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受到过知识的诅咒?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 在和别人沟通问题时,自己感觉已经说得很清楚详尽了,对方还是一脸懵的看着你;


  • 给孩子辅导功课,已经把问题重复了N遍,孩子还是天真的眨着眼睛说听不懂,不禁怀疑孩子的智力水平,气的血压升高,想吐血。


如果你也经历过类似场景,那么恭喜你也中了“知识的诅咒”。


什么是知识的诅咒呢?


1990年斯坦福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敲击者拿到一张25首名曲的单子,都是像《祝你生日快乐》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每位敲击者挑选一首,把节奏敲给听众听(通过敲桌子)。听众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曲。


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让敲击者预测听众猜对的概率,他们预测概率为50%。但是实验结束后听众其实只猜出了2.5%的曲子。


在这个游戏中,听众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辨出乐曲,敲击者会对此感到震惊:难道不是很明显就能听出来吗?当一个听众把《最炫民族风》猜成《祝你生日快乐》时,敲击者的想法可能是:你怎么会这么蠢呢?


敲击者知道答案(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他无法想象不知道答案的听众为什么会猜不出来。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如果我们很熟悉某个对象的话,那么我们会很难想象,在不了解的人的眼中,这个对象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一定都会与不具备相同专业知识的人分享讨论信息,这种情况下,如何减少甚至破除知识诅咒对我们的影响,提升沟通效果?


1. 搭台阶


善于借用对方已知的信息来减少这个知识和信息断层。


这种通过类比等方式,借用对方已知的信息来减少这个断层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在认知心理学中,我们称为用基模(基模由我们记忆中预先存储的海量信息组成),基模可以提供深度的简单。


当然如果你发现你们双方的认知不仅是断层,而是一个深坑,你除了用类别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拆分这种搭台阶的方式,化复杂为简单。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搭积木的过程,比如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或按逻辑线拆分,或按要素线拆分,有效筛选出关键信息,逐步给予对方相关的信息知识,这样对方既容易理解,也不会因为一开始太难而失去兴趣。


当然,有人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会纠结于是准确优先,还是易懂优先;我个人判断的标准是一定要回归到沟通的对象和目的。否则准确而无用的观点,终究还是无用的。


2. 接地气


A:善于用大白话提炼分享复杂信息


这里指的大白话不是没有养分的口水话,而是能把你的核心思想用大家易懂易记得方式表达出来,即我们说得深入浅出。柳传志和马云都是这方面的高手,比如联想文化中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等都是好例子。


B:善于用具体作为抽象的基础


我们很小时候都有这样学算术的经验,10-3=?你学起来可能不那么快;但如果给你设个场景,比如我给你10个苹果,你吃了3个,还剩几个?这样更容易学习。


研究人员把这类提问方法称为“语境算术”,用具体作为抽象的基础,不仅适用于数学教学,而且是人类理解的基本原理。沟通当中我们碰到抽象不好懂的概念和问题时,用理论解释理论,从抽象到抽象往往大家会更糊涂,但你这时举个具体的例子,讲个故事,跨专业的人就很容易理解。


还有很多时候,你还可以充分借用语言之外的方式增加理解,比如实物的模型或使用的场景;比如高新技术介绍时,你光说自己的技术如何先进让人无感,但如果你能展示一个个具体使用的场景,甚至加上互动和体验更容易让用户了解、记忆和决策。


3. 善观察


有了“搭台阶,接地气”这些招式策略,那咱啥时候用呢?


A:提前预判准备


很多沟通者在准备和分享自己的专业领域时容易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往往忽视了沟通交流是一个跳双人舞的过程,无论对象是谁,都是一个套路,确实容易陷入周总理说的“不看对象,对牛弹琴”的困境中。


B:现场观察调整锻炼自己沟通中的双核处理能力。


在专注于自己沟通目的和内容的同时,还要关注听众的反应,特别是听众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一些微小身体语言的变化,比如皱眉、注意力转移、提出让你再解释一下等都在给你早期或中期信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