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原生家庭,需要跟父母决一死战?别自恋过度了

王金现.jpg

文:王金现 | 壹心理专栏作者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恨不得杀了你们

在一次家庭治疗中,早已成年的儿子,尽数父母的不是,列举父母的种种罪行,陈述自己所受到的伤害,表达自己难以言说的愤怒。

成年儿子那眼泪,那怒色,那怨声,让我开始有些担心了。担心儿子会不会把自己的愤怒付诸于行动?担心那两位老人会不会因为心理上的刺激而突发状况?

好在双方都还清楚是在心理咨询室内,并没有发生我担心的事情。

我听到那位儿子流着眼泪咬牙切齿地叫喊:我恨不得杀了你们!你们死了算了。

此情此景,我内心的感受可谓是百味杂陈。一方面,我认同那位成年儿子所受到的来自于父母的伤害;另一方面,又深深地同情已经年迈而且看起来很无辜的父母。

站在子女的一方,我曾经说过,每个人,在内心,都千百次地想要杀死父母。想要杀死父母,这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因为,每个人,至少在生命的某一阶段,都会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恨。关键是,要如何处理这个愤怒。

我明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父母其实就是祸害。所以,内心对父母的仇恨,不仅想要杀死父母,甚至想要毁灭整个世界。

但是,我想说,被这种怨恨所淹没,失去情智,人就会变得愚蠢了。因为,这样其实是在推卸成长的责任

与其同时,站在父母的一方,我想说,那些父母可能真的很无辜。

至少,在现实中,那些为人父母的,最初的意图,看起来,并不是为了伤害他们的子女。或者,在他们内心真实的动机,其实是出于对子女的爱。

但这同样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不能被一厢情愿式的爱所蒙蔽,那同样是愚不可及的。如果父母一味强调自己对子女的爱,而看不到对子女所造成的伤害,那才是真正的罪恶。

那么,我们必需看到,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在亲子关系中,爱与恨的矛盾、对立。

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子之间)的冲突,其实就是爱与恨的冲突。

本能中的对立统一

照料子女,抚养他们成人,是父母的义务,也是本能。

那么,很多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似乎也是一种本能。

出于本能的爱,要把子女照料好。这是为人父母的本能。出于本能,那么,父母们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去对待子女。

强调一下,父母们,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依据自己的生命经验,去照料子女的,去关爱子女的。

比如说,在父母看来,考公务员,就是子女大学毕业后的最好出路。工作既体面又稳定。在他们的过往经历中,稳定的收入和工作环境,以及成为“公家人”被人高看一眼,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可是,子女呢?一辈子呆在那个小地方,一生中从事一个死板的工作,是多么无聊无趣没有意思的事情。宁愿死,也不。

于是,父母对子女产生了种种的担心,因为爱,出于本能;而子女呢,则对父母产生种种怨恨,因为不被理解,也同样是出于想要独立的本能。

爱与恨的对立统一,就是这样交织在亲子关系中。

我们必需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事物的一体两面特性。

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要转化这个影响,需要清楚地看到亲子关系的实质,及其对立又统一性的特点。

极端化与边缘化

在亲子关系中,爱恨的交织,是这一关系的本质。而这一本质,之所以演变成为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于极端化地处理爱和恨的方式。

因为爱孩子,为了孩子的好,所以将爱变成了控制。这是很多父母正在做的事情。

比如,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所以家庭中发生最重要的事情,也不同孩子沟通,以为这就是对孩子好。事后多年才发现,孩子因为家庭所隐藏的秘密,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比如,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原因,坚决制止孩子玩手机、电子游戏。而这样做的时候,孩子那一点点的休闲放松也被剥夺了,让孩子时时处于紧张而枯燥的学习压力之下,让孩子觉得生无可恋,然后想要一死了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年的孩子成年后,变本加厉地想要反抗父母。对父母那个恨啊,恨!恨!于是,一下子被那种恨淹没了。于是,对待父母,甚至对待他人的方式,变成了发泄、复仇,毁灭。这同样是一处极端化的方式。

这是一种现代人的“病”。停留在对于父母的怨恨中,不能跟父母和解,那是自己没有长大的标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表达这一观点:青春期后,你可能再也没有长大。

现代人的这种病,叫做自恋障碍。我为什么会这么讲呢?因为,不管是来自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也好,还是子女对于父母极端仇恨也好,其实本质都是自恋惹的。

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所表达的其实是,我可以为你负责一生;子女对父母的仇恨,所表达的其实是,期待那些伤害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两种,都是过度自恋的结果。

与父母决战

生命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向前流淌,就是它的使命。

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都必需要担当起自己的使命。

那就需要看清本能中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比如,父母将爱变作控制;比如,子女用极端的仇恨来对待父母。

那还需要承受一种叫做疼痛的东西。比如说分离的痛。

就像母亲分娩一样,那是极其痛苦的。

子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在心理上、情感上与父母分离,同样是一件极其疼痛的事情。

作为子女,用仇恨来解决原生家庭问题,是自恋障碍。

父母之所以担心孩子,是希望孩子不走弯路,少受苦,不受苦;子女之所以仇恨父母,是不愿意接受那种痛,期待完美的父母完全适合地抚养孩子。这就是自恋障碍。

须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父母用本能爱着孩子,必然也带着他们的局限。那么,子女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是难以避免的。那么,解决原生家长问题,摆脱来自父母的羁绊,也必须接受痛苦。

一是必须接受来自父母的伤害之痛苦;二是必须用痛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必须清醒地知道:痛苦,才是生命的真实面目。

作为父母,须知道,你无法为子女的一生负完全的责任,所以,放手让他们独立体验自己的生命,承受自己应该承受的痛苦,才是出路。

作为子女,须知,就像蛇要脱皮才能长大,要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那痛苦,是不可缺少的。那么,面对父母的担心的控制,子女,只是期待父母多些民主智慧,可能得到的恨意就会十分强烈。最可行的方式,就是拒绝他们,让他们承受被拒绝的痛苦。

这就是用痛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而在子女拒绝父母的掌控的同时,也需要独自承担孤独与无助的痛苦。这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是事物的本质。

除了自恋障碍,全能自恋,这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没有伤害没有痛苦的方式。

而事实上,自恋的幻想,所制造出的结果,只能是病。

作为子女,解决原生家庭问题,如果能够在心理上,以强大的力量同父母决裂、决战,那就可以不用在内心仇恨父母、在行为上杀死父母了。

因此,自恋的病,可以休止了。

作者简介:王金现,临床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对个人生命的体验,即是最好的治疗”。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临床应用治疗师,天地之中心理营养工作室首席咨询师。河南中医学院应用心理特聘讲师。

一篇文章可以影响多少人?成为壹心理创作者,写出你的影响力。
投稿地址:chenmengfan@xinli001.com

分割线.png
今日讨论
“父母与子女间的冲突,就是爱与恨的冲突”
你怎么看?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