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幸福了

我没事喜欢瞎思考。

乐于思考在50%的情况下是好事,但在另50%的情况下却是灾难。


在昨夜的工作复盘小结中,我写下一段话:

近日来,正式开始工作前都需要一段“心理建设期”,耗时太久,需改。


所谓的“心理建设期”,指的是在电脑前静坐许久,试图把一些问题想透、想穿、整理清楚。这些甚至还不够,我需要在A4纸上记下思考路径,推导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才肯罢手,正式开始工作。

曾经我一度认为这个行为哲学而理性,毕竟当代青年总是被鼓励去思考的。


但没人提出过,思考过量所引起的负面效应。


更没人提出过,思考的节制


比如,我和一个人见面,对方给我的感觉很不舒服。


尽管如此,我却没有当面指出。


这个场景会诱发我一连串的思考:


  • 为什么我会不舒服?

  • 为什么我没有当面指出?

  • 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

  • 是什么在阻碍着我说出实话?

  • 他所表现的行为是否投射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 我在现场的反馈是否也投射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 我为什么要对他人友善?

  • 人与人之间到底为何要友善相处?

环环相扣无穷尽。

不加控制,问题可以无限延伸。


作为“社会角色”的我可以自如地应付这些问题,我会很绅士,会很友善,会乐于助人,会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出宽容、和蔼、高情商的一面。


但我脑海中的“局外人角色”始终在审视一切,在揪着这些问题不放。

我用麻绳把自己捆绑起来,丢进审讯室里。

于是为了消化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寻找答案,因此耽误了不少做正事的时间。


完美主义者的脆弱在于,当有任何一个空白格出现时,他会有填补的冲动

无法填补,便无法跨越,这会让他们像下雨天鞋子进水那样难受。

 

过去我有一种思维误区:所有的问题都该被解决


在我幻想的理想生活中,那里是没有一个问题的世界。

我幻想有朝一日我能不再有困扰,不再带着问题前行。

直到我意识到根本办不到,才决定改掉。


问题难以抛弃,人只能负重行走。

换句话说,人类应该学会与问题共生,就像下雨天鞋子进了水还得走路。

 

“等我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一切也许就都好了。”

这是我过去的心理写照。


它背后所映射的是“一… …就… …”的思维

由这个思维方式所延展开的,还有很多话。


比如你常听人说的:

等我有钱了,就balabalabala… …

等我瘦下来了,就… …

等我当了主管,就… …

等我找到合适的人了,就… …


可问题在于,就算这样,生活会变好吗?


高中生觉得读大学一切就都好了,读大学的觉得工作了就好了,工作了的觉得财富自由就好了… …


一个无奈的真相是,我们的烦恼数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动而减少。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烦恼开始变得种类繁多。


如果“一… …就… …”的思维是正确的,那么我早该活得眉开眼笑了。


如果曾经的思维正确,那么我现在必然幸福


可是我没有。

 

大脑的工作原理有很多,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机制是:非线性


线性思维通常需要借用语言工具才能实现。

大部分情况下,意识流动不受人类的主观控制。


假设我们把大脑看成一个加工小程序,把世间万物看成输入脑内的数据。

一种数据必然会输出一种结果。

结果就意味着问题诞生的潜在可能。


比如陆JJ的愿望是开一家公司在纽交所敲钟上市,融资10亿美元。

在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那,我的幸福指数会达到峰值。

但之后的每一秒,它都在减少。

直到第二天早晨,我在床上醒来,发现好像一切也就这么回事。


我没有进化,也没有退化,体内的细胞数仍旧维持在原先的水平。

“我”的运作机制没有变化,意味着我的身上仍旧存在着无数问题。


你就算中到了梦寐以求的500万元的彩票,第二天的问题依然存在。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出车祸截肢者与彩票中奖者,他们的幸福指数会在1年后回归到一个均值。


甚至截肢者的幸福指数会略高于中奖者,这就很有意思了。


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不会使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停止

 

不存在一个时间节点,能使我们永远幸福。

因为多数人对“幸福”一词语义上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幸福与短暂、易逝,几乎是同义词。


它不是常量,更不是状态。

它是时间轴上一个极小的点。


或者再大一点,可以这样说:任何一种情绪,都拥有其自在的生命周期与存在价值。

喜怒哀乐,过度鼓吹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可取的。

当一个人试图找到幸福的捷径时,他已经掉进了阴沟里


“享乐主义”与“唯幸福论”均不可取。


人们不会永远幸福。

正如人们不会永远悲伤。

即使是以积极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哈佛幸福课,也倡导:认为上了幸福课,日后就可以幸福快乐生活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因为这是妄念的一种。


它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为人们建立一个综合的、平衡的健康心理模型。

以使我们在心理、情感、人际关系、认知上获得良性的综合发展。

 

心流”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


简单讲,它指的是做事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由积极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在2004年提出。(名字长得像句子)


在心流状态下,我们在时光飞逝中感到快乐


这也使我认识到:当我们做一件事,想着另外一件的时候,只会感到分裂、焦虑、不安。我们与世界隔着一道门。


身处分裂中的我们对此束手无策。

焦虑只会逐步加深,甚至影响我们的行为,导致失误。


这就像羽毛球比赛的双方,如果一方得分后,总想着这一分,甚至幻想着夺冠后的美妙场景,那么下一个球他必然打不好。

高境界的羽毛球运动员,只能专注于每一个球本身,就像从未得分那样。


人生唯一重要的只有此时此分。


有点像朱光潜先生在《谈立志》中所强调的“三此主义”:

即此身,此时,此地: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神奇的是,如此本分而踏实,不带一点浪漫情调的做事方式,竟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写作时,敲打好每一个字,哪怕是标点符号。

聚会时,尽情地喝酒、吃饭、聊天,就像是此生的唯一一次聚会。


所爱之人走向你,你便该拥抱她。


即使你明白这一秒的幸福是多么脆弱,第二天的晚上你们很可能因为谁洗碗而大吵一架,你也应该走上前送上拥抱。


你当然知道你不会永远幸福。


但至少在那凝结的一刻,人类可以办到这件事。


进入此刻,参与此刻


在动态变化的现实场景中,这大概是你接近幸福的唯一机会了。


作者简介:陆JJ,一个“风骚地球人”
责任编辑:Spencer  郑锦燕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