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没有,身体的反应却很诚实

译/冷门的少年

今日之美国,社会平等理念已经得到广泛提倡,尽管如此,一项最近的研究显示,人们除了会对与自己同属一个种族或宗教信仰的人群好感度更高以外,还会对与自己不同种族、信仰、年龄的群体含有潜在的、等级性的偏见。这项研究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

“属于低社会地位群体的人们承认自己所在群体的实力不足,但同时人们又会希望自己所在的群体比其它群体更加高级,哪怕当下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还很低。”主要研究者、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Jordan R. Axt解释道,“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这两种思维(承认自己群体的不足、期望自己群体比别的更好)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外显和内隐态度的。”

Axt和他的同事们对填写了“简单内隐联想测验(BIAT)”(一项调查人们对种族、信仰、年龄的态度的测试)在线问卷的数十万美国被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第一个任务中,被试观看一张来自特定种族群体的个体的脸(比如白人的脸,黑人的脸,黄种人的脸之类),并被要求将特定的褒义或者贬义的词汇(比如“可爱的、愉快的、了不起的、美妙的”和“仇恨的、不愉快的、糟糕的、坏透的”与特定种族的脸联系起来。

该任务的原理是,当遇到与平时记忆里一致的影像和概念时,人们对于这种一致的影像和概念联系的反应也更快,哪怕表面上并不承认有这种联系。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美国人John对于中国人有正面的印象,那么当他在任务中看到“黄种人的脸”和褒义词(比如“友善的”)搭配时,就能够更快作出反应。相反,John对于黑人有负面印象,那么当他看到“黑人的脸”和褒义词(比如“和平的”)搭配时,因为眼前看到的就会跟脑子里平常的印象不符,所以反应更慢。因此,BIAT(内隐联想测验)可以用来揭示人们潜在的歧视,好比说John嘴上不承认自己歧视黑人,实际上潜意识里却讨厌得很。

Axt等发现,人们对自己所在种族的个体的偏爱最高(比如白人被试喜欢白人的脸,黑人被试喜欢黑人的脸,黄种人被试喜欢黄种人的脸),此外,人们对于其它种族都有一定的内隐种族偏见,从正面印象到负面印象的顺序为:白人>亚裔>黑人>西班牙裔。

同样地,人们对与自己相同信仰的个体也最偏爱。研究发现,除了自己的信仰以外,人们对于其它信仰群体的内隐宗教偏见,从正面印象到负面印象的顺序为:基督徒>犹太教徒>印度教徒或佛教徒>穆斯林。

不过,在按照年龄划分的群体上,人们并没有对自己所在年龄段的群体更偏爱。但人们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仍然具有内隐年龄偏见,从正面印象到负面印象的顺序为:儿童>年轻人>中年人>老人。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虽然被试们都展现出了内隐偏见,但是在外显测试的结果中(比如直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询问被试对某一群体的态度),却看不出来。

“我们的外显的、有意识的态度源自个人的信念,然而内隐的、无意识的态度则源自个人的身份认同、文化信念或价值观,”Axt总结道,“尽管表面上我们可能不赞同这类文化信念(比如黑人都很暴力,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但是在潜意识里,我们仍然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

长久以来,对于人们是否更偏爱他们自己所在的群体、以及那些处于低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员是否真的对高社会地位群体心服口服,学界一直存在争论。Axt等表示,他们的研究为这一争论提供了新的证据,即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乌鸦更喜欢乌鸦、弱者臣服强者)。

原文:Research Reveals Pervasive Implicit Hierarchies for Race, Religion, and Age

作者:Patricia  K.  Kuhl

来源:psychologicalscience.org

【本文由壹心理用户冷门的少年翻译,经由壹心理编辑。非商业转载须保留译者、壹心理与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壹心理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