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惩罚那些不重视与孩子早年亲密感培养的父母

文:meiya
来源:meiya(ID:OneStepUp)

-01-

近期,著名演员马伊琍发了一条有关育儿心得的微博获得一万多的转发,也引起我的关注。


她这条微博讲了自己在带大女儿的过程中犯过的错误:


孩子小的时候特别依赖她,总想着让她搂着睡到天亮,而她受独立育儿理念的影响,坚持让孩子睡自己的小床,哪怕半夜起来也要把孩子从大床上抱到小床上去睡。

 

她讲了一段非常棒且非常有心理学味道的话:


“现在回想究竟在怕什么?怕她跟我们睡一张床就太依赖?怕这种依赖会破坏了孩子长大后的独立?那时候的育儿理念多是从小训练独立啊延迟满足啊挫折教育啊,现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满足依赖感,越是从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真正独立!”

 

马伊琍在娱乐圈里属于育儿大咖。


她曾发起的“母婴室不足”“背奶妈妈辛苦等育儿话题引起很多人的讨论和重视。


而她之所以发起的这些话题能够引人关注,是因为她很真诚地讲诉自己育儿的故事,遇到的难题,而这些难题也是很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



在我看来,马伊琍这次发的微博内容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要怎么睡,要不要和孩子分床睡的问题,也不是父母要不要训练孩子独立的问题。


而是父母要不要和孩子亲密,要不要重视孩子的需要,要不要满足和回应孩子对于依恋和亲密的情感需要的问题。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他认为02岁是孩子建立起对世界基本信任感的阶段。


在这两年中,如果孩子的很多需要,包括物质和情感的需要得到父母的满足,他就会对世界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反之,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那孩子在0—2岁这个阶段有什么需要呢?基本上就两大类:


一是在生活上给予他敏感而准确的照顾,满足其生理上的需要,饿了给奶喝,冷了给衣穿,拉屎了给换尿布……


二是在情感上也给予他恰如其分的情感关爱,满足其情感需要,伤心哭的时候有安慰,寂寞无聊的时候有人陪玩,想要抱抱的时候就有温暖的怀抱……

 

如果做到这些,孩子与父母的状态自然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非常依恋与亲密的关系。


孩子会很依赖父母,父母也很爱孩子。


亲子关系亲密有爱。

 

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内心有安全感,对自己有信任感和认同感,对世界也有善意与信任的人。


-02-

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孩子与父母保持着良好的亲密关系,会成为他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石,


也会滋养着他内在的情感世界,还会影响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

 

可是我在现实生活中却看到很多父母并不重视孩子小时候有关依恋和亲密的情感需求。

 

前几天,一亲戚家的女儿,28岁,大学毕业后在二线城市工作多年的姑娘和我讨论她和男友准备结婚的事。


她问我,婚前没有一起共同生活的经历,怎么确定彼此的价值观是否一致?


我说你们可以讨论一些未来生活的具体问题。


比如要不要买房结婚?如果买房,首付谁来出?房子写谁的名字?


再比如,要不要生孩子?孩子生下来谁来带?

 

谈到生孩子这个问题,她很疑惑地说:“孩子肯定要生啊,生下来不都是父母带的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呀。”


我问:“你想过你们夫妻自己带孩子吗?”


她更加困惑了:“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生下孩子后,交给父母带的。为什么要自己带孩子呢?”

 

我表弟也是如此,孩子刚满四个月交给奶奶抚养,夫妻两人离开孩子去了外地打工。


半年或一年才能见孩子一面。

 

还有我认识的邻居、朋友,他们不少人只负责生孩子,将养育孩子的重任甩给老家的父母。


有的父母即便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务,吃喝拉撒睡,陪玩,亲密互动等也是全部由老人承包,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就是跑龙套的角色。


都说中国人重视孩子,其实在我看来,我们中国人是非常忽视孩子的。


我认识的这些亲戚、朋友、邻居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父母,但是对养育孩子依然是这样的认知。

 

我在咨询中遇到很多类似的案例。


他们都是曾经被父母这样对待长大的孩子。

 

有的是因为父母工作忙,将一岁多点的孩子送到保育院里照顾,一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


保育院里阿姨少,孩子多,孩子常常被忽略。


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疏离而淡漠,心里一直有一股悲伤:“我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有的是年轻的父母生下孩子后,因为工作忙碌,将孩子丢给乡下的老人,或者送到某个亲戚家里抚养,


父母每个月甚至几个月才去看一次。

 

更糟糕的父母是先将孩子放在姑姑家呆几个月,再到姨妈家呆上半年,然后是送到舅舅家生活上一年,又送到姥姥家生活上一段时间,直到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


因为不停地更换养育者,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因为超生或者父母工作忙等原因在奶奶或者外婆身边长到67岁才回到父母家。


这个时候要适应新环境,又非常想念老人,刚开始要喊出“爸爸”、“妈妈”都显得很困难。


父母不仅没有理解和关心孩子,还会责骂孩子: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喊爸爸、妈妈?”


