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放“马后炮”?

ff45007169d362137775baf7f4ad8b0c.jpg

文:潘二妮 | 壹心理打卡作者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早跟就你说过事情会这样发展!”

“当初就觉得那家伙不怎么样!”

这类事后通的言论听起来是不是颇让人崩溃,而且出现频率超级高,甚至有时自己也常常不自觉的陷入事后诸葛的角色不能自拔。然而,究竟为什么人们常常事后通呢?

一个路痴的装逼故事

前一阵子和俩路痴伙伴去某城市游玩,大中午的找不到预订的旅店真的苦不堪言,此处先省略一千字,最后纠结的核心就是分清一条长长的路哪头是东哪头是西的问题,旅店就在xx路向西走,过两个红绿灯然后右转的位置。

中午的太阳不仅仅让我们头脑发昏,更要命的是没有办法根据朴素的太阳位置分辨东西。路痴手机里的地图基本是没有用的,并且似乎绝对的东西方向与道路的东西方向并不一致,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我们决定随便选一头走。

很显然,过了两个路口走了差不多20分钟的样子后,我们发现,搞错方向了!!原路折返又骂骂咧咧达到目的地后,一个孩子非常应景的甩出一句:”其实早就应该走这头的。”并且罗列出诸多理由,从窗户朝向、当地气候和风向风频、以及似乎注意到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方向等等各种推断,简直就是一堂生动形象的地理课,此刻剩下两只的内心简直是崩溃的。

然而,当我们遇到这样刺眼的装逼,只能想静静么?不,我们可以选择勇敢的站出来,拿起心理学的武器,大声的告诉他:”呔!你介个只是”后见之明”的事后通偏差哦。”

不过为了防止被打,我们还是具体了解一下它存在的依据和背后的原理,才能反装逼成功。

为什么喜欢装逼?

所谓的后见之明(事后通偏差)是指人们在得知事件结果后,表现出自己在事前就已经预测到结果的倾向。人们在面临结果时产生一种”我一直知道会这样”的感觉。

Fischhoff和Beyth第一次证明这种偏差的存在,是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出访北京和莫斯科之前,他们要求被试估计对尼克松会与毛主席见面的概率;在尼克松出访后,再要求这些被试回忆其先前对这一结局的可能性判断,看自己是否预测准确。研究发现,被试表现出明显的后见效应:对于他们认为已出现的结果,后见判断比先见判断所评定的可能性更大。

讲一下实验还是有用的,它告诉我们,为了防止事后装逼的出现,首先就要在事前把决策确定与量化。就像实验会让人们把知道结果前的预测先写下来再进行一个比较,我们也可以给有倾向会事后装逼的人提个醒撒:”告诉我,你的答案。告诉我哪头才是西。告诉我你预测的结果。我不要听解释,不听解释。”

再来说明下——

偏差出现的可能原因

首先这种偏差的出现可能与自我服务有关。自我服务是指人们希望接受有利结果的荣耀或避免不利结果的咎责。前者有助长后见效应,比如:”我知道事情会如我所料,出现有利结果”;而后者可能有损后见效应:”不利结果是不可预见的,这不是我的错”。

有研究者曾经要求3组被试对失业的可预见性作出后见判断,这3组被试分别为:失业工人、虽然失业但仍有事可做的工人、社区成员。研究结果发现:失业者相比未失业者认为更难预测失业的发生。换言之,随着失业与自身关联程度的增加,后见之名效应减小。失业者认为失业本身是难以预测的,是因为他们想回避不利结果带给他们的尴尬。

而更多时候,人们则往往出于让自己显得聪明的动机,而成为事后诸葛。尽管这种有利的动机往往是下意识的,并且,像很多自利偏差一样,它具有提高我们得自尊的适应性意义。

不过事实上,这种事后聪明的偏差具有普遍性,而且很难消除,这是因为它和我们在记忆过程中的信息提取有很大的关系。

过高估计自己在事前预测能力可能是在锚定当前结果的前提下,进行认知重构与证据再评估的结果。

我们回忆初始判断时,直接回忆是相当困难的,回忆的量也相当少。于是就会采用一定的策略,最为便捷的就是基于目前的、知道结果后的观点,来推断其不知道结果时的想法。

认知重构指被试通过对结果的”再判断”而对先前的判断加以重构当人们进行判断时,会将环境或长时记忆中与此判断有关的证据进行回顾。

由于外部环境和记忆中的相关信息极为丰富,选择证据往往不能完全在意识控制下完成。一旦人们知道结果,则在随后的判断中,不大可能去接通与结果不符的信息。比如,我的那位伙伴在最终得知哪头是西之后,那些和”那头是西”的判断有关的线索就相当容易地浮现出来了,窗户朝向、太阳能电板什么的。

总之,在预见条件下,各种可能结果都要作为提取线索,证据选样的范围较为宽泛;而在后见条件下,只有确定结果作为提取证据的线索。这样,如果与结果不符的信息有所丧失,再次补充的信息就会朝与给定结果相符的方向偏移,同样道理,确信程度判断也朝向确定结果偏移。

再深一步,除了证据的选择,得知结果后,我们对证据评估也会发生变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已知一个人擅长拳脚,是判断他更不可能被人打死呢?还是更可能被人打死?从一个角度看,似乎应判断他更不可能被人打死,因为擅长拳脚;但从另一角度看,似乎又应判断他更可能被人打死,因为擅长拳脚更可能惹事。如果人们得到结果反馈,或此人技艺超群死里逃生,或无事生非死于非命,人们就会立刻将此类证据纳入引起结果的原因,即证据整合,导致后见偏向。

关于”后见之明”就先这样,至于开头那个”不分东西”故事还有个结局。嗯,是这样的:并没有向这位可爱的”地理老师”强行科普”心理知识”哦~

只是淡淡说了句:”要知道,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迷路啊~”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都十分愉快呢~

个.png

图片来自《赤壁》剧照

原文 2838

科普.png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