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不决时,别问大脑了,问问身体吧

作者:Annie Murphy Paul
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一道亘古难题:中午吃什么?

如果你曾深深困惑于中午吃什么好、上班穿什么好、工作什么行业好……

换言之,如果你是传说中的选择困难,重度纠结拖延难以抉择,那么“内感受”研究可能帮到你——

身体才是情感的真正来源。选择困难不是因为贪心也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身体传递给大脑的信号被切断了。

当理性分析难以协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时,五脏六腑四肢皮肤可能都比大脑好使。

以下是《外脑》(The Extended Mind)一书的摘录,我们一起看看。

01

什么是内感受

人人都想作出更明智的选择、更合理的决定,这时可以利用手头已有的资源——内感受。简单地说,内感受是对身体内部状态的一种觉知。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从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如视网膜、耳蜗、味蕾、嗅球等,而体内的感觉器官也能够从内部向大脑发送源源不断的数据流。全身各处都能够产生这种感知作用,如内脏、肌肉甚至骨骼,然后通过多种途径传递到大脑中一个被称为脑岛的结构。这种内部传递过程同时与其他几种信息流融合,包括主动的思考和记忆、外界的感官输入等,然后构成对人体现状的直观印象,即当下的个人感受以及对维持内部平衡所需采取行动的认知。

要了解内感受在合理决策中的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外界信息之多,远超个人意识思维的处理水平。然而,我们仍然能够无意识地收集和存储我们遇到的大量信息,并日积月累地从中总结出特定模式以供日后参考。这个收集信息和识别模式的过程,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的认知内容难以用言语表述,连我们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也难以验证。这些海量的数据大都隐藏在意识思维之下,而这是好事,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将有限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用于有效的用途。

02

无意识信息获取

认知科学家鲍威尔·列维奇(Pawel Lewicki)主持的一项研究在微观层面验证了这一过程。实验参与者需要注视计算机屏幕上的一个十字型目标,这个十字型目标会在不同的位置出现、消失然后再出现在新的位置。实验方会周期性地向参与者提问,要求他们预测十字型目标接下来会出现的位置。在数小时的观察过程中,参与者的预测变得越来越准确。他们已然掌握了目标移动的模式,但无法用言语述及个中内容,即便实验方提供额外的金钱激励。列维奇发现,受试者无法描述出“甚或接近于(模式)本质的任何东西”。十字型目标的运行模式非常复杂,人类的意识思维无法精准捕捉,但广袤的潜意识空间显然绰绰有余。

列维奇将其称为“无意识信息获取”。人的一生都在进行无意识信息获取,继而应用相关信息。当我们处于一个新的情境时,我们会在脑海中翻查过往存档的模式记录,并寻找适用于当下情景的模式,但搜索过程并不为人所察觉。列维奇表示:“人类的认知系统没有能力在意识层面处理此类任务。”他补充说:“要完成此类任务,我们的意识思维需要依靠笔记、流程图和‘如果-那么’语句列表,甚至需要动用计算机,而我们的无意识操作处理算法可以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即时完成。”


03

身体的提示

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模式的了解是无意识的,那又如何加以利用呢?答案是,当检测到可能的相关模式时,我们的内感受能力会以颤抖、叹息、呼吸加快、肌肉紧张等方式提示我们。身体就像警铃大作一样,提醒我们注意这些有用而无法意识到的信息。我们通常认为是由大脑告诉身体该做什么,但身体也同样通过一系列微妙的推动和刺激来引导大脑(有心理学家将这种引导作用称为“躯体舵”)。研究人员甚至捕捉到了身体引导状态的瞬间,当时身体正尝试提醒当事人,她正在寻找而不自知的某种模式出现了。


南加州大学教授、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曾在主持的一项实验中设计过一款赌博游戏,清晰显示了内感受的刺激作用。参与者通过电脑进行游戏,每人获发两千“美元”的起始钱包。屏幕上显示四副纸牌,参与者的任务是每次选择一副进行翻牌,而每次翻牌都会有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具体金额大小不等,参与者需要设法输得更少、赢得更多。参与者不知道的是,实验方有意设计A、B两副牌为“坏牌”,包含多次大金额惩罚,而C、D两副则为“好牌”,包含的奖励多于惩罚。

实验方会在参与者的手指上连接电极,通过跟踪皮肤电导水平监测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的生理唤醒状态。当我们意识到潜在威胁并对神经系统发出刺激时,我们开始以难以察觉的方式排汗,轻微的汗水随即将皮肤变成更好的电导体。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以皮肤电导水平作为神经系统唤醒的衡量标准。达马西奥和同事观察皮肤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游戏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参与者考虑点击坏牌时,皮肤电导水平开始飙升。更令人称奇的是,参与者开始避开两副坏牌,而愈发偏向于选择两副好牌。与列维奇的研究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试者的表现越来越好,输得更少而赢得更多。

然而,对参与者的采访表明,直到游戏后期,他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翻牌的偏好和原因,而这时距离他们的皮肤电导水平上升已经很久了。翻到第10张牌时,即游戏开始后约45秒,皮肤电导水平表明参与者的身体已经洞悉了游戏的设定方式,但根据研究人员记录,翻到第20张牌时,“所有参与者均仍表示毫无头绪”。直到翻开第50张牌后的好几分钟,参与者才纷纷表示,直觉认为A、B两副牌更危险。他们的身体早于大脑洞察先机。随后的研究得出另一个重要发现——内感受意识更强的参与者更容易在游戏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对他们来说,身体的忠告响亮而清晰。

达马西奥的这个快节奏游戏展示了重要的意义。人体不仅能获取超出意识思维负荷的复杂信息,还能以远高于意识思维的速度处理这些信息。聆听身体发出的信号,好处远不止赢得纸牌游戏。毕竟,现实世界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人们根本来不及仔细权衡所有利弊。单纯依靠意识思维,很容易到处碰壁,但若然能够聆听身体的发出信号,往往能够占得先机。

原文链接:https://bigthink.com/personal-growth/interoception-how-to-improve-your-gut-feeling
原作者:Annie Murphy Paul
译者:Claire
监制:April
简介: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授权转载,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