孩子长大后,与父母始终无法亲近,总有一层难以消除的隔阂。


有的孩子一直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关系亲密,当老人去世,他们又很年轻,老人的离去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仿佛人生失去了支撑。

 

还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一个人留在老家。


爷爷奶奶又因为身体健康的缘故无法照顾他,孩子被迫早早独立。


56岁就自己做饭吃,自己走路去上学。


长大后,他看起来成熟稳重,独立能干,但内心却有着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对父母的感情也很淡漠。

 

一名网友曾在知乎上匿名发起提问:“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个什么状态?


400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很多人都提到自己的问题: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

 

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会有心理问题。


但是因为在生命的早年与父母分离太多,与父母不亲密,缺乏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爱,他们的内心更加脆弱,也更容易遭遇心理危机。

 

-03-

有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有超过6千多万的留守儿童。


这么多留守儿童中,又有多少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没有与父母一起共同生活呢?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孩子会成为留守儿童?

 

这一方面与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现实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父母一代代陈旧的育儿观念有关:


1  养孩子只要给他吃饱穿暖,供他上学就可以了;


2  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待他都没有关系,因为他小,什么都不懂。等他长大了,再重视他,对他好就可以了。

 

这是非常错误的育儿观念,小时候应该亲密却不亲密,长大了应该放手却又不肯放手,造成孩子一生的痛苦。


说到底中国的很多父母还是没有把孩子,更准确一点说把婴幼儿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来尊重。

 

我现在依然常常听到父母辈的老人说,“孩子小,不记事的”“他那么小,懂什么啊!”

 

可是事实上,孩子在婴儿时期就懂得很多,他们生下来没有多久就有自己的意志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我之前也写过一个例子,


在儿童医院里,碰到一个焦虑的妈妈,因为担心孩子的体重不够,强迫几个月大的孩子吃奶,结果孩子从刚开始的抗拒到后来的厌奶。

 

我也是一位母亲,经常能体会得到孩子对于父母在身边陪伴的渴望。

 

女儿小巴掌一岁之前几乎没有与我有超过半天的分离。


14个月自然离乳之后,我有时白天会出门做咨询,到晚上七八点回来。


回到家,我会抱抱她,陪她玩一会。


她爸爸也报告说,白天她吃的好、睡的好,也没有哭闹。


到了九点多,我哄她睡觉,她也很快能睡着了,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很好。

 

但是半夜里,她却会醒来哭闹,要我抱抱,如果我多抱她一会,嘴里说着“妈妈在”“妈妈在”,她就能够再次安心入睡。

 

这样两次之后,我知道对于妈妈白天离开她,她是有分离焦虑的。

 

于是,每次出门之前,我都会主动陪她玩一会,并且告诉她,妈妈今天出去工作,大概什么时候会回来。


回家之后,我还会尽量陪她玩得久一点,玩得开心一点,同时表达我今天有多么想她。


有时候我们在中午还会视频聊一会天(虽然她不会说话)。

 

平常我在家的时候,还会和她玩躲猫猫的游戏,让她知道妈妈只是暂时不见了,妈妈并没有消失,妈妈会一直都在。

 

每次出门之前和回来,我都主动提供陪伴,满足她对于亲密的需要。


这样做之后,半夜她不再哭醒要我抱抱了。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有多么深,我相信,每一个亲自养育孩子的父母都有体会。


-04-

有的父母总认为孩子小,怎么对待他都没所谓。


实际上,孩子非常敏感,非常在意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与态度。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过一个有名的“静止脸”实验——


他先让母亲与孩子玩耍,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


而后让母亲换上毫无表情的“扑克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连接在孩子身上的仪器显示,在母亲毫无反应的时间里,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


如果持续下去,他的大脑关键部位细胞可能出现死亡。


实验到后来,孩子彻底崩溃了。


最后,母亲恢复了好的情绪,孩子才从绝望哭泣的状态好转过来。


1、实验之初,母亲积极回应孩子,孩子很开心。

2、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面无表情,切断和孩子的情感连接。

3、孩子尽一切努力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4、最后孩子崩溃大哭。

埃德·特洛尼克教授说:“婴儿和所有人类一样,天生需要与他人互动,当我在八十年代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都不知道与他人连接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也不知道当婴儿不能与他人连接的时候,消极影响又有多大。”

