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阻止想自杀的人?

因为很多人说「我想要自杀」,其实是在说「我太痛苦了,求求你救救我吧」。

 01 

活在世上,很多人可能有一个共识,就是“众生皆苦”。

每个人都在扛着自己的墓碑,行走在人生的迷宫里。

然而这段旅程其实少有顺利走完的。

有的人走进了死胡同,所以不得不停下来。

有的人走着走着,自己选择了停下来。

后者我们称为自杀者。

可是这些人,为什么要自己选择停下来呢?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对「死亡」这个议题感到一丝恐惧,下意识地想要否认。

于是有些人就对想自杀者说出了这样的话:

「别人也遇上了xxx事,为什么偏偏就你熬不过去」

「快去死,有你这样的人存在就是危害社会」

「想想你的家人,你死了怎么对得起他们」

「你连死都不怕,怎么还会怕活着」

「你就是矫情,钻牛角尖」

……

……

这些话反而愈发把人推向了死路。

有些人出于好心,四处在自杀话题下呼吁“不要再提及这个话题了,想自杀的人看到这些会坚定他们的想法的”。

可是当一件东西不能被公开讨论的时候,它不会消失,只会在暗处成长,越来越极端,越来越让人无法承受,而且还无法寻求帮助。遮掩这种想法,就像捂一个快要爆炸的锅盖。



人因为听到自杀而感到恐惧是正常的防御机制,但是这在想自杀的人眼中就是在拒绝他们。

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理解人到底为什么会想要自杀,他们看不到自杀者的痛苦,看不到自杀者是如何被“我想要去死”这个念头所折磨的

 02 

人想要自杀的理由其实有很多:

1、想要寻求重要他人的关注。


比如父母、师长、恋人等。

这不是幼稚,不是矫情,甚至不能算是缺爱。

若我们被重要他人所珍惜、重视,可能根本不懂他们有多渴望被关注。

因为对他们来说,就算被虐待、被折磨也好过被重要的人忽视。


有许多研究发现童年期的逆境(ACE: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包含身体虐待、性虐待和忽视)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其中各种形式的虐待已经被人们广泛关注,可是(情感)忽视的影响,还未受到广泛关注。可是忽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丝毫不能小觑。


比如,Dube et al.(2003)发现2-4岁的儿童遭受情感忽视,成年后会有更高的风险吸食毒品

Danese et al.(2009)发现童年期遭受忽视,会使人们成年后的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感到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甚至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身体各器官炎症的风险,更直接的是将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提升了3倍

张珊珊(2017)的研究发现,童年期的忽视会让人们更容易出现自伤行为。

更甚,Brown et al. (2009)的研究发现,童年期被忽视的经历,甚至会降低人们的预期寿命


所以被忽视的他们,极度渴望获得关注。而寻求关注而不得,这种痛苦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自杀真的是他们所能选择的代价最小痛苦最小的方式了。

2、为了报复。


报复谁呢?

有的是为了报复要求过于严苛、试图控制孩子人生的父母们。

他们选择用死亡来给父母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想说:其实我已经不堪重负了,我做不到


有的是为了报复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百般欺压的学校、公司。

他们想说:你们想要按下一切不和谐的声音来维护你们的面子,让我们求救无门,那我们只好用死亡来发出最后的呐喊,不知道这样的声音你们打算怎么压制。

3、为了减轻或者逃避痛苦。


这些大多是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应激事件,陷入了无法解决的困境和感受到了自己无法承受的的痛苦,所以想要用自杀来减轻或逃避现在失控的一切。

很多人谴责这种行为,因为觉得这些人不顾自己的责任,只为自己一时快意。

但其实这些谴责只会加重这些人的痛苦。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努力到了极限,仍然撑不下去了呢?

他们何尝不是爱着自己的亲友,希望自己能好好活着呢?

只是真的没有力量去对抗那些问题那些痛苦了。

4、为了彻底解决问题。


这类人是觉得,自己的存在会让其他人痛苦。

就像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耻感,这都是社会观念所赋予的。

他们会对亲友内疚,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得病了,所以成了家里的负担,亲友不得不照顾自己,为了自己的病花尽积蓄,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不敢随便说话。

他们觉得要是没有自己的话,也许自己的亲人朋友能够更开心一点

 03 

然而,问题真的能像自杀者想的这样解决吗?

其实并不能。

但是自杀者们,因为背负着太多东西,被自杀的念头一直纠缠折磨,以至于丧失了改变自己的想法的能力,他们本能地会求助,可是当被多次拒绝后,痛苦加深,他们就再也不会求助了。

拿这4个理由来说,自杀者所预期的,死亡所能达到的效果,有着太多的不确定。

1、想要寻求关注。其实自杀者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的关注,死后更没机会得到。


很多自杀者自己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可能就是一时兴起,自己也没有想清楚。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放弃向那些不可能的人要,而寻求能够好好对待自己的人。

只有处在一段正确的,良好互动的关系里,人才有可能得到治愈。

前提是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可怜的需要帮助的人,并给予有力的保护。

2、为了报复。


然而自杀者想要报复的人,大多不会因为死亡而反省的。


太多太多的社会冷漠的例子都告诉我们,那些压榨孩子的家长,大多会怪死去的孩子不懂事,还没报答自己就走了,那些学校和血汗工厂,用钱将人命贱卖,掩盖了消息,继续压制剩下的人。

