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的亲密关系可能只是一场控制与被控制的平衡

VCG41504287403.jpg

文:王丹春 | 壹心理专栏作者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d已经在她朋友们的生活中消失很久了,再没有一起聚餐没有一起逛街没有一起电影。这种情况开始于上个月月初,她与H确定恋爱关系。然后在她的日常里就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场景:

A

“亲爱的,我们部门晚上聚餐。”

“哦,是么?但是我想让你知道好女孩是不会晚于9点回家的。”

B

“亲爱的,s约我出去逛街。”

“逛街?又买那些无用的东西吗?听着,我喜欢女孩子勤俭持家而不是整天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C

“亲爱的,看我新买的裙子,漂亮么?”

“漂亮?它那么短连你膝盖都没盖住,你一定是想穿着它出门勾引其他男人,快换下!”

逐渐的d成了一个不逛街、不约会、不交际、一下班就回家、勤做家务、早睡早起、饮食严苛、穿着保守的人——和过去那个神采飞扬的她截然不同。

一段时间之后,d照镜子时看到里面那个灰不溜秋、目光沉静、神色暗淡的女子时突然觉得有点不大对劲。

这个一脸丧气的节妇是哪里来的?她震惊脸。

『控制者是如何实现控制游戏的

这个节妇自然就是d。不过又已经不太是她本人。这是被她男友控制后制造出来的她。

亲密关系中,如果有一方有极强的控制欲并试图压制、控制他/她的恋人,另一方为了避免冲突一再妥协,那么在长期的浸淫之下,对方真的会如他/她所愿成为被操控后的洋娃娃——正如那个灰不溜秋、目光沉静、神色暗淡的d。

而恋爱关系则在不知不觉间成了操控者和被操控者的游戏。

这样的游戏并不少见。帕萃丝·埃文斯在她的书中曾提及过这样一个案例1:

有一位女士,相信她的丈夫十分爱她,只有他才最了解自己。虽然她很聪明,并且很有歌唱家的天赋,但是,因为受丈夫对她看法的影响她认为自己不聪明,并且有一副不出众的嗓子。这位女士20岁结婚,60岁时成了寡妇。在她剩下的没有丈夫的日子里,种种信息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但为时已晚。她不但为失去丈夫难过,还为失去自己“另一个生命”悲伤。如果她不相信丈夫是因为爱她、了解她才对她如此评价,她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操控者是如何实现操控游戏?

1.“爱和了解”

“爱和了解”是操控者最擅长玩的把戏。他们经常会说:

“我是因为爱你,我才这么对你的。”“如果我不爱你,我才不会管你呢!”“相信我,我最懂你,所以红色并不适合你,粉色才是最适合你的颜色。”“苹果?不,香蕉吧,我知道香蕉才是你最爱吃的东西。”

在这样的表达中,操控者一点点置换概念,将操控和爱混淆并将一些操控的内容通过指令性的言语和行为慢慢侵入被控者的大脑。这甚至不需要多长时间!

2.贬低对方的能力和价值

操控者会在表达爱的时候贬低对方的能力和价值。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强大,也会让对方觉得他们很渺小不得不依附于操控者。

“你这么笨,除了我不会有人喜欢你的。”“你看你又把事情弄得这么糟糕,这个世界上也只有我能忍受你了吧。”

3.从“身”至“心”地孤立被操控者

尽管被操控的那一方很有能力,很有才华。操控者们会尽力去毁掉对方与能力、才华的连接,慢慢摧毁对方与外界的联系,从而让被控制者在心理上孤立无援。而后,加上控制者很擅长玩的“奖赏与惩罚”的游戏,他们可以如入无人之境。

假若我们细细去辨析,可以看到斯德哥摩尔综合征的影子。同样是一方控制了另一方的生命,在扭曲的状态下,控制者和被控制之间建立新的畸形的依恋关系;同样是被控制者一方面依赖于控制者偶尔施舍的“温情”,认同这是莫大的恩赐和奖励,另一方恐惧控制者不知何时的施虐和折磨,为了回避惩罚乖顺、讨好。

4.令人恐惧的心理暴力——辱骂

此外,控制者还会见缝插针地用上一些辱骂。这是比直接的暴力更加令人恐惧的心理暴力。

“再也没有比你更没有用的人,你简直就是一头猪!”“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意志力的人,你让我觉得恶心。”包括文章开头所提及的“你穿得这样暴露,一定是想勾引别的男人”,潜台词里是“你是一个荡妇”等等。

就是这样,他们一步步地蚕食对方的独立人格,侵吞对方自由意志,剥夺对方的真实自我从而塑造出一个符合他们需求的“完美玩偶”。

『每一个玩偶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

令人吃惊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不仅满足了控制者的需求,也是被控制者的一种渴望。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很多被控制者渴望成一个“老套的、柔弱的、没头脑且无助”的人,从而可以回避责任和义务获得满足和需求。

我们翻开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看看在家庭矛盾未激发之前人们眼中的那个女主人娜拉,或许会对以上的那句话有更深的理解。

一个没有工作,少有主见,饮食方面没什么自制力的女人,经济上完全依赖丈夫,孩子大部分时间委托给保姆照顾,只负责唱歌、跳舞、买东西、装扮自己取悦丈夫(仅指代他人眼中的女主角)。

这样的一个女性在与人的互动之中无时无刻不在表露“我是柔弱、没脑且无助的人”,从而传达出“我没有用,我无法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的信息,以及“你必须要帮助我”的诉求。也的确,更能激发男权社会下的主流群体——男性的保护欲,从而巧妙地将自己必须为自己承担起的那部分责任转嫁到对方身上。以此,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什么都不会”巧妙地衔接了“我安排好你的一切”,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的链。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控制?

