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不回」和「无人点赞」真的让我很焦虑

文:蘭童鞋  
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人人都爱社交网

 

上至80岁村口老大爷,下至纸尿裤王者小baby,网络社交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淹没、冲刷和改变着我们这代人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我们宁愿在线上和人敲两个字,也不愿意开口说两句话 —— 前者感觉总是轻松得多。

 

这种体验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比起面对面形式的现实社交,我们在网络世界发表言论和与人交流时确实更不焦虑[1],这是因为网络社交具有匿名性、失同步性和便捷性:

 

首先,网络社交的匿名性可使个体自我意识减弱,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常在网络上发表沙雕言论时并不会像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那么谨慎和小心,因为网络这层面具让我们十分清楚“对方打不到我”也并不真正知道“我是谁”,“网络我”并不完全代表“现实我”,如果说错了话,也不会对我个人的声誉造成太大影响。

 

其次,网络社交的失同步性给个体更充足的时间修饰自我表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想会儿、歇会儿”地组织自己的语言,一句“Hello”可以在打字框里删删改改半小时,只要还没点下发送键,就还能不断地自我修正。

 

第三,便捷性则有利于双方保持高密度的自我表露[2],在网络世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和任何人敞开心扉侃大山,从外卖被偷到线性代数,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半夜三点半,漆黑的夜晚配上你过度曝光的脸,手机另一端的网友,就是最了解你的那个人。

 

被微信拯救的社恐患者

 

普通人享受着网络社交所带来的无穷便利,对于一群不那么普通的人而言,线上社交更是他们的福音和救济 —— 他们就是“社恐患者”。

 

现实中的你:瑟瑟发抖、见人绕路走、我不是我没有

 

网络上的你:吐槽天才、水群达人、社交一枝花

 

每个人都会有“社交焦虑”这种十分常见的负性心理体验[3],几乎所有人在公众面前做演讲或与德高望重的重要他人交流时都会感到社交焦虑,但有些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的过分担心、紧张和害怕,与他人目光对视都会感到紧张,后者我们称之为高社交焦虑者。

 

根据社会补偿理论,高社交焦虑者由于在现实中的社交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会更倾向于到网络社交中寻求补偿[4],他们会比普通人更容易依赖和沉溺于网络社交所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并借此回避带有他人负性评价的面对面社交场合。

 

还记得我们先前说的吗?匿名,便利,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发言,这些优点让社交网络成为了高社交焦虑者的避风港,但随着线上和线下交往的界限趋于模糊,研究者发现,在一些特殊的社交情境中,这些优点反而成了缺点,催生了全新的“线上焦虑”。

 

比如说 —— 无人点赞,已读不回 (ಥ_ಥ)

  

网络社交的“新型”社交焦虑

 

你发了一条朋友圈,过去了半小时,尽管你每隔2分钟打开一次,新提醒依然是0,你不断回看自己的文案和每一张配图,琢磨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逐渐变得焦躁不安…

 

最终,你实在忍受不了了,不得不一键删除了这条你选图、P图,想文案加起来一共花了大半个钟头才编辑好的朋友圈。

 

 

或者是,你在打字框中敲敲打打,把敬称,事务,语气,乃至标点符号都修饰了四五遍后,终于鼓起勇气给老师发了你近期的工作进展。

 

不久后,你看到老师在师门群里发布了通知,却一直没有回复你的私信···

 

这些情境令人如此窒息,是因为线上沟通带来高效和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秒回信息、获得关注和认同感有了更高的期待,但这种期待没有办法总是等到满足。

 

在期待落空时,往往会伴随着对自我的否定与焦虑 — 是不是我的朋友圈没意思,所以没人点赞?是不是我老板看我做的太差了,所以不想回?

 

这种线上社交焦虑和线下社交焦虑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无人点赞和已读不回都是他人对我们负面评价的诱发线索。

 

都有哪些线上焦虑

 

除了无人点赞和已读不回,心理学家还总结了线上新型社交焦虑的种种表现形式,比如:

 

//建立关系的焦虑

 

网络社交焦虑可能会使个体因害怕负面评论而频繁删除特定的内容及激活屏蔽功能,如设置“仅展现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和频繁的“重新编辑”和“删帖”行为。

 

因此,高网络社交焦虑的用户更可能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潜水”,即尽量不进行自我表露和主动交流来避免人际紧张[6]。

 

他们往往会注视着群聊里大家的一举一动,但从来不发言,或者在打字框删删改改最终依然作罢。他们往往喜欢在老板发布公告后,在一群人的“收到”中找到一个最佳的中间位置,希望谁也不要注意到自己。

 

