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男人,从进化心理看女人喜欢哪一款

文:萨莫
来源:赛可乐鸡(ID: psychology2018)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可谓是一门毁三观、开脑洞的学科,虽然在心理学分支下比不上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显学的备受瞩目,却往往能在特别刁钻古怪的问题上提出石破天惊之见。它能解答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穿越到原始社会,你会是哪一种猎人?

男人有三种:

  • 义气干云,千金散尽不足惜,朋友遍天下的豪士类;

  • 抠抠索索,四处拔毛揩油,为人不齿的蹭饭者;

  • 还有温驯勤恳的妻管严类。

这个维度看似只反映了对待钱财身外之物的态度,却实实在在将男人从生活方式、职业生涯到婚恋甚至子孙后代生存状况都彻底划分开来。进化心理学家甚至可以从中推论出其若置身人类起源之初的原始狩猎-采集社会(hunter-gatherer society)会喜爱狩猎哪种动物。

-01-

豪士——大型猛兽

虽然奔跑的速度赶不上许多动物,但发达的汗腺和直立行走造就的形体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长跑。有考古学和人类学证据表明,长途奔袭,甚至很多情况下驱赶动物直至将其累死正是人类能获取大量动物蛋白的主要原因。


然而很难想象有这样一波原始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居然对狩猎对象挑三拣四,他们就是豪士,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大型猛兽。一只野兔,一头小鹿是他们不屑一顾的。


可如果你认为他们享受的是在非洲草原上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甚至是远离补给线、被恐惧攫取汗毛直竖、弹尽粮绝之际陷入生死未卜的绝望的快意,那就错得太离谱了。稍不留神就命悬一线暴力美学对原始人来说未免太过于奢侈,生存环境恶劣的他们能想象的只不过是活下去,并且让子孙后代也尽可能地活下去。


那么,豪士狩猎图的是什么?在一番针对有无冷藏、腌制技术的争论之后,科学家们发现,狩猎大型猛兽的偏好并非出自于要为家庭提供更多肉类的动机,而更多是出自“炫耀”(The show-off hypothesis, Hawkes, 1990)


勇敢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类,尤其是男性的一大宝贵品质,以此吸引女性不在话下。而猎取到大型猛兽却缺乏冷藏和腌制技术则意味着分享战果的人可以拓展到现有家庭之外的范围,部落东头的张小姐,部落西头的王寡妇,甚至隔壁部落循肉香赶来的李大嫂,人人可分得一杯羹。于是豪士的形象光辉伟岸,倾慕者众多,在没有一夫一妻制束缚的时代,他们的爱人自然就更多更众。


虽然在原始社会做豪士注定是危险短命的,但他们高效的播种方式却让这种勇敢无私的品质的基因广为流传。在人类学家对居住在非洲南部的狩猎-采集部落的!Kung族人的追踪研究中看出,同一部落中往往有多达数十名女性宣称与某一名男子发生过性关系,该名男子相赠的定情信物即一条鱼或一块肉。从这一点来说,豪士们最无私的品质背后,却折射出最自私的基因传播的影子。

 

-02-

蹭饭者——不事生产


和豪士们声色犬马的人生比起来,蹭饭者似乎过得暗淡无光。没有性伴侣,没有人仰慕,吃嗟来之食的羞辱等等……事实真的如此吗?仍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每一种品质,无论道德判断角度的好坏,存续下来都有其合理性。蹭吃蹭喝的人也不列外。他们的超能力有以下几种:


 1)消息灵通。


部落中谁打到了大型猎物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得一份。不要小看这一超能力,有学者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平均而言,不事生产的蹭饭者们获得的肉甚至超过流血出汗打到大型猛兽的豪士们(Winterhalder 1996)。

 2)口才奇佳。


尽管可用以沟通的渠道和语言有限,蹭饭者却以三寸不烂之舌(或者还有肢体语言)说服某些人开始危险的豪士生涯,以便自己能够坐享其成。也许是吹捧,也许是某种头衔,当豪士们习惯了这种飘飘欲仙的高人一等的感觉,似乎也就不在意被人骗取血汗成果了。

 3)是女性选择“长期伴侣”的对象之一。


虽说多重性伴侣是原始社会的普遍两性关系状态,虽说豪士是整个社会女性心之所属的英雄,但工作的危险性,长期出门狩猎不知归期的不确定性,大众情人的竞争性等等都让他们伟光正的形象有点黯然失色。 


考虑固定伴侣的时候,对于女性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长期持续地为自己和后代提供资源。否则生存和养育后代的压力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正是这个原因让蹭吃蹭喝的基因留存了下来,当然这类人有可能在“妻子”的驯化之下变成了优质居家男、妻管严。

-03-

妻管严——小动物杀手

妻管严当然有可能是从蹭饭者驯化来的。能养家糊口而不太有其他情敌的竞争——因为毕竟豪士才是风流倜傥的那个——以此说来妻管严也算得是原始社会的经济适用男一枚吧。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猎杀大型猛兽的人群以单身青年男子居多。不知被哪位奇女子相中进入稳定伴侣关系之后,豪士们很有可能就百炼钢成绕指柔,放弃冒险狂徒的生活,开始狩猎一些温驯的小型动物,既不太危险,也不用离家太远,还不用分给游手好闲的蹭饭者们,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何乐不为呢?只是此时蹭饭者家里的女士们不知会不会暗自顿足:早知道他能如此彻底转性,当初我还不如跟了他呢。


作者简介萨莫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英国伯明翰大学心理系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学、依恋理论及相关治疗法、进化心理学。译有《犯罪心理学》、《影响孩子一生的28天》等心理学著作。公众号“赛可乐鸡” (ID: psychology2018)兼职编辑,不定期撰写“好玩的心理学”推文。

责任编辑:Spencer 林立洲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