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情绪没有好坏!

文:疯帽子 | 壹心理专栏作家

原题《伤心也是好情绪》

最近上映过的皮克斯细心之作《头脑特工队》虽然是一部动画片,却是颇含深意。电影题材不仅来自于生活细节,把主人公的那点小情绪刻画成五个鲜明的小人物。更是用一种心理学的解析方式和小朋友讲述了情绪的故事。很值得孩子及家长一同观看学习。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尝不是时时刻刻在上演着一堆情绪小人的各种戏码。

电影中有开心,生气,伤心等等角色。显而易见的开心是好角色,生气是坏角色。可是,确实是这样么?

你一定会觉得疯帽子晕乎了吧。这是需要问的问题么?高兴,开心是好的情绪,而生气,忧郁是不好的情绪。比如高兴,传播正能量是我们生活中多么不可或缺的好事呢。而生气发脾气,影响周围的人,带来强大负能量也自然是不好的。这有什么不对的么?

可是,心理学家表示,情绪没有好坏,情绪都是好的!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和情绪引发的行为是两回事。

我们通常说的生气发脾气不好其实并不是情绪本身。发脾气是情绪引起的行为。可以通俗的说,生气是好的,而发脾气是不好的。(虽然事实上也并不就是好与不好那么简单。但这样似乎大家更容易理解。)

那么到底什么是情绪?情绪是指一系列的感觉,它们影响着我们生理,心理,进而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情绪和我们的生理激起,表达行为和认知经历都息息相关。情绪可以是我们的心跳,呼吸,或者荷尔蒙变化引起的,也可以是认知评价事实和我们目标差异带来的结果。

二、为什么会有情绪?

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必然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甚至是带来破坏力。相反的,情绪的存在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

首先,情绪导向我们的行动,让我们的行动向某个目标而努力。比如说,当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一辆汽车向你的方向冲过来。你就会感受到危险,同时心跳加速,感到紧张和焦虑,这种情绪就指导你快速逃离危险。

其次,情绪使我们与人沟通。情绪能引导我们与人进行语言上的和非语言上的沟通。比如说,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的语调会更坚定,更直立,并且会更直视对方的眼镜。同理,我们也能通过情绪的表达了解别人的感受。

因此,我们可以把情绪分成让人愉悦的(比如,爱,兴奋,开心)和让人不愉悦的(比如,焦虑,伤心,生气)。但不能说一些情绪是不好的情绪。

三、那么,关于情绪,我们还有一些什么误解?


1.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一个对的情绪去应对。

情绪没有对错。每个人对各种情况的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看世界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人在遇到一样的情况时往往会对应着不同的情绪,即便情绪相同,程度也会有很大差异。想要追求一条万用情绪是不可能地。

2.当我表现出不高兴的时候,会显得我很弱。

情绪不等同于弱。每个人都会有负性的情绪。表达负性的情绪仅仅说明,现在有事情让我觉得很困扰。

3.如果我不做什么的话,所有的负性情绪都会越来越强烈。

情绪并不会一直增加强度。而是像抛物线一样,到达顶峰以后,继而下降。

4.负性情绪是坏的,带有破坏性的。

情绪并没有好坏,也不会带有破坏性。有好坏和带有破坏性的是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结果。比如,情绪带来的酗酒,买买买,等等。

5.所有的情绪都是没理由自发产生的。

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对一个事件的期待带来的结果。但是对于情绪的原因在心理学界也是有一些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的。

6.任何痛苦的情绪,我都无法承受。

对于不愉悦的情绪的承受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如果我们不学习怎样承受不愉悦的情绪,那么可能会产生一些带有破坏性的行为,比如,滥用药物,自残,性虐待等等。这些行为不但会造成很大的问题,还会反过来造成更加让人痛苦的情绪。

7.有一些情绪是完全没有用的。

所有的情绪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它们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的喜好,帮助我们和别人沟通,也帮助我们进行行动。(可见本文为什么有情绪那段)

8.如果有人不能认同我的情绪,那一定是我错了。

情绪没有对错,而且每个人对一个事件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没有人能对情绪进行评判。如果你的感觉是这样的,那么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9.旁观者清,其他人才能更看清我们的情绪。

周围的人只能看到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表现。但他们并不能看到你的感受。所以,只有自己是真正能了解自己的情绪。

10.所有让人感到痛苦的情绪都应该被忽视。

让人感到痛苦的情绪有其重要。因为这样的情绪一定会留下非常明显的伤痕,并且这样的伤痕是需要被愈合的。如果我们忽视它的话,这种痛苦的情绪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长久的,挥之不去的伤害。

疯帽子后知后觉的发现,头脑特工队已经下片了呢。不过对于情绪这个话题,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聊。如果大家感兴趣,我还可以对情绪做进一步的讨论哦。


作者疯帽子,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双硕士。观察人类是兴趣,分享科学是态度。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请私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疯帽子的下午茶(MadHatter_TeaParty)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