即使第一个看到也断然不敢当第一个回复的人,只敢默默祈祷其他勇士们能快速出现在自己前面冲锋陷阵;若自己成了最后一个看到消息通知的人,更是会边尴尬得脚趾抓地地想着怎么措辞,边责问自己为什么错过最佳回复时期而气得砸墙。

 

所以“潜水怪”往往并不是真的想潜水,无情的“收到”跟风机也不是真·无情 —— 他们大部分时候,只是社交焦虑而已。

 

//维持关系的焦虑

 

社交媒体随时可见性的特点不仅会加剧已有的线下人际冲突,还可能成为新冲突的来源,如有的用户表示一些琐碎的矛盾会在 Facebook 上渐渐放大,造成难以挽回的人际冲突。而需要对好友动态即时反馈的社交压力也会让个体感到十分不适。

 

例如,连续N天的加班加点让你根本无暇拿起手机刷动态,忙完后的你终于拿起手机,偶然发现老李又秀了恩爱,小美又发了九宫格自拍,点赞区百花齐放的头像,评论区百转千回的调侃逗趣,却独独缺少了自己的影子,无形而巨大的焦虑感顿时袭来……

  

//对交往结果的过度关注

 

2013年,柏林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进行了一项探索人脑内伏隔核与Facebook使用之间的联系的研究。研究结果的其中一项证实,人们在使用Facebook的过程中获得的社会认同会对中脑基底核中的伏隔核产生作用,获得暂时的、难以名状的快感[7]。

 

另一方面,人也需要别人的认可来强化自身的自我认识。换句话说,自我认同感低的个体往往依赖于他人对自己源源不断的正反馈才能认可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获得这种满足感便会陷入自我怀疑,即利用他人认同来产生自我认同[1]。

 

即便他人点赞、秒回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是短暂且不真实的,但这依然无法阻止我们对获得他人认可的渴望,这种渴望,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了焦虑。

 

与网络社交焦虑相关的社交负载(一种过度维护人际关系的现象) 和适应不良的社交互动模式等心理压力源可能会产生社交媒体倦态,并进一步降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1]。也就是说,当我们感受到网络社交焦虑后,就会越来越不乐意社交,从而倾向于封闭自己。

 

学着走出去——在现实中建立自我认同吧

 

有时候,社交焦虑是我们用来自我保护的盔甲;有时候,它也会成为我们不可言说也无能为力的伤口。那些跃跃欲试却从未说出口的“你好”,那些别人从未在意却在我们心里来回碾压千百遍的“误会”,那些字字斟酌却依然不小心说错话后的万般自责与懊悔……皆不能成为我们逃避现实的理由。

 

看上去,似乎这个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避风港”——网络社交。但在它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暗藏着无尽的枪箭利刃。

 

 

人是“社会”人,现实中的我们没办法做到隐居世外、与世隔绝,我们也不可控地会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我们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害怕无人在乎的尴尬,害怕与人产生联结的过程中受到伤害……但,也许正是经历这些,我们才会明白,建立“无坚不摧”的自我认同是一件多么重要的毕生任务。

 

所以,试试吧!试着走出去和这大千世界里可爱的人们谈笑风生,试着安装一颗强心脏面对社交中的风风雨雨,试着从自我处获得自我认同,试着接纳自己,赞美自己,欣赏自己。恼人的社交焦虑,也许就在这之间,悄悄地溜走喽!

 

参考文献
[1]贺金波,陈昌润,贺司琪,周宗奎.网络社交存在较低的社交焦虑水平吗?(2014).心理科学进展, 22(02),288-294.
[2] Bane, C. M. H., Cornish, M., Erspamer, N., & Kampman, L. (2010). Self-disclosure through weblogs and perceptions of online and “real-life” friendships among female blogger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3(2), 131-139.
[3] Morrison,A.S.,& Heimberg, R. G.(2013). Social anxiety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9,249-274.
[4] Weidman, A. C., Fernandez, K. C., Levinson, C. A., Augustine, A. A., Larsen, R. J., & Rodebaugh, T. L.(2012). Compensatory internet use among individuals
higher in social anxie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3), 191–195.
[5] Davidson,T.,& Farquhar,L.K.(2014). Correlates of social anxiety,religion,and Facebook. Journal of Media and Religion,13(4),208-225.
[6]陈必忠,张绮琳,张瑞敏,郑雪.线上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中的人际负性体验.(2020).应用心理学, 26(02),180-192.
[7]Meshi, D., Morawetz, C., and Heekeren, H.R. (2013). Nucleus accumbens response to gains in reputation for the self relative to gains for others predicts social media us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 439.
 
作者简介:蘭童鞋。编辑:木舟。来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排版:小鲸鱼  Bobby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