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兴起和没落,背后是一代人的孤独

曾经火极一时的朋友圈,也渐渐地走向落寞。打开朋友圈,会发现里面的人关于自己生活细节的内容分享得越来越少,反而是各种广告充斥着这一方空间。


你是否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


有的朋友的朋友圈自己似乎看不到,却出现在别人的更新里?

 

有些朋友刚刚发出的动态就被删除了?

 

点进某个主页,却出现对方设置三天可见?

 

这些现象的背后究竟是在表达什么呢?

 


01

朋友圈的兴起是它满足了人们被看见的需要

 

我们先来看看朋友圈的初衷,朋友圈最火的时候是因为它是一个人们展现自己的窗口,满足了人们可以去表达存在感的虚拟场所。


被生活虐了千百遍,在各种失败中伤痕累累的人们在朋友圈的到来中看到一丝希望,自己终于可以有机会扒开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拼命去点亮一束光,告诉伙伴们:我还在呢?我没有被打碎,还活着,很好地活着。于是他们努力去寻找生活中的光,把这些光点亮在朋友圈里。


工作上毫无进展、被老板虐得两眼无光、儿女的不争气、两鬓越来越多的白发以及相视无言的夫妻,哭诉无泪的时候,没关系,打开朋友圈,拍一个美颜照片,或一张孩子钢琴比赛获奖证书,获得无数点赞,这些点赞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把不快统统赶跑,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催眠:我的生活还不错!一切都不是那么糟糕!

 

生活中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被上司赏识,也不被身边人看见,而朋友圈的一张照片,却能让无数人看到自己的价值。


从来不被看见的自己在朋友圈中找到了可以看见自己的一双双眼睛,它一度承载着这一代人无法去展现自己的憋屈和孤独。生活中需要有光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和意义,而它就是一扇窗,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02

朋友圈的落寞从它成为一个战场开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不再是一片净土,而是一个战场。


运动十分钟,拍照一小时;没美拍,上不了照;更有甚者,像最近上海被爆出的所谓“名媛”圈,几十个人拼单住个豪华酒店,拼个高端西餐,甚至是一堆人一起拼单买一双名牌丝袜,就为了拍个照晒个朋友圈。


这些行为是在表达什么?


就是我要把你们比下去,只有把你们比下去了,我才有存在感。


表面风平浪静的朋友圈,背后却是波涛汹涌。在这种刀光剑影之下,有强大武器的人占据了舞台的上风,而那些曾经想在这里寻找一线光的人在这种大比拼中越发觉自己的武器弱爆了,只好销声匿迹,隐藏起来,以免被虐得更惨。


更可怕的是,这个舞台并没有给予他们希望,而是在不停地告诉他们:瞧,别人多么的优秀,自己是多么的差劲!生活已经够苦的,在朋友圈还得被虐,还不如默默退出,以免面对更大的挫败。


这场战争最后没有赢家,以最强的姿态在朋友圈站稳脚跟的人也成为了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了掌声。


他们被自己折磨得精疲力尽,因为戴着一个面具把自己装扮得如此华丽,而面具戴久了就再也摘不下来了,只能永远躲在它的背后,终日见不到阳光。


那是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只有自己才明白真实的自己是孤独的,只能默默地独自舔伤口。他们害怕去面对那个真实的自己,因为那是丑陋的、糟糕的、被嫌弃的,无人疼,无人爱的孩子。

 


03

有价值感才能走得更远

 

无论是销声匿迹的人还是朋友圈占据霸主位置的人,他们都是孤独的,都是一群在努力寻找被看见的人。没有被看见,就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被恐惧吞噬。


早期的婴儿是依赖妈妈而生存的,当他饿的时候一哭,妈妈就来了,妈妈的及时回应让婴儿感知到自己是全能的,可以掌控这个世界。


当他们焦虑、愤怒的时候可以大胆地施展他们的攻击性,而妈妈也稳稳地接住了,婴儿由此感知自己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是受重视的。


早期没被很好照顾的婴儿长大后内心有着强烈的不安定感,他们掌控不了这个世界。


为了让自己获得掌控感,就必须抓住一些外在的东西,这些外在的东西让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紧紧地去拽住这些,貌似就让自己可以掌控外在世界。


内心有价值感的人才能走得足够久远,无论战场有多大,他们自能怡然自得,享受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快乐,能在大风大浪中稳如泰山,欣赏他人优秀的同时,也欣赏自己拥有的精彩。


真正有价值感的人能够客观和正确地看待自己,而不是依靠外界的确认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好的部分,也有不好的部分,能够看见自己的好,也能看见自己的不好;他人也一样,而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文:曼苏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