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农村里的人比城里的人更需要“脸”?!

文:陈武 | 壹心理专栏作者

记得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附近的一户农家偷偷在家里卖一些小零食,每次看到其他同学在吃买来的馍时,我都非常羡慕。心想着要是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吃到一个馍就好了,那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味道。

终于有一天,哥看出了我的心思,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们没有立马回家,而是去那户人家赊了一个馍。虽然只有一毛钱,但是当时家里还没有给过我们任何钱,也更不敢问家里去要钱,所以就只好去赊了一个来吃。

赊了以后,我们怕别人看见,就偷偷躲在厕所把馍分了,吃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馍,当时的那种甜甜的味道今天似乎都还可以回味。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那户人家的主妇找到学校来,找我哥要钱。当然,我们是没有钱的。结果,她就在学校闹了一番,让很多同学都知道了。当时,我和我哥站在操场的一棵大树下,至少有十多位同学围观过来,指点…嘲笑…。那可能是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什么叫羞耻。

最近几年来,网络上不断出现了一些谈论中国乡村的文章,比如“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博士返乡记”等等,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讨论,包括我自己在内。

这些文章谈到了乡村的很多方面,有非常真挚感人的故事,有对体制政策的议论,有对乡村突出问题的追问,有对如何“重回故乡”的感慨。但是,基本上,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穷。对于这个字,我当然是认同的。但是,穷并不能解释一切,穷也可以慢慢变得不穷,但是穷背后的心理效应却是更为深刻的,甚至是跟随人一辈子的。那么,穷的背后,乡村人的心理层面是什么呢?

global-poverty_副本.jpg

我觉得这就是本文的主题以及文章开始的故事所提到的,乡村人的脸与面子以及脸与面子分别对应的羞耻感和羞辱感。

我们经常说脸面,脸面,如果我们不注意,很容易误以为脸面说的是一回事。其实不然。“脸”主要是人们尊崇一定的社会习俗和法律、道德要求下的社会约束,也是内化了这种社会约束力后的自我控制。我们说“丢脸”主要是指某某做了违反社会伦理、风俗,甚至是触犯了法律的事情。“脸”往往与羞耻心相联系,一个人要脸就是有一定的羞耻心,这种羞耻心就是限制一个人行为的约束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或者羞耻心不强,我们往往就会说这个人“不要脸”。

面子则不同。面子是指“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借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借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更本质上看,面子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等级或阶层差异下的秩序感和和谐度。比如,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当我通过他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仪式性地宣称我在社会等级和阶层上处于一个有利地位时,我就“有面子”。这在中国的酒席座次顺序、照相的站次顺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在酒席场合,你对某一个人“点头哈腰”,双手举杯,那个人就很有面子。

“面子”往往与“羞辱”相联系。一个人有面子,就是其他人给了他相应社会地位的承认和尊重,当然就没有遭到羞辱。相反,一个人没面子,就是其他人给了他与他实际社会地位不相符的承认,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没看起,于是就有了羞辱感。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要做与自己身份相符的事情(其实,就算不符身份,这些事情也并不违反社会伦理和法律),其实就是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免得自取其辱。所以,面子反映的是一种人与人的地位、权势的差异格局。

伴随着西方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社会形成了一种以羞耻心为主导的社会结构,面子机制偏弱。而反观中国,传统官僚资本的发展促进人们动用可能利用的权力和资源,形成以面子机制为主导的社会结构,羞耻机制偏弱。羞耻机制在本质上具有伦理和法律性,而面子机制则不然。

回到本文的乡村问题上来。我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城乡的巨大变迁,乡村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羞耻与羞辱的冲击。

就在前几天,我的大姨父去世了。从发病到去世仅仅几天时间。我给家里打电话详细问了整个过程。发病是在早上八点多,晚上才送到医院。院方表示了病情的危急,家人经过商量,便选择抬人回家,因为如果立马投入几万、几十万也不一定可以治得好。这似乎是很多普通乡村家庭的必然选择。记得08年,我的堂哥,由于打工受伤,最后也在家病榻上躺了几个月最后才去世。

人死了,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心理的羞耻感却并不一定会像时间那样,渐走渐远。因为,不积极治疗是违反起码的社会伦理和对生命的尊重的,但是又没有办法选择治疗。

另一个方面,随着打工潮在90年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乡村,乡村各家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原来,大家都很穷,彼此诚诚恳恳,就算有一些嘴角和仇恨,但是还不至于相互看不起,毕竟都没有多少资本。那个时候,大家赶场都是走路,大家一起去一起回来。

现在过年回家,乡镇的堵车可能不亚于城市。有的开小车,有的骑三轮,有的骑摩托,有的走路。虽然,乡村很多人不知道车的牌子和排量,但是高矮气派却是一目了然。走路的说明年争取买个摩托,骑摩托的许愿说明年一定买个小车,开小车的说争取过几年换一辆好车。

0.33356700-1455739967_副本.jpg

过年,走的不再是亲戚,而是一种相互地位在不断微妙变化的不言自明。有的人家很热闹,很多人去拜年,有的人家却门庭冷落鞍马稀,自家一家人早点洗洗睡。给谁面子,谁有面子,不给谁面子,谁没有面子,在一个个有意无意的招呼,一声声过年好,一句句新年快乐之间悄悄地流淌着。

越是差异越大,人们就越倾向于进行比较,然后对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点头哈腰,对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不屑一顾。在面子机制主导的中国社会,都在挣扎着让自己变得更有面子,而要这样,就得与比自己更有面子的人“交朋友”,与自己更没有面子的人“少交流”。

过年走的时候,妈对我说,你一定要努力,别人打工一个月都能挣一万多,我看你博士毕业一个月工资能有多少。言下之意,不要博士毕业,还被村里人有些人嘲笑。

由于乡村的诸多现状,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乡村人在现实面前,很多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无奈的选择,但是却忍受着数年甚至是一辈子羞耻心和羞辱感的折磨。

在我看来(不一定对),乡村人受羞耻心和羞辱心的影响比起城里人更大。首先,城市更加受到社会开放和自由的影响,思维更加开放,周遭对违反社会伦理甚至法律的容忍度更高;其次,城市相对来说接触的违反伦理和法律的事情更多,各种媒体的报道,移动端的广泛宣传,让人们见怪不怪;再次,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更加闭塞,每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旦发生一个什么事情,整个村都知道,而且由于“新闻事件”相对较少,人们谈论也会更久;最后,或许更重要的是,乡村改变命运的机会太少,如果现在没面子,那很有可能到死的那一刻还是没面子的,既然生无可恋,唯有含“笑”九泉。

写这个文章,无意于去渲染乡村的疾苦,也无意于述说我有多么悲情。乡村没有想象的那么田园,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泥泞。一切都在改变。我只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去看待乡村的人和事,希望乡村充满更多大山的包容和小溪的清澈。视野的狭窄和不当之处,请多多批评。

原题:羞耻与羞辱的冲击:从脸与面子的角度看待乡村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赵峰.(2016).面子、羞耻与权威的运作.社会学研究.

Cheung, F.,& Lucas, R. E. (2016). Income ine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er socialcomparison effects: The effect of relative income on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0(2), 332-341.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