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理:怎样解释自己的行为Ⅰ

心理导读:假定你自己处于一个圈子里,别人就在那个圈子外。你将如何解释圈里圈外的事情?你为什么没有成功?别人为什么对你不友好?在解释这些问题时,你的出发点一样吗?要正确地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我们就需要不时转换角度,在必要的时候走例圈外,或者是回到圈里。 —— www.xinli001.com

 

我们犯了哪些错误:基本归因错误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并不是客观的。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的影响,高估个人性格和态度的影响;而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则更多地归因于情景的影响。

微心理1:你如何解释你周围的事件

你是怎么解释你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事情的呢?比如:

一个和自己同学打架的孩子是真的脾气暴躁,还是实在忍无可忍,因为别人的嘲笑实在太无理?

一名学生成绩不好是由于他本身不想学习、努力不足,还是由于身体不好或是家庭氛围、周边环境不好?

父母今天不开心是因为他们太累了、工作有很多烦恼,还是我们自己惹他们不高兴了呢?

所有这些事情,我们都需要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海德认为,人们通常试图将某个人的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或者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的行为动机以及努力程度等,归于此类原因通常被称为性格归因;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人们所处的环境、他人的影响等,归于此类原因通常被称为情景归因。我们通常不是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性格就是归因于外在情景。当然,内因和外因的界限通常是很模糊的,外部的环境因素通常会影响个体内心,导致内部因素变化。

微心理2:情境的微小差异会使我们的反应完全不同

当我们遭受一些消极事件或是预期之外的事件时,我们特别容易不断地分析和解释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两位女士都和自己的丈夫约好在公司门口见面然后一起去家具店,碰巧下班高峰期路上拥挤,两位丈夫都迟到了很久。此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情形:女士甲和丈夫的婚姻关系很好,生活很愉快,因而她在自己心中对丈夫的迟到作出了客观的解释他迟到是因为交通堵塞;而女士乙最近正好和丈夫有些误会,相处得不太愉快,因而她在自己心中作出的解释让他们的误会进一步加深 “他迟到是因为他不在乎我,不在乎这个家”。

可见,女士对于事件的解释与他们之间的婚姻满意度相关。也就是说,个人对某事件作出解释时,会受到自己的心情、外部情景等因素的影响。即使细微的、看似无关的事件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导致变化。丈夫的迟到使女士回忆起了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就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微心理3:他人的行为不一定反映其内心意图

心理学家琼斯和哈里斯在一个研究中让杜克大学的学生阅读评论家支持或攻击某国领导人的演讲稿。当告诉学生该演讲的立场是评论家自己选择的时候,学生们没有任何异议那就是他的立场。然而,当告诉学生们该评论家只是被指派来做这个演讲,其立场也是指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评论家本人具有一定的该演讲的立场倾向。他们倾向于认为:“他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有这方面的信念,即使他以及立场都是被指派的。”

研究指出,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通常会低估环境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或是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倾向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简言之,我们通常认为别人的行为就是其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映。心理学家指出,即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但仍然难以逃脱这种归因错误。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阿谀奉承者在皇帝面前大多是受宠的反复的拍马屁让皇帝相信,阿谀奉承者真的是对自己忠诚。

微心理4:我们总是偏爱自己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美化自己,同样,对于自己和他人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因,我们的解释也完全不同。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下班时碰到一个朋友,朋友心情不太好,向你诉苦,认为自己今天诸事不利,对你说:“事情全部都变得很糟,这让我很生气。”你虽然在附和着,心里却不认为朋友说的全对,你在想:“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所以总容易生气,让别人觉得不太友好。”当然,若是你自己遇到了和朋友一样的事情,你也会倾向于认为“事情全部都变得很糟糕”,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实际生活中,某个人也常常会主动提起一个自己熟悉的话题并控制谈话内容,这往往使别人过高地估计他们的学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在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通常会忽略情境影响,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在解释自己行为时,我们又过多地将原因归结为情境因素。

微心理5:其实大家都和你一样

你是否还记得“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孩子说了实话?现实生活中你是不是和那些人一样,以为其他人都看见了而只有自己没有看见“皇帝的新装”?

