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看不惯身边比自己厉害的人?

文 | 陈向东

来源 | 陈向东(ID:larry_chen_)

01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充满着很多矛盾的事情。

比如,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个场景是这样的——


三个大学死党参加同一场考试,公布成绩时,成绩好的张贴在最上面,成绩合格的张贴在下面,不及格的根本就没名字。


其中两个人刚过及格线且排在最后,感觉很庆幸,可是在下半部分找来找去,也找不到第三个人的名字,想来是“挂科”了。

他们心里很难受,一起安慰那位找不到名字的兄弟。后来经过别人的提醒,才发现那位“挂科兄弟”的名字,居然在最高的第一排,是考试的第一名。


得知这个实情后,两位朋友感觉心里更难受了。

电影的画外音说到,“看到朋友失败,我们会难受。看到朋友非常成功,我们会更难受。”

再比如,你在马主管手下工作,他很卖力,带着团队打了很多胜仗,在年终评优时被评为集团优秀,获得升迁。


但是马主管的下属,却会有不少人不以为然,最普遍的心态就是,“他有什么呀,跟我差不多,要是我在他的位子,做得肯定不会比他差。”感觉酸酸的,心态好点的是葡萄酸,心态差点的是柠檬酸。

然而,当大家在网络上看到马云频繁刷屏,比如双11的天文数字、无人超市的炫酷体验、各种活动的犀利言辞,都会由衷地感到钦佩,觉得马云真厉害,大丈夫当如是。

看不惯身边比自己厉害的人,却崇拜道听途说的大牛人,这已然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02 

人有非常复杂的心理机制,“人心难测”绝非戏言。


上述两类事情,说到底都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而且还很类似,但显然都不是什么好事。

简单点说是嫉妒或者妒忌,严重点讲就是认知出了问题。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心理学中有一个“虚假独特性效应”,指的是:


人总是习惯高看自己一眼,低看别人一等,尤其是身边熟悉的人,以此来满足提升自我形象的心理需求。


比如前面提到的例子,你的马主管因表现卓越而升职,你会不自觉地把其中一部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来,觉得自己是他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没有你的贡献他是不可能如此耀眼的。


可是马主管升职了,却没你什么事,于是你心里就很不平衡,继而导致看不惯马主管。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除非是别人拥有绝对的优势,否则你不会轻易承认别人比自己厉害。


马主管虽是你的直接领导,可他也是你身边的人,自古“身旁无伟人,枕边无美女”,相处久了你就不觉得他有什么特别,跟自己也差不多。


因为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一样要吃喝拉撒,一样有七情六欲。

然而,当你面对十万八千里远的马云时,看不见摸不着,却会承认他比你厉害,由衷地钦佩,因为你对他不了解,而且他的成就在那里明摆着。


03 

讲真,这些心理活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它同时也是成长的绊脚石。


因为,真正能促使我们快速成长的,正是身边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他们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标杆和模仿的对象。

马云的确很厉害,但是他跟你没有交集,大家活在完全不同的圈子里,你可以钦佩他欣赏他,却很难从他那里学到东西。

而马主管则不同,你能经常接触到他,甚至每天都见面,你熟悉并了解他的行为举止,经常在他的安排指导下开展工作。在共事的过程中,你就能很方便地从马主管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打个比方,当你和马主管面对同样的难题时,你和他各自拿出一套解决方案,公司最终采用了马主管的方案。


只需要你用心一点点,把两套方案放在一起做个简单的比对,找出其中的不同。


这些不同之处,就是你和他的差距,也是值得仔细钻研好好学习的地方。


反思并吸收,就是看得见的进步。

04 

我始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限制人进步的最大障碍,就是认知水平,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在信息获取非常便捷的互联网时代,知识存量已经不再是门槛:


你无需通篇背诵李白的《将进酒》,只需记得诗名就能秒搜全诗,甚至只需知道几个字比如开头的“君不见”,就能马上找到关于该诗的绝大部分知识:作者、背景、注释、赏析、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在今天,你只要掌握一点基础网络手段,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而限制人发展进步的关键,是人们的认知水平。

网络上有大神对人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类,大致可以分成4个层次: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对应的占比大约是90%——6%——3%——1%。


此观点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九成左右的人都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而正是在这样错误认知的前提下,人很难进步,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将终身一事无成的最大原因。

05 

那么我们该怎么改变这种悲观的局面呢?

很简单,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更简单,学习。

学习力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竞争力,思想根据就在这里。

有那么一天,当你在神往大咖的同时,也知道要向身边比你优秀的人学习,而不是一味眼红脑热去嫉妒乃至诋毁时,说明你的认知水平真的提高了,你的成长和进步一定会明显加速。

过程也许会曲折而痛苦,但是永远值得期待,因为它能造就一个更加强大的自我。

– The End –


作者简介:陈向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跟谁学创始人兼CEO、前新东方执行总裁,畅销书《做最好的创业团队》作者。作者公众号:陈向东(ID:larry_chen_)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