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并没有区别

文:郑秋强 壹心理专栏作家

30岁生日的前晚,我的朋友S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嚎啕大哭了一整晚。对于未婚的她,30岁像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从剩女大龄剩女的跨越。一旦踏入30岁,感觉自己再也嫁不出去了,注定孤独终老。想到这里,S就禁不住以泪洗面。

这让我想到了前两天看到的视频《时间的礼物》。这是华中师范大学田媛老师《儿童发展》课程作业合集,视频记录了不同年龄的人对前一年龄段的自己或他人想说的话。视频里,一位51岁的阿姨想对49岁的朋友说一句话真正进入50岁也不会和以前有多大的不同

我想,说这句话的那位阿姨,一定曾经也对50岁的到来充满了恐惧,但真正经历过后,发现年龄并不是诅咒,也不是跨越不了的门槛。“50岁也不会和以前有多大的不同,我想,当51岁的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释怀的。

那么,对于S而言,进入30岁,生活和以前相比,会有很大的不同吗?30岁的前一天与后一天真的有区别吗?

S告诉我,30岁之所以给自己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因为在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女性一般30岁以内就应该结婚生子,而自己30岁还未结婚,接下来将会面临舆论等种种压力。S觉得,30岁未婚,自己就是有问题的人,并为此感到深深的绝望感。

叙事疗法的创始人、心理学家麦克·怀特认为,个人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很大因素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

在主流文化定义里,一个人要学业成绩好,赚钱多,适龄阶段结婚,才是成功。于是像S一样,我们常常会拿着外部的尺度来衡量自我。而当我们未能与外部的尺度匹配时,我们常常并因此陷入痛苦之中。

叙事疗法认为,我们应该把问题和人剥离开,将问题“外化,解构主流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于是当S能意识到,驱赶着她产生30岁必须结婚想法的更多是来源于外部的文化因素,而并非她内在真正迫切的心理需求。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并非马上结婚,而是寻觅一份真正的缘分,一位真正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对于S而言,30岁的年龄只是外部的标签,而自己仍然是自己,作为个体,自己并没有因为30岁的到来,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么,30岁的前一天与后一天,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如同S一样,当我们到了特殊的年龄阶段时,往往会对年龄数字表现得特别敏感。例如,中国古代人总结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年龄节点。

上面视频里提到的就是50岁这个节点。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欧文·亚隆团体人际关系小组,团体中,好几位中年的女性成员,也在表达着对50岁到来的恐惧。对于她们而言,50岁就是人生的分水岭,知天命的背后,包含着深切的死亡焦虑与恐惧。

看起来这种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是50岁所带来的。但谁说,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是50岁的人所特有的呢。在我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存在着这种焦虑与恐惧,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等。

根据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与年龄无关。生命中有些痛苦和死亡终究是无法逃避的,面对生与死,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更诚实地生活,而不被枝节小事羁绊。

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是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面对的议题,当我们能明确于此,则不会将其归咎于年龄。尽管我们的年龄增长了,可能离死亡也越近了,但是年龄是年龄,我们仍旧是我们,我们存在的意义不会因为年龄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面对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淡定、平静、释然。年龄从来都是外在的因素,当我们能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时,30岁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并没有区别,50岁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同样没有区别。

当下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生命里最真实的每一天,愿我们活在当下,享受此时此地的每一分、每一秒。

作者:郑秋强,微信公众平台:psyzqq,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微信公众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