一位女士第一次去参加一个大型的聚会,内心非常紧张,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看见大家都谈笑风生,女士不禁诧异:“为什么别人都那么愉快,而我却觉得如此紧张?”

一个男孩子看上了一位女孩,两人聊得也很开心,但因为害怕拒绝,男孩决定先不表白,先看看女孩的意思。哪知女孩也不表露是否喜欢他,最后两人不了了之。

这些都是人众无知的例子。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想法和其他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很紧张的或者是唯一一个看不见衣服的人。因为惧怕自己成为唯一的“傻子”,所以所有人都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并错误地认为其他人和自己不一样,这种现象就被心理学家称为人众无知。这种现象可以告诉我们,恋爱中的人们不妨勇敢一些,也许在你犹豫时,对方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

微心理6: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囚徒博弈

我们从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军备竞赛来分析,如果两个国家都增加军备,那么支出将会增加,而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如果一个国家增加军备而另外一个不增加军备,那么增加军备的国家会大大占优势。如果两个国家都遵守协议削减军备,则双方都能节省开支,且没有安全威胁,这实际上是双方的最优选择。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双方都会选择增加军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可以用人众无知的现象来解释。我们在猜测他人想法时,总是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对于美国领导人,他在作出选择时,会更多地考虑如何才能不受苏联的威胁。但在猜想苏联的决定时,他就会以恶意揣测苏联方面,认为他们一定会选择威胁自己。也就是说,人们自己想的是自保,但认为别人想的不一样,认为别人一定会威胁自己。结果,双方都会选择增加军备,这也和经济学分析的结果是一样的。

这个囚徒博弈的分析告诉我们,不要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样只会带来更多损失。

微心理7:别人并没有洞悉到你的小失误

我周末的时候大都选择出去走走,有时就会去一位大学同学那里坐坐,每次去,我的那位同学都会对我抱怨自己的男朋友不好。她说自己都生气了,表现得很明显,男朋友就是看不出来;自己虽然没明说,但已经很强烈地表现出想要一束玫瑰花,可男朋友就是没有察觉到,只给她买了很多水果我只得告诉他,男朋友不是不喜欢她,如果不直接告诉对方,他真的感觉不到。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高估自己传递自身感情和意见的能力。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言行举止中的小细节小线索,就认为别人也一定能意识到,并认为别人会从中推断我们的态度。而实际上,人们并不是那么擅长洞察别人行为中的小细节和小线索。这就是“被洞悉错觉”,别人觉得我们很正常,而我们以为自己被洞悉了。

“被洞悉错觉”会让我们过度紧张,所以,女孩子们下次出门时就不要那么过分注意袜子的颜色了,那只是“被洞悉错觉”。

微心理8:你是怎样从不喝酒到喝酒的

有心理学教授研究过一份关于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喝酒的调查问卷。

问卷要求学生们回答自己和别人对喝酒的态度,问题分别是:“你对校园中喝酒的风气有多适应?”、“你觉得其他人对于喝酒的风气有多适应?”打分标准是:1是最不适应,10是最适应。结果显示,大家对自己的适应性评价的平均分是5、3,而估计别人的适应性是7、0,可见,大家都高估了别人对于喝酒的容忍度。

这当然是一种人众无知现象,也是一种归因错误。但是这种现象让大家都觉得,如果自己不喜欢喝酒,就会被当成异类。所以大家都隐藏自己的真实意愿,而努力表现出喜欢喝酒的样子。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对于喝酒的适应性就上升了。这个过程被称为内在化人们慢慢调整自己的态度,慢慢将群体的标准内在化,接受群体的标准,无意识地迎合群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适应”了喝酒?

