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情绪的人,才有资格谈论人生

每个人的成长都绝非一帆风顺,莱莉也是这样。

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莱莉也只得和曾经熟悉的生活说再见。虽然她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十一岁小女孩,但和所有人一样,也有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并被这些情绪所左右。这些情绪分别是: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

这五位情绪居住在莱莉脑海里的控制中心,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适当调配来指导莱莉的日常生活。

莱莉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五位情绪就因为失控令莱莉在新同学面前出丑,慌乱中乐乐和忧忧更被抛出控制中心,流落在莱莉的茫茫脑海。只留下怕怕、怒怒和厌厌的控制中心更加混乱,导致莱莉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乐乐和忧忧则要想尽办法要回到控制中心,力求在莱莉完全崩溃之前挽救她的生活以及家庭。


从左至右分别为代表快乐的“乐乐”、代表恐惧的“怕怕”、代表愤怒的“怒怒”、代表厌恶的“厌厌”,和代表悲伤的“忧忧”。


图片来源:《头脑特工队》

这个故事来自皮克斯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电影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成长故事,并在其中融入了一些神经科学的基础原理。这使不少神经学家都撰写博客,对这部好作品进行点评。

看这五种情绪在莱利的脑海中如何分工合作很有意思,但这些阴晴不定的情绪,真的能被总结成简单的方程式,透过神经科学、心理学或遗传学让人一一透视吗?对情绪的科学描述,真的足以说明我们的感受吗?

《情绪是什么》这本书里,欧洲新锐神经科学家乔瓦尼·弗契多就以科学家的理性和艺术家的笔法,探讨了愤怒内疚焦虑悲伤共情快乐这7种情绪。从哲学、艺术、诗歌、音乐、戏剧等不同角度,诠释情绪在真实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力量与意义。

内疚就是懊悔和羞愧吗?

内疚经常会被误解为其他情绪,尤其容易被误解为懊恼和羞愧。这些情绪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根本性的差异。


图片来源:搜狗

内疚和懊悔都需要承担决定、行为选择或者行为疏忽所带来的有害结果,但懊悔在道德上的强度当决定的结果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理想,或者被放弃的选择更有力时,我们就会感到懊恼。但是与令人内疚的行为不同,令人懊恼的决定并不伤害他人。

更有趣的事内疚与羞愧的差异。这两种情绪确实很相似,他们都涉及我们的道德自我,但从根本上说,内疚在私底下发生,而羞愧会有观众。

区分羞愧和内疚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对方的脸。脸红说明这个人感到羞愧,内疚则没有这样的反应,即使你的良知在刺痛你,你也不会脸红,因为你感到的是内疚。

悲痛与抑郁是一回事吗?

悲痛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它被视为包含其他情绪的一个过程或者一段轨迹,就像链条中需要解开的结。大部分的悲痛会慢慢变得陈旧,初期的悲痛很强烈,然后慢慢会变得更为平静和不明显。通常看来悲伤是人的一种本能感受,并不会被人认为是一种疾病。

但在某些情况中,超出正常的悲伤被称为抑郁症。目前诊断抑郁症的临床标准包括强烈的悲伤或空虚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失去活力、对惯常活动的兴趣减退或从惯常活动中获得的乐趣减少、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无价值感或不恰当的内疚感、反复想到死、自杀的想法或尝试。

图片来源:搜狗图片

如果你自己感受过悲痛或者看到过别人的悲痛,会发现大多数丧亲的人都会表现出以上症状中的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症状的强度有强有弱。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悲伤和抑郁的差别呢?

在弗洛伊德看来悲伤与抑郁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被迫与我们非常关注、非常爱的人或事物分开。在悲伤中,分离是由死亡等具体原因造成的。在抑郁中,分离是无意识的,无法从物理上被感知到。换言之,悲痛源自外在,抑郁源自内在

另外最终从悲伤中恢复过来的人慢慢适应了现实,接纳了丧失。抑郁的人则继续把自己与其他人隔绝开,倾向于自我批评、自我责备,容易失去自尊。因此悲痛是合情合理的,能带给人解脱;而抑郁会变得失控。

为什么爱会改变?

  

是否有很多人曾经感到好像突然不认识自己迷恋的那个人了,不是字面上的不认识,而是情感上的?其实,爱不仅是盲目的,而且存在着很多想象。但对渴望之物的盲目崇拜和赞美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恋爱初期的疯狂也不会。一段时间后,当我们能够再次进行清醒的思考时,对恋人的看法会有些改变,爱也就会发生改变。

图片来源:搜狗图片

首先,在热恋阶段,我们很难对热恋对象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我们的认知失去了判断力,对方只要稍稍表现出我们渴望拥有的特点,就会令我们非常欣喜。我们注意不到他们令人讨厌的特征,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把它们看得很严重,或者不认为它们会愈演愈烈,而只会预期对方的好品质会增加。

其次,在恋爱中最常反复出现的情感之一是我们和吸引我们的人达到了身心的协调一致,这种协调一致既是牢固的,又是谦卑的。它缩小了身体和心理的距离,随着对对方愈发信任,我们会把信念和观点上的明显分歧搁置一边。

但事实上,当我们开始冷静下来,或者说过了热恋阶段,突然发现之前从未注意过的缺点时,所爱之人就会渐渐变得陌生。换句话说,改变得不是对方,而是我们的认知。

近年来脑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情绪表达的新解释,其中一些也与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是,大脑的神经元真的能告诉我们情绪是什么吗?

《情绪是什么》这本书就像一本故事集,汇总了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的故事。作者通过那些有关愤怒、内疚、恐惧、悲伤、快乐和爱的故事带我们重新认识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微妙情绪。许多不同的道路都能通向“认识你自己”。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
联系邮箱:zss@cheerspublishing.com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