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由的我们,往往都在逃避自由

文:何以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现代人误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

01

由金·凯瑞主演的电影《楚门的世界》,即使历经20年,依然备受好评。豆瓣上有53万多人给予了评价,分数依然高达9.1分。

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很喜欢贯穿全片的、楚门露着招牌喜剧笑容说的那句:如果再也不能遇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主人公楚门在一个美如桃源的小岛上生活了30来年,他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一个温柔美丽的老婆,一个和谐的生活圈子,他的一切看来似乎很完美,是很多人做梦都想要的生活。

然而,这一切却不是真实的。

这个小岛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自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的日常生活、琐碎小事就已通过卫星传送到全世界的电视上, 24小时不间断实时转播。

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他,其它的一切都只是节目中的道具或演员,包括他的朋友、父母、妻子。

后来,楚门发现了异样,他开始怀疑、追寻。最终明白,自己所处的世界原来是被人设计好的,一个虚假的世界。

于是,楚门听从了真正爱着自己的女孩施维亚的话,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得到一次机会之后,他乘着小船,意图离开小岛。

抗争的过程是漫长而残忍的,但最终有了效果,他得到了和导演交流的机会。

导演告诉他外面世界的险恶,劝他留在这个世界:

听我的忠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留在岛上,虽然失去了自由,但是这个世界是平凡且安全的。而一旦离开了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都变成了未知数。

最后,楚门没有答应导演留下来,而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楚门的世界,向着未知的世界走去。

02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也常困在“楚门的世界”里?

学生时代被禁锢在应试教育里,长大后又被各种规矩和传统观念所束缚,比如:工作要找铁饭碗,到了年龄就赶紧结婚……

回头想想我们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学习、工作、赚钱、买房、结婚、生子……

这些究竟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仅仅为了过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

我们拼命工作,戴上“面具”进行各种表演,为了“责任”而放弃乐趣和幸福,难道真是为了不愧对自己这一生?

只是操纵我们人生的不是真人秀的导演,而是生存的压力,金钱和欲望,或许也有旁人的目光。


由这些压力所砌成的墙,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发现,可能我们会花半辈子的时间才真正触碰到墙上的门。

而我们,为什么会困在“楚门的世界”里而不自知?

03

与外在权威相对应,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把公共舆论和大众意识称为“匿名权威”。

这股看不见的力量,正是操控我们生活的幕后黑手。它一举剥夺了我们感觉、思考和意志的真实性。

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何会困在“楚门的世界”里而不自知的原因。

70多年前,弗洛姆在《逃避自由》这本书中说道: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种错觉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实上他追求的,不过是别人期望他去追求的东西罢了。

我们被孤独感,恐惧感所驱使,无可救药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对自己的一切作出规划;我们以为找到了为之奋斗的自我,最后却发现那只不过是社会的自我。

就像现在很流行的小猪佩奇,一个原来很普通的动画角色突然间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卡通形象。

看到明星戴上小猪佩奇的手表、背着带有它的包,就开始晒出自己的小猪佩奇单品,欢呼雀跃着:小猪佩奇背上身,你我都是社会人。

本来与幼儿动画片不着边的人,突然间都那么真情实感地喜欢了它。

虽然不排除有人是真喜欢,但至今,我都对大部分人的狂热持保留意见。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小猪佩奇这么火的原因是?

我好奇地点了进去,但却没有找到一个真正可以说服我的答案。

但我在《逃避自由》中,得到了一些解释:为了克服孤独感,人们就产生了臣服于某个权威、或高于自己的存在的冲动,通过新的纽带来重获归属感,这就是“逃避自由”。


小猪佩奇,可能就是人们为了重获归属感、克服孤独感的新纽带吧。

70多年后,我们依旧会因为自己与他人不同而诚惶诚恐;会因为无法得到群体的认同,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而感到深深地煎熬。

现在的我们,依然在逃避自由。

04

楚门从一开始的怀疑、追寻、挣扎,到最后的解脱,无不显示着自由意志的存在。

它就是高于安乐生活,高于衣食无忧的,也是可以让人毕生追求的一种价值。


弗洛姆说,自由的代价便是失去安全感

自由对于很多人而言,就像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冒险。

抛弃安逸生活和传统观念,试图去接受外界、理解外界,很多人都难以做到。

有时候你以为世界的尽头已经如此,但是很多时候世界外还是有新的世界。

你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选择继续前进,最终的决定权在于你自己。

就如终身成长词典词条《164:价值观》所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的生活意义。不是对不对,而是值不值。

过我们觉得值得的生活,就是属于我们的,最真实的自由。


参考书籍:艾瑞克·弗洛姆《逃避自由》

作者:何似,精读主创。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