 

寻找错误的根源:聚焦观点偏见和自我觉知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情境体验的不完全,以及自我意识和文化差异的影响,我们往往会犯归因错误。然而,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总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

微心理9: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为什么我们总是偏爱自己,倾向于用情境因素解释自己的行为,而常常忽略情境因素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分别作为行动者和观察者时,观察事情的角度不一样。

心理学家斯托姆斯做过一项研究。

首先,研究人员将被试分为行为组和观察组。随后,研究人员要求行为组被试以两人一组的方式进行谈话,而观察组的被试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在旁边观察。

一段时间后,通过询问,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行为者都认为情景特点比较重要,而大多数观察者却认为个性品质比较重要。

之后,研究人员又让部分行为者和部分观察者观看谈话录像。使行为者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谈话行为,观察者可以以“当局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环境。结果,更多的行为者对谈话问题进行了内部归因,观察者则重新评估了行为者在谈话中的个人因素。

可见,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所做出的解释也会不同,要想降低归因偏差,我们就需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充分考虑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及原因。

微心理10:我们不可能看见所有情境

我有过多次这种经历,新认识一位朋友,若是他滔滔不绝地跟我说话,我一般会说:“你看起来很外向啊,也很幽默。”这时对方大多会这么说:“你错了,其实我很内向的,只不过是因为和你熟悉了,在其他情况下我很少说这么多话的。”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际已经犯了归因错误。心理学家也指出,对于一个我们很熟悉并且在多种环境下相处过的人,在对其所做事情进行归因时,我们会更关注他所处的环境;然而当我们描述陌生人时,则会更多地认为他们的本性使然。

比如让你描述你的某位老师是一个健谈的人还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你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健谈的人。然而这位老师也许会说:“其实不是这样,它其实取决于环境。实际上当我参加会议或者是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我会觉得很害羞。”

由于我们不能在各个不同的情境下观察别人,所以,我们就容易犯归因错误。

微心理11:焦点在哪里,原因就在哪里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看见了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往往导致我们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作出错误的解释。新西兰在国内颁布了一项看似不太相关的政策,即要求审判的录像都从侧面拍摄,同时对审讯员和嫌疑犯给予同样多的关注。其实这项政策源于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

试验中,被试被要求观看审讯过程中嫌疑犯认罪的录像,这些录像有些聚焦在嫌疑犯身上,有些聚焦在审讯员身上。实验结果显示,如果被试从聚焦在嫌疑犯身上的摄像机的角度看认罪过程,他们会认为嫌疑犯是主动认罪的;如果从聚焦在审讯员的角度看,他们就会认为嫌疑犯是被迫认罪的,尽管审讯员并未作出不公正的审判。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聚焦观点偏见,如果一个人是突出于周围环境之外的,那么,图形这个人看上去似乎就是所有事情发生的根源。生活中,这种现象会导致我们作出完全错误的判断,所以,我们要放宽视野,全局观察,看到事物背后更多的联系。

微心理12:你只注意你选择的东西

一位60多岁的妇女到医院看病。给她看病的医生在最近的三个星期里确诊了几十位病人,他们都患了“亚临床型肺炎”,都有“呼吸有些困难”这一症状。于是这位医生在听到妇女描述自己呼吸有些困难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将其诊断为“亚临床型肺炎”。这位医生又询问了妇女的一些其他症状,也进行了必要的检查。虽然其他症状及检验结果都不符合肺炎的特征,但医生忽略了这些事实,认为自己的诊断并没有错误。幸运的是,后来有一位医生发现了这一误诊,更改了治疗方案,才避免了铸成大错。

这位医生就是受了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在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下,人们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定范围或者目标上,他们的思维就会自发地屏蔽与目标信息无关的信息,进而作出错误的解释和判断。日常生活中,选择性注意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及时审查自己的判断和行为。

