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死亡笔记的代价

文:农庄春阳 丨 壹心理专栏作家 

名字被写在笔记本上的人将会死亡。———《死亡笔记》

《死亡笔记》是最近热播的一套日剧,它改编于同名的漫画作品。漫画版的《死亡笔记》主要是讲述一个叫夜神月和名侦探L的一场相爱相杀追逐战。夜神月是个十分疑似有反社会人格的全能(犯罪)天才高中生。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本由死神所留下的笔记,而如果把人名写在在笔记上,那个人将会在四十秒后死于心脏麻痹。之后,夜神月以「奇拿/基拉」的名义开始制裁罪犯。在奇拿变成知名的「连环杀手」之后,日本警方找了一位世界级的名侦探L去帮忙追查奇拿的身份。这时,《死亡笔记》的内容正式开始。

而日剧版的《死亡笔记》对原著的设定进行了一定程度(很大量)的修改。笔者觉得日剧版的《死亡笔记》应该是讲述一个普通宅男大学生夜神月如何被死亡笔记和死神逼疯的过程。

引起笔者兴趣的是在第二话中,主角夜神月和死神有以下的对话:

夜神月:「虽然这些事我做不到,但奇拿就一定能做得到。」

死神:「月,你在说甚么?你不就是奇拿吗?」

这对话中,夜神月十分明显地使用了一种叫解离(Dissociation)的心理防御机制。解离是指人把自我的意识分成不同的部份,特别是把不好的、不想面对的部份分离出来,独立于主要人格之外。比较轻度的解离就例如「做了那件错事不是我想的,是我心中的魔鬼…」。不过如果解离的程度很严重又与实现相差太远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解离障碍」的情况发生。解离障碍比较广为人知的就是「多重人格障碍」,例如儿童如果被长期家暴,儿童可能会不停的想「不是我被打,这么可怜的人不是我」,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从而解离出另一个人格在家暴时出现去保护第一人格。

夜神月会使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因为一开始为接受不了自己杀人,所以把杀人的自己当成奇拿分离出自己主人格之外。但是,随着他之后不停杀人,他开始接受和享受制裁罪犯的成就感。所以夜神月开始视奇拿为「理想自我」,更希望能进一步的完全成为奇拿。

其实想达到理想自我是极之正常的事,然而如果觉得自己「就是」理想自我的话,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夜神月正好是处于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年龄,而在这期间,了解「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是很重要的。

如果完全没有理想自我,就会变成混吃等死的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梦想的咸鱼。而如果完全没有现实自我,就会很有妄想的味道,特别是当现实自我与现实差距太远时,很容易出现「我就是神」的情况。可以试想象一下,如果现实中有人不停说自己就是神,应该都会被当成有心理障碍的。而我们的主角夜神月在剧情中,好像慢慢地有种放弃现实自我,觉得自己就等于理想自我(奇拿)的想法。在人格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个健康的情况。

如果要更深入地了解为甚么奇拿会成为夜神月的理想自我,就可能要讨论夜神月与他父亲的关系了。因为儿童在成长中会由父母身上(特别是父亲)学到许多社会规则和价值观,而如果儿童与父亲的关系不和,儿童就很可能会不认同父亲的价值观。因为父亲的价值观是父亲象征性的存在代表物。夜神月与他父亲的关系因为他母亲的死而变得很差,也许这就是为何夜神月会不同意他父亲身为警察的正义观,而是建立了一套不同于父亲的正义观——奇拿。

当然,剧集刚刚才播到第三集,以上的内容都有着猜测成份。不过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日剧中的夜神月身为全剧当中智商最低的人,要赢名侦探L真的需要加油。身为漫画奇拿脑残粉的笔者表示十分之担心。

最后说些题外话,多重人格障碍的科学存在性在心理学界中是有一定议论的。可是笔者个人觉得,以《24个比利》为例,多重人格障碍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正常人不可能用一个人格去处理二十四个人格的记忆,正常人最多能处理几个不同身份,太多身份会引起记忆崩坏。要随时记好二十三个虚构人格的不停更新的记忆基本上是件不可能的事。

专栏回顾:人际关系指南

1、我们不可告人的性癖好

2、烧死异性恋:分手预言,十块一打

3、弗洛伊德把妹法

4、你的人生,其实是按照父母编的剧本来演(上)

5、你的人生,其实是按照父母编的剧本来演(下)

6、结婚该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

7、如何霸气地回答“小孩不懂事你跟他一般见识做甚么?”

8、烧死异性恋:你是个好人,却没有好爱情

9、当朋友向你哭诉时,你该怎么办?

在缔结关系的过程中,普通人如何才能闯关成功?屌丝能追到女神吗?父母皆祸害吗?独行侠如何才能交到朋友?且看农庄春阳以“精神分析”为刀,拆解世间的情(xing)爱,揭秘关系之道。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作家 农庄春阳 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susan.liao@xinli001.com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