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少女你凭什么那么阳光?

翻译:Echo_11 作者:Marilyn Price-Mitchell 丨 壹心理翻译专栏

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在美国约有540万孩子患有多动症,近百万的孩子因患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还不明确。

美国一位妈妈Marilyn Price-Mitchell写下了这篇文章,她的女儿患有学习障碍,临着很多的阻碍和困难,她总结出了五条切身经验,讲述佚名学习障碍者的荆棘之路。

对于我们这些父母来说,孩子患上了多动症或者其它的心理健康疾病,这些数字就不仅仅只代表着我们对国家教育和医疗体制的质疑,希望他们能有所作为,更是深深影响到我们的家庭生活,关乎到孩子的终身幸福。

除了在教育评估、日常辅导、家庭作业等方面做好后勤之外,最严峻的挑战在于家长、老师、心理顾问等所有的成人要有责任意识,要帮助孩子们克服重重困难,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就像许许多多其他的孩子一样,我的女儿也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她面临着很多的阻碍和困难,比如让自己学着跟上正常人最低的阅读速度,而这对今天已经29岁的她来说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但是大家的认可和鼓励,让年轻人拥有了惊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同。最近,女儿将亲身经历总结成了五条想法,讲述了作为一名学习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她是如何从中学到法律大学一路披荆斩棘,获得成功。她将这些想法整理在一篇文章之中,并允许我在这儿将其呈现给大家。

毋庸置疑,我感到很骄傲,因为女儿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她的梦想。但更重要的是,她总结的这些关键步骤,不仅帮她学会了理解和包容自己,也为很多青少年正向成长研究提供了帮助。孩子们如果想要获得自信,就必须要学会克服困难和阻碍。

自我障碍认知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多动症孩子则更需要对他们的学业和情感有一个恰当的认知。中学之前的教育测试,会帮助孩子们认清自己,明白他们的疾病障碍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他们很清楚想要健康茁壮成长,就必须要依靠老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同学们和父母的帮助。

向他人寻求帮助

和别人不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给自己一个拥抱吧!这一点我觉得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的朋友们被告知,不要让老师知道他们有学习障碍。结果,他们感觉到很难过,也很受挫。要不是他们接受了检查,和别人讲了他们患有多动症,并申请了特殊宿舍,他们最终根本无法进入他们梦想的大学,修得学位。

孩子们越早学会正确处理他们的心理障碍,理解并接受自己,情况就会越好一些。接受患有心理障碍的自己,让我们更有信心和老师、管理员,可依赖的朋友聊天谈心,告诉他们我们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永远不要将多动障碍当作借口

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对老师说:“我写的比较慢,所以这篇论文我需要晚一点再交。”但如果这发生在学校早期还可以理解,若在大学或者真实社会里,它是行不通的。所以为什么要对此习以为常呢?必须要想方设法去弥补不足,而不是将心理障碍当作借口。要弄清楚怎么样才能工作事半功倍,而不是耗时耗力。大多数心理障碍患儿都需要养成高效的工作习惯。所以不要羞涩,向别人求助吧!

采取补偿策略

有时,我们必须要长时间工作,但是这样也会透支我们的体力。在学习方面,有很多的补偿策略,相关的书籍也很多,但关键在于找出对自己管用的策略,并将这些策略进行调整之后为已所用。

例如,我阅读很慢,完不成阅读任务时就会觉得很挫败。但是我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对高层次的概念也有很强的理解能力。我的策略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调查研究主题之后再将必须的阅读量压缩到最低。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学习策略,既让我在学业上游刃有余,也让我有了更多的社交时间和私人时间。

不再将时间耗费在学业重负上面,而是用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是很必要的。这也让学生们可以一心一意追寻更高的梦想,而让孩子们意识到这些可能需要四到八年的中学教育。

坚信梦想终会成真

对我们来说设定目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现目标的决心。我鼓励学习障碍儿童向大人寻求帮助,但一定要是那种能给他们传递正能量,并能在他们自我质疑时认真倾听的大人。有了正确的帮助和策略并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心想事成。

学习障碍(又称注意力集中缺陷多动症)孩子生活过得很不容易。离开学校后,这种艰难也并没有结束。每一次的改变,孩子都要面临崭新的挑战并及时调整策略。我一直记得一百多年前著名教育学家布克·华盛顿说过这样的话,“我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取决于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地位,而取决于他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能够跨越多少的困难”。挑战让生活更精彩,也让我们变成了想要的模样。所以,让我们拥抱挑战吧!

如果你也想成为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父母成长领域的作者,欢迎勾搭Valar哦!QQ:191543769

本文由壹心理翻译专栏作者Echo_11所著,版权归壹心理及作者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susan.liao@xinli001.com。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