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冷暴力,真的可以杀人



01

看完电影《无问西东》,记住了王敏佳的美,记住了梅校长口中的真实,记住了沈光耀违抗母名,成了一名军人的执着……

 

只是,或许是出于心理咨询师的本能,在心底久久挥之不去的,是影片里,许老师的妻子,刘淑芬纵身跳井的那一刻。

 

是什么逼死了刘淑芬,甚至在决定自杀的那一刻,看起来都那么决绝,还无留恋和犹豫。

 

我的脑海里闪过三个字,冷暴力。

 

刘淑芬所经历的冷暴力,来自于家庭,来自于丈夫许伯常。

 

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许伯常和刘淑芬是一对夫妻,只是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错误。因为两人有婚约,刘淑芬用自己的工资供许读大学。但是许在大学毕业后,当上了中学教师,却不再爱刘淑芬了。刘淑芬拿刀逼着,强迫许伯常和她结了婚。

 

当时的刘淑芬,或许以为,只要如愿嫁给了这个曾经深爱着,愿意出钱供他读书的男人,她就会幸福。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婚后,带给她的是,这个男人无尽的冷漠。丈夫的冷漠,也逼得她性情大变,动不动就对许伯常家暴,或打或骂,整天闹得鸡飞狗跳。

 

在旁人眼里,许始终是受害者。他忍受着妻子的打骂,从不还口也不还手。以致于他曾经的学生王敏佳看不过去,写信控诉刘淑芬对许老师的态度,说她把四合院变成了“渣滓洞”和“集中营”。

 

而许老师与刘淑芬的真实的关系,也在因这封信激起的一次争吵中,展露无遗。

 

刘淑芬对许说:“外人只看到我打你骂你,却不知道,你是如何打得我。”

 

许老师不服,说:“胡说,我何时打骂过你。”

 

而刘忍着眼泪,忍着痛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你不是用手打的我,你是用你的态度。结婚以后,我们所有东西都分得清清楚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把你的杯子摔了,你宁愿用饭碗喝水,也不愿意用我的杯子。”

 

当她近乎绝望地问许老师:“现在,我把你的碗也摔了,你愿意用我的杯子喝水吗?”

 

许老师依然冷漠地摇头。

 

最后,刘淑芬在这彻底的绝望中,最终喊出:“你让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人”。

 

因为对许老师的心如死灰,她把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了那个写信的学生,王敏佳身上,以致王敏佳被带上了“坏分子”的标签,当众批斗,这个时候,刘淑芬第一次趾高气扬,甚至带着众人动手打了王敏佳。

 

群众的暴力,一旦开始,便很难控制。最终,王敏佳被险些打死。那些打她的人,纷纷褪去。只有刘淑芬惊恐地上前,去看王敏佳“是死是活”,当她发现王已经没有气息后,满脸惊恐。

 

在回家的路上,她带着极度的绝望和惊恐,纵身跳出井中,将生命终结。

 

而被她们批斗、暴打的王敏佳,最终,侥幸活了下去,却因为深度毁容,只能蒙着脸,继续艰难生活。

 

这个故事,是两个女人和一个家庭的悲剧。

02

生活中,对于刘淑芬所经历的冷暴力,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或许,它不至于导致死亡的悲剧,但是,冷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却是我们所不可忽视的。法国精神分析专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她的作品《冷暴力》中,把冷暴力定义为“精神虐待”。

 

心理学家刘吉吉博士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的调查,发现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有过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智联招聘也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职场冷暴力调查,发现近七成(67%)被调查的白领都表示自己曾经遭遇过职场冷暴力,遭遇职场冷暴力后,只有16.9%的人表示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38.1%的受害者表示自己会整日郁闷,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20.9%的职场人则以冷制冷,将近2成受害者则选择了黯然离职。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目睹、或者亲自参与了冷暴力。

 

冷暴力是怎样发生的?

