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自己毁掉?

文:曾少贤
来源:曾少贤(ID:tobefun2017)


我非常喜欢一本名为《狂热分子》的书,自从去年把它给买回来了之后,我前前后后把它翻了10遍以上,并在书中记下了自己的想法。

 

每次看,都会被作者的遣词造句给震撼到。

 

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无可救药的不安全感,哪怕是最有天分最多产的作家,都过着一种不断质疑的生活,需要每天生产出新的作品来自我肯定。

 

我记得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眼泪都快飙出来了。

 

在没有从事自媒体之前,我的写作可以说是非常的任性,今天心情好点,就码上几个字,要是心情不好,压根就不会打开电脑。

 

因为没有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所以日子过得也非常开心。

 

但自从入了自媒体这一行之后,无边无际的焦虑,就开始扑面而来,而焦虑最大的来源,就是自己给自己架上这样的一个枷锁:

 

今天一定要比昨天进步,否则自己就是个废物。

1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要好好努力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要不断努力哦,越是努力,越是幸运。

 

要不断进取哦,进取一步,有进取一步的欢喜。

 

环境对人的影响,从来都是潜移默化的,即使你多么强调自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环境也会在悄无声息中,把你彻底地洗脑。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大脑中,就建立起这样的联结:

 

付出努力=获得成功

 

也就是说,随着你不断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成功就会像线性函数一样,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上升的过程中,你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偏差,像什么努力了,但却倒退十几步这样的情况,更加不可能出现在你的接受范围之内。

 

我的大脑中,也曾有过这样牢不可破的联结:

 

无论今天的阅读量有多高,只要比昨天的数据差,就足够证明自己是在走下坡路,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而其中的原因,全部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搏所导致的。


2


你会发现,只要持有“付出努力=获得成功”这样的联结,妄图希望今天所获得的成绩,一定要比昨天的好,往往会陷入“自我苛责”这样的深渊。

 

当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绩,稍微比昨天的差,你就会开启自我质疑,自我苛责的模式。

 

我是不是不适合写作?

 

要是我当时更加努力就好了!

 

我这么差劲,当然不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常常认为,自我苛责可以促使个体去不断反思自己,然后才能做出行为上的改变,但很可惜的是,一旦开启自我苛责这种模式,我们通常会破罐子破摔。

 

自我苛责,会让你产生大量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


而这些感觉,一旦充斥在你的大脑中,大脑会误以为你正在遭受危险,于是大脑会认为你自己真的是一个破罐子,然后指使你去做一些能让你感到即刻开心愉快的事情。

 

这和我每次自我苛责之后发生的情况是多么相似。

 

每当我看到自己的阅读量比之前差的时候,我就会认为自己不够努力,于是就坐在那里自暴自弃,于是心里就越难受,越难受,就越认定自己真的不适合写作,越认为自己不适合写作,就越想去做一些更加开心的事情。

 

比如说大吃一顿,熬夜玩游戏等等。

 

每次自己真的去做了这些事情,过后都会感到无尽的空虚,自己也在“自责—放纵—自责—放纵”这个恶循环之中,不断沉沦下去。

 

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3


知乎上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简单粗暴地把一个人给毁掉?

 

高赞回答的大概意思是:无论他做了什么事情,你都要第一时间去贬低他,长期以往,他就会自我怀疑,做事情就会畏畏缩缩,久而久之,这人必将废掉。

 

那要如何才能把自己给毁掉呢?

 

最好的一种做法,就是持有“今天的自己,一定要比昨天好”这样的执念,持有这种执念还不够,当事情没有按照你规定的方向发展时,一定一定要自我苛责,不断骂自己是废物,责怪自己不够努力,怨恨自己的出身不好,竟然还不知道更加拼搏等等。

 

不用一年半载,畏头畏尾,就可以成为你新的标签。

 

所有的这些,都是我经历过之后才懂得的,当然,从书籍中,比如说《狂热分子》和《自控力》,也获得了不少的启发,这也是为什么我多次推荐大家去多看好书的原因,因为通过多读书,多经历,你才能发现自己之前的思维方式,是有多么荒谬。

 

明白了“自我苛责”的危害之后,每当出现今天的成绩,比昨天差这种情况时,我都会暗自对自己说:

 

真的不用每天都比昨天好,之前设定的目标,只要在那天实现就行了,重要的是自己能够享受到过程。

 

当然,想要把思维转变过来,刚开始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存在着强大的思维定势。

 

但每当自己要自我苛责,我都会给自己10分钟的隔离时间,在这10分钟里,尽量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呼吸之上。(这里可以看看我写的关于冥想的方法:如何冥想?这里有一份简单易用的清单

 

给自己10分钟的隔离时间,再加上不断练习自我对话,自我苛责这个梦魇,慢慢地就离我而去了。

 

我们不想被别人骂是废物,我们更不能,把这个词,安在自己身上。


作者简介:曾少贤,多家媒体平台的特约作者,在知乎获得12万关注者和74万赞同,所写的文章,被近80万粉丝收藏。本文经授权转自其微信公众号:曾少贤(ID:tobefun2017)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