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被虚假的励志故事欺骗?

这几天有张照片的故事在疯传,里面是影星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的照片。

他睡在睡袋里,躺在曾经为他打造的塑像底下。

这张照片最近传疯了,但使得这张照片疯传的原因,是一个八卦报导:

在施瓦辛格担任州长期间,一间旅店答应给他优待,只要他来,永远免费有房间给他住。等到他州长卸任,饭店收回这项福利。

实际上,这是一个假新闻,美国没有一个正经八百的媒体报导这件事。

此外,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也非近期,照片拍摄于2016年1月,就在施瓦辛格的脸书(Facebook)上,照片只有一行注解”How times have changed.”,诉说时光飞逝,自己不年轻。

也许这个故事很励志,但当故事不等于事实。

人们为何推崇这个故事呢?这背后至少反应了几个心理效应:

01

表面是表达事实,

实际上只是反应自己的需求

也许这反应了人们的需要,有太多人在最好的时候被吹捧,在落魄的时候被差别对待。

就像为什么失恋的人爱听失恋的歌,而不是听快乐的歌来冲淡失恋?

因为这时我们需要一些话语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悲伤,并希望有人能会影我们的悲伤。

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可能一时间找不到这样的对象,那么当我们听失恋的歌,就满足了我们自我满足的需求。

02

人的记忆并不可靠

就像在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发现人对于记忆只会「越记越糊涂」,没有越记越清楚这回事。

记忆就像硬盘,回忆一次,硬盘的使用次数就减少一次,使用久了,硬盘就会越来越不好使。

因此,增强记忆的方法通过阅读、游戏等刺激,但「不包括不断的回忆」。

03

比起客观真理,

我们更需要相信自己的是对的

就叙事治疗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譬如一个经常要求孩子按照要求来的母亲,把自己想像成一位为孩子牺牲的慈母。

这种故事是主观的,但无法解释及说服孩子去相信,你就是你认为的那个样子。

无论你觉得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如果不去查证,那么你永远无法知道真相。

进而,我们需要说服自己,我们是自己所想的那个样子。

因此还有一个研究告诉我们,称赞你的伴侣「他很漂亮」、「XX特别厉害」并不能真的使他快乐。

因为如果他自我认知自己不够漂亮,或者不够厉害,你的称赞离他自己认知的自我越远,反而会让他产生怀疑。

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最吸引我们的人,不是成天称赞我们的人,而是感觉对方真正了解我们的人。

04

「同温层效应」的陷阱

最后,有个心理学效应叫「同温层效应」。这个效应指的是,人们总是跟意见相似的人为伍。

这很容易产生认知偏误,譬如一个国家可能70%的人都支持A候选人,仅有10%的人支持B候选人。

但当一个小区里头支持B候选人的人占绝大多数,住在这个小区的人会产生一种误解,感觉B候选人的支持者多于A候选人。

这时,无论在小区里头做多少民调,得到的结果都无法反应真实的选情。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比赛最后出现「令你惊奇」的失利,很可能你之所以震惊,在于你身边的人看法跟你一致。

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可能自始至终都不看好你支持的队伍,只是你没有做充分的调查罢了。

§ 结语

最后,这个阿诺的假新闻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想起克里希那穆提说过的话:

「真相就是真相,它和痛苦或快乐无关。」

也许我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认知,低估了内在的恐惧。以致于我们时时刻刻被内在的不安、焦虑、慌张与害怕所控制,就此做出自认为理性的行动。

实际上,我们深深的活在认知偏误之中,但这些偏误又使我们得以获得心理的纾缓。

所以比起真相,或者知道心理学的定理,这都不是最终的目的。

最终的目的是去探问,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安?

潜藏在表达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要什么?

又害怕失去什么?

作者简介:高浩容,哲学、教育双博士生,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心灵驯兽师》等十多部出版品。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