微心理13: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身上

小李是个耐心细致的女孩,在一家单位从事文秘工作。这份工作对她来说很适合,她踏实、细致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但是最近她却变得敏感、紧张,起草的文件也要一遍又遍地检查,总担心犯低级错误、出现问题这样,一份报告往往要检查十几遍,且交上后仍不踏实。原来,每次的报告都是小李一个人负责,虽然她很细心,但也难免有错误。有一次她上交的报告就出现了一处文字错误,弄得大家哈哈大笑。领导并未批评她,但她却陷入了自责中。

故事中的小李就是过分注意自己,所以就将错误全部归因于自己。实际上,单位体制也存在问题,小李的报告应该让别人检查一下。

心理学家指出,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若是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处于一种假定的情形中,那么倾听自己心跳声的那部分学生会更多地将这种想象的结果归因于自我。试验中的“倾听自己心跳声”就是一种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觉知”的方法。

微心理14:我们的观点总是在不断变化

社会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发现,在美国总统选举结束后的第二天,在询问投票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时,大部分投票者都解释说,是因为那个候选人很有个人魅力,并且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一年后,当他们再次询问这些投票者时,大部分人将选举结果归因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比如国家的良好状态和繁荣的经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将结果归因于候选人的人格特质。

事实上,当人们回忆某件事情时,通常会分配给情境更多的权重,也就是说,人们更倾向于用当时的外界环境解释事情的结果。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渐渐忽略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

回忆你小时候迟到的经历,你是不是发现自己迟到是因为妈妈没有及时叫你起床,而忽略了自己在闹钟响了之后关掉闹钟,接着呼呼大睡?你是不是只记得父亲生气地打你,却忘了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挨打?

微心理15:从新闻报道中看出归因偏差

有一年,一个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的名叫卢刚的中国学生开枪打死了他的一位导师和一些在场的人,随后自杀。事情的背景是:他没有得到奖学金,并且与一份和学术相关的职位失之交臂,而被杀的老师正是处理他的申请书的人。就此事件,当时的美国媒体与中国媒体对卢刚的行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的媒体几乎都将凶杀案的原因集中在卢刚的个人特质上,而中国的报道则强调了卢刚生活的环境因素。

我们在报纸上经常可以发现报道制度不同的现象,可以看出,文化也会影响归因错误。大体而言,美国人更喜欢高估内因而弱化外因,中国人却更多强调环境因素。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在发生经济丑闻时,日本人更倾向于认为问题是缺乏组织监控,韩国的企业管理者也倾向于承担群体失败的责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而不是归咎于手下的员工。

同样的道理,成长环境、语言习惯等也会影响归因错误。

微心理16:自利性偏差让你推脱责任

有一家的婆媳两人总是出现各种矛盾,这天,两人又吵了起来。原来是媳妇晚上回家的时候风很大,她不得不用力拽门将门关上。婆婆被很响的关门声吵醒,再也睡不着,于是对媳妇满腹抱怨,认为媳妇笨手笨脚,哪件事都做不好。并且感慨,自己的女儿就不会这样,她会特别照顾老人。

自利性偏差可以解释婆婆对媳妇的埋怨。自利性偏差使人们将他们的成功归于自己,而否认或推脱自己失误的责任。比如,人们通常会这样解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我获奖是因为我有能力”,“我败下阵来是因为裁判不公平”。这在生活中很常见,老师也通常会把学生的成功而不是失败归因于自己。

但是,这种自利性偏差会影响我们以后的行为。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外部原因造成的,比如制度不公平,你下一次就不会那么努力;而如果你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那么你下一次就会继续努力。可见,对于自己的行为解释,我们更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自利性偏差。

文/孙科炎、李国旗    (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学人都在这里

心理FM:美发出的声音极轻极轻

打卡学习:拔牙会影响记忆吗?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微心理:怎样解释自己的行为Ⅱ

心理导读:假如你在一个圈子里,别人就在圈子外。你如何解释圈里圈外的事情?要正确地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我们就需要不时转换角度,在必要的时候走例圈外,或者是回到圈里。 —— www.xinli001.com

 

