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焦虑

文:HuanGi | 壹心理专栏作家

原题《生而为人的焦虑》

很长时间,我们都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身份。我说的不是社会上的一个身份标签,而是赤裸裸的人类的身份。这件事,看起来是十分理所应当的,这不是一个课题,我们不需要把其提上日程,仔细思考自己这一身份究竟有何意义。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之类的问题也显得太大太空,就和人生的意义一样似乎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答案,那么思考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是太容易适应的动物,人生很多困难,然而再多困难和挫折都无法阻止我们成长,这么一看人又坚强得不行。可是正是因为太容易适应,所以一些变数性的东西就容易使我们焦虑不已,变数太多,生活就失去了控制,我们和社会之间就好像拉开了一条鸿沟。这条鸿沟里孕育着人类灵魂里的一切无助,这些无助不断的榨干人类的精力,创造力,最后,我们很容易会怀疑自己为何生活在这世上。无奈的,就是这样孕育了一条条绝望的灵魂。

我想从人的成长过程里来谈一谈这个话题,孩童时期我们其实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很多至今也无法解答的疑问,但是好像莫名其妙我们就都长大了。有时候感觉自己其实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社会的好多问题,然而这个社会没有给我们机会慢慢成长,或者说,我们也不允许自己停下来想一想。就大部分的孩子来说,我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意义为何。读书学习特长几乎都是父母的安排,我们没有问,甚至问了也得不到回答,所以埋着头就往前走,别人做什么我跟着做总不会吃亏。这应该是这个世界的沉默教给我们的第一课。因为选择少,所以一直到我们成年为止,大部分小孩似乎也不会遇到什么特别烦心的事,甚至有的人一直到了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失控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我们和同龄人几乎都在做一样的事,差距总归不会太大,看看那些无法接受教育或早早步入社会了的同学,甚至我们会有一种诡异的优越感,我在这成长的路上是没有掉队的。

可是,既然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不满?我相信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察觉自己是个人。这个理所应当的标签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简单的说,小时候你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孩子,身为父母的小孩应该听话,服从他们的安排。身为老师的学生应该听话,完成他布置的任务。你有各种各样的角色,你一直忙于扮演,可当你长大了,突然有一天你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些角色你又是谁?结果却找不到答案,做不了自己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可是这悲剧在这个社会上一天又一天的重演。人类有多伟大?人类有多渺小?这些哲学的问题,总感觉离我们太远,我们忙于在自己创建的社会里遵守规划做一个被编程好的玩家,却忘了自己本身是可以掌控自己的。

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极度让我们焦虑的事情,人际关系是我们抓住的第一根稻草,也是许多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幼年时代和父母的关系给你一个你存在的肯定答复,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关系链,朋友,爱人,工作伙伴一条一条的关系链连接人类和这个社会。因为这些关系链的直观,所以我们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然而,人与人的关系不会一成不变,没有和这个世界内在的联系,只有人际关系拉出的一条条脆弱的绳索,孤独便会让人发疯。

小时候我们会想读书有什么用?或者想自己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为了金钱或者为了名利,这些简单粗暴的标准答案告诉了你社会的游戏规则,在社会上你怎样得到你存在的肯定答复。于是这个目标变成了生存的唯一目的,然而玩家数目太多许多人失败了,令人庆幸的是,不少人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开始发现自己的焦虑,认清自己追求的实际上并不是金钱和名利,而是安全感。这安全感不是有房子住有钱花的安全感,而是自己身为一个人能安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种种不安和焦虑,是我们所说的智者贤人的洒脱,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然。

人生来就带着焦虑,离开母亲子宫的焦虑,我们带着哭声来。害怕得不到父母的爱,我们索求我们付出,带着哭声长大。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我们发抖着忙碌着茫然的老去。最后,离开这个人世,才发现终究不过是自己的一场独角戏,叹息一声,再没有什么无法放下的。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