 

通常来讲,冷暴力的双方,一定有一方对这段关系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就像刘淑芬和徐老师的婚姻中,许老师虽然看似弱势,经常被打骂,但是,他又太清楚,刘淑芬对他的爱,所以,因为“被爱而有恃无恐”,他用一种无言的方式,去表达愤怒与不满,用冷暴力的方式去折磨对方。

 

而刘淑芬,原本就已经在这段关系中处于劣势,却因为这种伤害产生于无形之中,没有人可以理解她的痛苦,就像大家所看到的,所有人都在指责她的暴戾,却不知道她的苦。

 

可是,她原本是美好的。是那个穿着艳丽的裙子,在某个午后,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拉着手风琴,眼里溢满爱恋与幸福的姑娘。可是,因为许的不爱,因为许常年所施加的冷暴力,她内心的苦,转化成了行动上的暴力。

 

却同时,还要因为被逼出来的“暴力”所承担别人的指责,所以,他的苦是双份的,一份来自丈夫的冷暴力,有口难辨,一份,来自舆论的不理解和中伤。

 

只是,她也许不知道的是,她在无意间中了丈夫的圈套,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全世界:你,刘淑芬,是个糟糕的人!

 

所以,当刘淑芬的愤怒转化在王敏佳的身上,当周围人都认同了她,认为“王敏佳勾引别人老公,是坏分子”的时候,她显得很高兴,甚至有些得意洋洋,因为,这大概是第一次,有人理解她,愿意站到她的阵营里,去看到她受的伤。

 

可是,她终归是善良的,所以,当她发现自己的暴力杀死了王敏佳,恐惧与绝望,最终让她走向了死亡。


03

为了少一些刘淑芬式的悲剧,为了让或许,正在深陷冷暴力的泥沼中,不知如何摆脱的你,求得一些自我解救的方法,我想把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提到的应对方式,分享给你。

 

她在书中,对于家庭中冷暴力的应对,提出了调整应对方式、行动和心理对抗三步。

 

第一步,调整应对方式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是自我觉知和承认,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伤害,承认那个与你日日共处的人,其实是危险的。

 

然后,尽量做到:两个“不”。

 

第一,不解释。

因为施虐者在实施虐待行为时,常常为打击受虐者,说出一些带有恶意的谎言,而受虐者会忍不住去解释。但是,这样做只会让受虐者陷得更深。只要有一点说不清楚或者说得不对,即使是出于好意,都可能被施虐者拿来,对受虐者不利。所以,这个时候,反而沉默是金。

 

第二,不接触。

对于长期在家庭中经历精神虐待的受虐者来说,想要做出改变,不接触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一定要接触,最好有第三人在场。如果施虐者通过电话继续对受虐者保持控制,受虐者可以换号码。总之,要尽量切断二者的关系往来,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二步,行动。

受虐者要开始尝试行动,来打破之前遭受的恶性循环,把危机摊在众人面前。这样做有时候受虐者看起来会像施虐者,但必须这么做,因为这几乎是受虐者促成改变的唯一方式。当受虐者引发的危机足够大,能够引起足够的关注时,他可以给自己一个掏出魔掌的机会,给自己一个新生活。

 

最后,心理对抗。

为了从心理上对抗施虐行为,有效地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只要有一个人表达信任,都会让受虐者重新获得信心。这种支持,并不一定来自于父母和亲人,而是所有能从心理层面,给到受虐者力量的人。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看似与受虐者很亲密的人,有的过于软弱,抵挡不了施虐者的掌控,有的又对受虐者所遭受的虐待表示半信半疑,或者不理解,这些人都不适合给到受虐者精神上的支持,受虐者在寻找支持与陪伴时,要特别注意区分。

 

最后,如果以上方式都不奏效,记得寻找有效地心理咨询以及法律援助。

 

愿冷暴力离我们的生活,远一点,再远一点。

作者介绍:若杉,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新书《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已上市。个人公众号:若杉生活(Rosan_lif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