点这里复习: 「微心理:怎样解释自己的行为Ⅰ」

挣脱固定你的那个锚:先入为主和信念固着

其实,我们都是“老顽固”:相信了,就不愿意改变;错了,就努力屏蔽那些与自己信念相违背的信息。

微心理17:无意识中,你就受了先入为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库勒乔夫效应”,说的是电影制片人可以通过操纵背景来控制人们对情绪的直觉。心理学家罗斯巴特和比勒尔的实验同样证明了先入为主的重要性。

他们让俄勒冈大学的学生评价一幅画上男人的面部表情,画中没有任何背景,男人呈现的是一副淡漠、中性的表情。第一组学生被告知画上的人是盖世太保的领导人,二战时在集中营难民身上实施的野蛮的生化试验就是他指挥的;第二组学生被告知,画上的人是反纳粹组织地下运动的领导人,勇敢地拯救过数以千计的犹太人。结果,第一组学生将其表情解释为“冷酷无情”,而第二组学生则认为“他的表情里充满了热情与慈善”。

对于一个混合型信息,观点对立的双方通常会根据自己的信念、价值去吸收支持自己观点的部分,并据此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模糊的信息通常会引起冲突,比如吵架的夫妇总认为劝架的人在偏袒另一方。

微心理18:信念忠诚也是错误

2007年,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奥队在南非八国赛中排名垫底。原来,杜伊执掌国奥队以后,提出了“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作战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制定了一整套战略战术,防守却逐渐被边缘化。杜伊对“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一理念太过“忠诚”,进而自动回避了其他信息,比如,非洲足球的传统就是进攻。他犯的是“信念忠诚”的错误。

信念忠诚是指人们一旦形成某一信念和判断以后,就会表现出对它的忠诚和信任,从而不再关注其他相关的信息。比如,一旦一个公司认为某个投资项目比其他项目利润丰厚,该信念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左右该公司的决策和判断,从而暂时屏蔽其他有关该投资项目利润发展变化方面的信息。

信念忠诚会使决策者和判断者处于信息弱势状态,出现所谓的“驻存现象”,其实质是新的信息的传递受到信念忠诚的阻碍和隔绝。

微心理19:灵验的性格测试之谜

以下这段话是对你进行的一个性格描述: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它们可以成为你的优势;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但其实你内心焦虑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有很多理想,但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你是不是觉得这段话描述得很准确?其实这只是利用你心理的一个小把戏,我们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正如“大忽悠”巴纳姆所说,他忽悠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每个人身上的一点东西”,他之所以很受欢迎也是因为他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人们常常认为笼统性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非常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它是占星术、解梦、预言、占卜等迷信形成的方式。

微心理20:评论别人也就是在评论自己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一天,两人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猜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佛印笑笑,并未多说什么。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说:“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见心见性,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那哥哥你心中有什么?”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故事说的是我们对其他事情的解释也会左右他人对我们的知觉。当我们说某人好话或者坏话时,人们会试图将那些特质与我们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将一个人描述为敏感的、迷人的、富有同情心的,我们自己也会被听众认为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称某个人为傻子或者怪人,那么人们可能就会认为你也一样。事实上,我们都是透过自己的信息、态度和价值去看待客观事实的。

微心理21:编排拦马栅栏时的“路径依赖”

春秋时的一天,齐桓公在询问马夫马棚里的事哪一件最难时,与管仲有过一段对话。

当时管仲说,他认为编排用于拦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齐桓公便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因为在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杂。开始的选料极其重要,它会影响到编排的栅栏是否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料选好了,以后木料用起来也顺手。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笔直的木料就用不上了。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那么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管仲的话揭示出了“路径依赖”,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惯性就会使这种选择自我加强,这就好比一个人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轻易不会偏离。

微心理22:即使知道错了,我们仍然顽固地坚持

社会心理学家罗斯、安德森等人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先向被试灌输了一种信念:直接宣称某个结论是正确的,要求他们记住,或者向他们出示一些莫须有的证据,让他们相信那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他们要求被试自己列出其他的证据证明那个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心理学家们向被试揭示真相,告诉他们,最初的那个结论是捏造的,并不正确。然而,只有25%的人接受了新的结论,大部分人仍然坚持已经接受的结论,并用之前列举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信念固着,即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它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下来。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就越封闭。