幻想一下无人出席的葬礼,和亲者痛仇者快的画面就知道,用宝贵的,不能再重来一次的生命与魔鬼做交易,有多不值得。


在电影《超脱》中,作为教师的男主角让学生们想象在自己的葬礼上,人们会如何评价自己,有一位女孩以父亲的口吻这样写到:


她曾经是个贴心的女孩。她似乎从不对生活感到满足。她的母亲会满足她的一切物质需要。那她为什么会生气呢?突然间她变得暴躁刻薄。我们不知道她怎么了。当然,这和我们无关。我们是称职的父母。但她却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们对她的付出。她自杀了。真是愚蠢又自私的孩子啊。她再也没有机会上普林斯顿大学了。

那些因愤怒而企图以此报复的人内心里矛盾的,一方面用极端的方式希望得到复仇的快感,但另一方面却往往不相信这种行为能够带来自己期待的结果。


还有一小部分人,其实是被误解的。


严格要求的父母,其实更无法接受孩子的死亡,为了挽回孩子的生命,他们宁愿自己去死。

甚至还有些在学校里总是欺负同学的恶霸,也表示从没希望过同学死。

可以试着去相信他们是真的不希望看到有人死去。

很多人其实并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爱,但他们会用行动,不是很细心的人,往往会没注意到他们其实是想帮助人的。

3、为了减轻或者逃避痛苦。但其实自杀只是自杀者发明的又一种折磨自己的方式。


因为死亡的过程极其痛苦,超越了人所能感知的所有痛苦。

任何事在死亡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而且极有可能,自杀者在最后时刻后悔了,想要寻求帮助却发现自己已无人可呼救。

于是只能在绝望当中死去。

这不是解脱。

其实片刻的欢愉就能缓解很多痛苦。

大部分的人只需要有个人坐下来好好聆听他们。

4、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但死了不是一了百了,而是留下了更多不能解决的问题。


和死者关系亲密的人会因为死者的死痛苦万分,感到自责和内疚。

于是有的人也尾随死者,选择用自杀来解决问题。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自杀者的错,有很多东西都不是自杀者该背负的。

所以不要选择自己一人承担。

 04 

最后的最后。

如果你也想自杀,并且看完这些后,仍然被这样的念头所纠缠,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

先停下来想一想这个决定真的是你想做的决定吗?


你真的要放弃未来无限的可能,放弃网上这么多陌生人的温暖和爱,就为了让那些本就不可能的人多看你一眼吗?


你真的要被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驱使,做出不符合自己长期利益,也没办法帮到任何人包括你自己的事,放弃眼前那么多其实可以利用到的资源吗?

你其实还有些爱你的人,你还没有和他们讨论过这些事情对吗?


就算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我们这些网上的陌生人也愿意在根本不了解你的情况下帮助你,你不想试试看吗?


你其实也想解决手头的困境,也想要变得“正常”,变得好起来,让爱你的和你爱的人感到快乐,是不是?死了是不是就做不到这样的事了?可不可以再努力一点,就一小点?

人都是自己观念的囚徒。

其实过去是你让那些爱你的人对你的困境一无所知,是你拒绝了他们的帮助,把他们隔绝在门外,是你一手造成了你现在绝望的处境。


但是,这是这些都是可以被改变的,你有这样的力量,因为你已经成功坚持了这么久了。

只要你愿意打开一丝门缝,阳光就能进来,很多人就能帮助到你。


当他们突然听到你说的话的时候,他们是会感到震惊和恐惧,甚至会指责你为什么要这样,但一旦他们冷静下来,他们一定能够给予你想要的东西。


就算他们帮不上什么忙,有个人能够倾听你的倾诉,就能让你的痛苦没那么痛。

当你抓住了这一缕阳光,记住,最重要的是,离那些可能会让自己情绪低落的东西远一点,进入想要自杀的状态和出来都需要耗费大量心力,你不会想要多次经历这种心路历程的。


所以,尽可能地和美好的事情呆在一起。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文作者:
五花肉,未来心理学人,爱吃肉的95后空巢少女。
曾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知乎心理学优秀回答者,壹心理专业课课程研发。

参考资料:
自杀风险评估量表
我想自杀,怎么办? | 关于自杀危机干预与自救
张珊珊, 张野. 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受忽视和自伤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4):538-541.
Brown, D. W., Anda, R. F., Tiemeier, H., Felitti, V. J., Edwards, V. J., & Croft, J. B., et al. (2009).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the risk of premature mort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37(5), 389-396.
Dube, S. R., Felitti, V. J., Dong, M., Chapman, D. P., Giles, W. H., & Anda, R. F. (2003). Childhood abuse, neglect,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and the risk of illicit drug use: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 Pediatrics, 111(3), 564-572.
Danese, A., Moffitt, T. E., Harrington, H., Milne, B. J., Polanczyk, G., & Pariante, C. M., et al. (2009).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dult risk factors for age-related disease: depression, inflammation, and clustering of metabolic risk markers. Brain Behavior & Immunity,23(12), S32-S32.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