社会开放度、对同性恋包容度都还比较低的年代。当时,所有人在公众场合几乎统一的声音和姿态就是:“同性恋是可耻的、肮脏的、病态的存在”。

于是就诞生了一个词:恐同 homophobia。有恐同倾向的人,只要和同性恋者近距离接触,就会觉得自己被传染上了疾病、自己也会变成同性恋等等。


“会不会有的人,明明自己是同性恋,但嘴上故意喊着反同的口号呢?”


—— 带着这个问题,来自美国乔治亚大学的 Adams、Wright、Lohr 三位心理学家,把 64 位自称是 100% 异性恋的男大学生,召集进了他们的实验室。

研究人员先让他们填写了一份问卷,测量他们恐同和反同倾向。然后再在他们的私处戴上了一个感应器(用于测量勃起程度)、给他们播放 “男男18禁视频”。


结果呢?那些在问卷上越是说自己反对同性恋的人,生理反应反而越强烈。


这说明什么?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份偏见和歧视,都同时影响歧视方、和被歧视方的每一个人。那些同性恋者,他们自己一方面也要背负着这份歧视、另一方面反过来在 “光天化日之下” 歧视着自己,否则稍不小心就会把自己 “是异类” 这个 “事实” 暴露在别人面前,分分钟变成众矢之的。

在这之前,人们总以为:A 歧视 B,所以 B 肯定是反对、不认可这种歧视的。但这项实验却告诉我们:歧视在 A、B 双方的心中都同样根深蒂固。


被歧视的一方,本身明明很正常,但他们也会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潜移默化地开始憎恨自己所属的人群、甚至公开攻击这个群体,好像和自己同类的人,真的是 “不正常的、病态的存在”。


这,就是这个看似变态、但十分有价值的心理实验了。

时间来到 2018,这样的实验已不再有,这个世界也已经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但各种各样的偏见和歧视,仍在人间的各处角落,悄声蔓延。


大多数人表面上都 “拥护平等、反对歧视”,但他们也许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内心正被各种固有的成见掌控着。


而类似 IAT 这样的心理工具,可以为我们更加了解那个 “不为人知的自己”,提供一把钥匙。

只要我们勇敢正视偏见、不让它变成傲慢和歧视,这个世界就会因为你的存在,闪烁着光亮。


其实除了今天推文里提到的这些心理研究,跟着大叔一起学心理学的朋友们,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已经读过了许多 “机智与狡猾” 并行的心理研究了:


有把帅哥美女召集到一条吊桥上让他们 “速配” 的、有把正常人带到一所模拟监狱扮演囚犯和警卫结果双双精神失常的、还有给大学生注射 “假维他命保健品” 来探测情绪反应的……


人的心理真的很难研究,浮于表面的言行举止就已经纷繁复杂,藏在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有更多细枝末节。


不过这也正是心理学无可匹敌的魅力所在。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人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不出点花招还真是一筹莫展啊!


感谢每一位心理研究者,有了你们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我们才能更好地去读懂人心,也在读懂的过程中,催生着这个世界的改变。


至于这份改变,是好,是坏,也许就在你举手投足中的,一念之间。


Psychological Tools / 文中提及的心理测试 :
> 请点击获取或体验:穆雷的21种人类社会心理需求 – 中译版 – 英文版TAT 主题统觉测试 – 中文简易体验版 – 英文故事书写专业版
> 如果你想体验哈佛大学的内隐联系测验、探知自己内心可能存在的偏见,请点击这里进入测试官网(电脑端体验更佳)。

References / 大叔用到的文献资料:
[对应文中方括号内的引用序号]
[1]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2] Lauren Young on Atlas Obscura (2016). Watch These Awkward Elevator Rides from an Old Episode of Candid Camera.
[3] Asch, S. E. (1951).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 In H. Guetzkow (ed.)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Pittsburgh, PA: Carnegie Press.ra. Watch These Awkward Elevator Rides from an Old Episode of Candid Camera (2016).
[4] 哈佛大学 IAT 测试官方网站:https://implicit.harvard.edu。
[5] Adams, H. E., Wright, L. W., & Lohr, B. A. (1996). Is homophobia associated with homosexual arousal?.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5(3), 440.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