微心理23:张飞执意杀关羽的心理分析

《三国演义》中,关羽带着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冲出重围,最后找到了张飞。关羽满怀惊喜,哪知张飞认为关羽投曹操是因为他意志薄弱,禁不起诱惑,认定关羽不讲义气,内心已经变化,所以执意要杀了关羽。关羽连番解释自己是迫不得已,甘、糜二夫人也替关羽作证,说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孙乾也在一旁帮腔,奈何张飞就是听不进去,坚持要取关羽性命。

张飞对关羽投奔曹营作出了性格归因方面的解释,认为是关羽失了义气;而关羽苦苦解释自己是迫不得已,是做了情景归因。显然,张飞对关羽行为的解释犯了基本归因错误。关羽苦苦解释,两位嫂嫂、孙乾也在一旁帮腔,张飞却仍然听不进去,这就是信念固着在起作用。张飞内心的判断已经形成,任凭别人怎么劝说,都不能改变他最初的判断。在信念固着的前提下,那些模棱两可的信息大多会被理解为与固着的信念相一致。这就是为什么远处有曹军到来时,张飞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了。

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预测我们的行为和感觉

即使是预测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我们也无法做到准确,相比之下,有时候人们预测别人的行动比预测自己的行动更加准确。

微心理24:我们也在误解我们自己

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而其他人都没有完全地了解自己?那么看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吧:有三样东西是极其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社会心理学家尼塞特和沙克特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误解自己的心理。

他们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电击实验,给一组被试提前吃一片假药,并告诉他们一会儿可能会出现心悸、呼吸不规律和神经质的发抖(这些实际上是电击的症状);另一组被试没有吃药。试验中,吃过药的人比没有吃药的人更能忍受电击,因为他们认为是药效导致了那些电击症状。试验结束后,那些能忍受高电击的人大都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忍耐能力,而否认药的作用。他们认为,药可能会影响一些人,但绝不是他们。

可见,我们也会误解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犯错。

微心理25:我们在错误估计自己的感觉

英格兰作家、演说家和诗人乔治.麦克唐纳曾说:“当一种感觉存在的时候,人们感到它好像永远不会离开;当它离开了以后,人们感到它好像从未来过,当它再回来时,人们感到它好像从来未离开。”他如诗的话语揭示出,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些例子:

超市里饥饿的购物者会比那些刚吃完饭的人有更多的购买冲动。

大约一半的偶尔抽烟的人会在未来五年内继续抽烟,而只有七分之一的人预测到自己会一直抽烟。

人们会高估暖冬、体重减轻、更多的电视频道或更多的休闲时间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实际上,得到这些后,人们并没有那么快乐。

我们常常说:“如果…我一定会快乐很多。”然而,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我们又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欣喜若狂,我们只是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感觉。

微心理26:吃饭点多了吗,那是估测偏见

小王为了赶任务,整整忙了一天,午饭也没顾上吃,晚上下班后还一直加班到九点。把预定的任务完成后,小王才发觉自己又饿又累,于是冲到楼下的饭馆点了两份套餐开始大吃。哪知才吃了一份就觉得吃饱了,他又硬着头皮吃了一些,最后只得浪费了。小王的现象很普遍,例如,当一个饥饿的人去超市购物,他会购买过多的食物;像小王这样饿了一天之后去吃饭的人往往也会点过多的菜,以至于根本吃不了。

这种现象被称为估测偏见,是指人们认为现在的估计情形与以后将要发生的情形一致,进而会作出不明智的选择。由于估测偏见的存在,人们在试图预测其未来选择时,会赋予当前偏好过大的权重,夸大其未来的偏好与当前偏好的相似性。估测偏见会让我们像小王一样,在开始阶段消费过多,而在以后阶段消费变少。