表面上看“无脑”的人缺乏独立人格、意志不坚定、自我认识不够更容易被操控。这一群体呈现出过度削弱自己的能力,深度认同自己“离开他人无法独立生存”、容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不懂自己的核心需求的现象。

A、这正好对应了Marcia提出的同一性状态模型中的同一性早闭状态。

Marcia(1980)认为,同一性是一种自我结构——驱力、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的一种内部的、自我建构的和动态的组织。这种结构发展得越好,个体越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相似性,在将来的生活中清晰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种结构发展得越不好,个体对于自己与他人独特性的认识会更混乱,更多地依靠外部资源来评价他们自己。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这一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学专家Erikson提出。Marica(1993)认为同一性作为一种内在的、自我建构的结构以及主观体验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因此,他从同一性概念的行为层面出发,根据Erikson同一性理论中的两个主要的过程变量——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的程度高低来对同一性加以操作化划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

1.png

其中,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的青少年称为同一性早闭者(identity foreclosure)。这类个体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但却很容易做出承诺,这种投入基于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建议,他们接受了权威人物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同一性。

这显然是没有发展好的群体。这类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会固着在青少年时期。当他们长大后从原生家庭结构中走出来时,下意识般地去寻求权威人物,实现被评价、被肯定,从而获得自我概念的稳定感。

另外,许多其他的研究(Clancy&Dollinger,1993;Kroger,2000)补充了以上观点——同一性早闭状态盲从权威,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B、可能与他(她)们的依恋类型有关。

“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这是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对依恋下的定义。依恋这个概念最初主要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

Brennan,Clark,&Shaver(1998)用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两个维度来考察依恋风格。他们认为依恋类型可以被概括为回避亲密(avoidanceof intimacy)和忧虑被弃(anxietyabout abandonment),并依据这两个维度完善了依恋的四种主要模型(安全型、恐惧型、疏离型、痴迷型)。

回避亲密程度低,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心和轻松;回避亲密的程度高,则伴侣亲密接触时烦躁不安。忧虑被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

个体忧虑被弃程度往往与个体对自己的价值的评判成正比。对自己价值评判越低,越害怕被遗弃。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将自我价值的肯定寄托到关系客体上——在恋爱关系中的另一方。为了获得肯定、回避被遗弃,个体习惯努力满足关系客体的要求,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容易发展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C、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的被控制者行为分析。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1985)。因果取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 Theory)是自我决定理论的重要内容,用于解释人们在发起和调节他们行为的动机过程上的差异。

他们认为人们形成了影响他们的信息解释的不同因果取向:有动机参与的个人取向(personal orientation)和无动机过程的非个人取向(impersonal orientation)。前者根据因果点的不同可分为自主取向(autonomy orientation)和控制取向(control orientation)。

个体把自己知觉为他们自己行为的原因称为因果的内在点,又叫自主取向。自主取向的个体基于对自己的内在需要、标准和目标做出行为,这类个体的行为是自由选择、自我调节的,他们积极地寻找与个人价值观和兴趣相符合的机会,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维持高水平的内在动机,因此不大被控制。

个体相信他们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取悦他人,或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称之为因果的外部点,又叫做控制取向。控制取向的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受到外部的力量、需要或者内化要求的影响,他们根据环境中的控制(如奖赏或寻求社会赞同)来发起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倾向于遵从威胁、最终期限和对他们应该如何行动的内化期望,他们的行为受外部动机驱动,与典型的被控制者高度拟合。

非个人取向的个体则认为他们的行为受到那些超出自己意识控制的因素影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拥有消极的自我评价和无能感,其行为一般是缺乏动机的或无助的。

所以一但恋爱关系中的另外个体强势且坚决,对自我评价消极、充满“无能感”的非个人取向个体很容易向对方妥协以此来维持关系里可以提供给他/她的微薄存在价值感。这也是这个群体容易被控制的原因。

D、其他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点,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人发展成为容易被控制的个体。比如,社会文化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人格类型等等。

『生活中的延展

尽管大多人渴望的爱情独立、平等,不得不承认的是任何一种恋爱关系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控制与被控制。其程度的高低左右关系中个人的主观体验,进而影响关系质量。

我们不去提如何摆脱控制,因为就恋爱关系而言,一定程度的控制与被控制或许是满足彼此需求的一种互补。

至今我们依旧无法下标准化的定义去衡量恋爱关系是否转变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控制与被控制。然而,我们可以试着从一些新的角度去审视一下自己关系的本质。

首先,参考“操控者如何实现操控游戏”部分内容,结合日常言行体察自己是否有可能陷入控制/被控制的角色中。

其次,可以借助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第二版)(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缩写为EOM-EIS-2)评估自我同一性状态。也可以参考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评估自己的依恋类型;此外,Deci和Ryan(1985)编制的一般因果取向量表(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 Scale,GCOS)可以被用来有效评估因果取向等。

比起这些更重要的是,你们是否足够相爱。

最后,祝所有观文的朋友拥有自由、独立、平等、彼此尊重、互相扶持的恋爱关系。

112.PNG

今日讨论

那些说爱你的人,

真的了解你的优点、缺点吗?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