 

母亲的“扑克脸”其实就是一种拒绝和孩子互动,不再和孩子有情感连接的表现。


切断和孩子情感连接几分钟的实验对孩子的影响都这么明显,那如果和孩子长时间的分离,对孩子的创伤则更为巨大。

 

-05-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恒河猴实验,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实验者哈罗将8只小恒河猴和猴妈妈隔离开。


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给两只人工母猴抚养。


一只母猴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


另一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


这只铁丝母猴也安装了奶瓶,且也能提供热量。

 

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

 

刚开始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人工母猴都有接触。


但是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毛茸茸的木制母猴待在一起。


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绒毛母猴这里。

 

这些幼猴大多数时候都在绒毛母猴周围玩耍,困了还会在它怀里睡觉。


当一只发条玩具熊在旁边“咚咚”地打鼓时,害怕的小猴会选择紧紧抱住绒毛母猴以寻求安慰和保护,而不是铁丝母猴。


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更加强烈。


无论是哪一只母猴喂养的幼猴,其反应没有差异:


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毛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

 

还有一次,哈罗把幼猴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了,里面放了积木等一些新玩具。


如果有绒毛母猴在场,小猴子们会把“她”当作安全的来源,会喜欢出去探索和摆弄各种玩具,然后时不时回到母猴的怀里,接着又继续出去玩。


然而,如果只有铁丝母猴在场,它们就会对陌生环境充满了恐惧,它们哭叫,缩成一团,焦虑不安,根本不会去玩玩具,探索外面的世界。

 

除此之外,哈罗还发现,铁丝母猴喂养的小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


这说明,缺少母猴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这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跟猴子一样,人类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


接触柔软的物质会带来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爱的最重要的元素。

 

人是需要爱的,需要情感依恋的,被人爱跟吃饱饭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


这个实验让我看到爱是有物质属性,它是柔软的、温暖的。


同时,也让我看到爱的作用,不仅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还可以给人安全感和支撑感,让一个人能够更安心更自由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它还让我看到,爱就是在一起,就是父母与孩子每天不停地接触与互动。


 

很感谢我的父母从小一直将我带在身边。


我家在农村,家里虽然穷,父母干农活也很忙,但是他们一直带着我。


我记得小时候,常常跟着妈妈去菜地。


我还记得自己坐在爸爸的箩筐里,他用扁担挑着我去红薯地。


父母干活,我就在树荫下玩花玩草玩虫子。


他们的照顾与陪伴给予我安全感,也让我爱上了自然。


很希望我们的社会和企业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有利于父母参与育儿的大环境,


比如给爸爸育儿假,比如企业有让父母放心的早托班,再比如可以带孩子上班等。

 

如果父母真爱孩子,不能仅仅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应该多花时间照顾孩子,多抱抱孩子,与孩子亲密互动,满足其情感需要。


尤其是在孩子的生命早期,给予亲密的陪伴,建立情感链接。


这对于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可能会说,“为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你还要我花时间陪孩子。”


还有人会说,“搬起砖我抱不了你,放下砖我养不起你。”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说父母一天24小时都要陪伴孩子,也不是说父母在养育的路上要单打独斗,不让老人帮忙带孩子。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好,还是现实需要也罢,在中国老人帮子女照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我自己的公婆也在帮忙我们小夫妻照看孩子。


写这篇文章是想提醒年轻的父母,“隔代帮忙”不是“隔代育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即便有老人帮忙,自己工作很忙,一定要尽量多多参与育儿。


千万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要让孩子与父母有太多的分离,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


最重要的是心态上重视孩子生命早期与你的情感联结。


哪怕忙到每天只能陪孩子读十几分钟的绘本,也比当甩手掌柜对孩子、对你自己都更好。


也想提醒那些自己带孩子的父母要重视孩子情感上的需要,积极回应和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

 

我们老家有句话: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亲自拉扯才会亲。


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不是靠血缘自然就变得亲密的。


父母如果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参与不足,彼此间的情感关系就不够亲密,错过了这段亲子关系建立和培养的关键期,以后想再建立起亲密的情感链接就非常困难了,甚至一生都无法弥补。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你现在不爱孩子,不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等他长大了,他不爱你,不满足你的情感需要时,你也只能受着,因为这是你自己当年偷的懒,犯的错,现在正在被惩罚。


作者简介:meiya,畅销书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四年,个人咨询与团体带领时间超过1500+小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改变,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等多部作品。个人公众号: meiya(ID:OneStepUp)
责任编辑:Spencer  杨小肥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