微心理27:事情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痛苦

如果让你估计一下截肢者的快乐指数,你认为会是多少?也许你认为他们会很痛苦,但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截肢者对自己快乐指数的估计远远高于正常人对截肢者的快乐指数的估计。截肢者之所以比正常人想象中幸福,是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截肢这个现实,适应了截肢后的生活。

当所处环境产生了无论正向还是负向的改变时,人们总会渐渐地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痛苦或快乐也会慢慢淡化,直至消失,这就是适应效应。因为对适应性效应不了解,我们大多数时候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有的人会说:“失去工作会压碎我的生活目标,那是可怕的。”然而,心理学家发现,几年以后,那些没有得到职位的人与得到职位的人几乎同样快乐。

所以,不要再害怕痛苦,那只是你的错误估计而已,勇敢一些,你会发现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微心理28:大房子和出国旅游,你会选哪个

小王的生活在他这个城市算是很不错的了,夫妻两个人住着120平方米精装修的房子,日常生活也不错,但小王在参观了朋友的新别墅以后就觉得自己的房子太小了,想住更大的。恰好,评年终奖的时候,小王工作业绩不错,他可以自己选择公司的两个奖励。一是可以将现在住的房子换成150平方米的,二是可以带着妻子在今后十年里每年出国旅游一次。小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换个大房子,他认为,房子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住个大房子大家都开心。

实际上,小王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快乐延续时间,忽略了人对物质容易产生适应效应。随着时间增加,小王住大房子的开心就会慢慢变淡,就会选择追求其他的东西。而旅游和精神愉悦相关,每年不一样的异国风情体验都会让人觉得开心,还会增加美好的回忆,快乐持续的时间也会长很多。人对物质的东西有很强的适应性,他们容易产生适应效应,要过得更幸福就应该多花点钱在和精神相关的东西上面。

微心理29:有些东西我们就是很难适应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你和爱人住在100平方米的房子里,宽大舒适,可是有一天,你们必须搬到8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刚开始你们可能觉得难受,但一段时间后,也就适应了,也觉得没什么不方便的了。但是,如果你们必须搬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住,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可能会觉得越来越难受,房子太小了,太不方便了,各种电器没有地方放,孩子连玩耍的地方都没有。人并不能适应所有的东西,对极端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不会产生适应性效应。

此外,不断的比较也会让你有些无法接受,比如,如果你总是和比你过得更好的人比较,那么无论你的生活多好,你总是会觉得不满意。你还可能想到小孩子的哭声,那种时有时无、一会儿轻一会儿重的噪音也让我们难以忍受。也就是说,我们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东西。综合来说,人对物质的东西容易产生适应性,但对于极端的东西、人际比较以及变化的东西难以适应。

微心理30:你为什么总是懊悔

美国康奈尔大学一项非常有名的关于奥运会的研究是,他们发现铜牌获得者要比银牌获得者更开心。原因是获得铜牌的人会设想比赛结束后自己没有获得奖牌的情况,因此觉得“我总算得了一块铜牌”;而获得银牌的人更倾向于想自己获得金牌时的情形,想的是“我差一点就可以得金牌了”。

这种想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事实思维,指的是人们假设“如果某件事发生了(或者没有发生),结果就不一样了”的思维过程。比如我们刚刚错过了公共汽车,我们就会想象,假如从家里出来时不和别人聊天,就能赶上那班公共汽车了。“坏运气”来源于本来可以不发生但却发生了的糟糕事件。

一件事越重要,人们进行反事实思维的强度也就越大。比如,因为交通事故而失去亲人的人,会更加频繁、更加持续不断地重演事故的发生,以期改变事情的发生顺序来避免交通事故。

反事实思维让我们更多地懊悔,若是能更多地积极地思考,懊悔也会少很多。

文/孙科炎、李国旗    (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学人都在这里

心理FM:丰富的安静

打卡学习:漂亮护士打针会没那么疼吗?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