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愿相信这个社会是公平的,还是更愿接受它是不公的

41068708_xxl.jpg

文|谈古论心 微信公众号:心理学与生活(ID:psy_life)

在阅读正文之前,请先想象自己是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主角尼奥,然后在一幕场景中,神秘人物莫菲斯向你问到:你更愿意相信这个社会是公平的(蓝色药丸),还是更愿接受它是不公的(红药色丸)?

注意,你只能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

421393611975099890.jpg

如果你选择了红色药丸,那么恭喜你做出了与尼奥在电影剧情中一样的选择!接下来,作者将带你深入这个关于“社会公平感”和“系统合理信念”(system-justifyingbelief)的兔子洞中游历一番。如果你选择了蓝色药丸,那也不要紧,下文将帮你了解你为何会做出这个选择。

01

社会公平的现实

在2015年初举行的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的Summers指出,在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所得的收入占到了全部收入的21%。

那么中国的情况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国际标准警戒线,显示了我国社会依然存在着很严峻的贫富分化状况。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阶层固化问题——底层民众的向上流动正变得愈发困难,即使完成了高等教育,出身在低阶层家庭的个体上升的通道依然相对狭窄。

近年来,我们频频可以听到像“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拆二代”这样的说法,也恰恰反映了阶层流动缺乏公平机制,下层个体向上层流动变得越来越艰难的社会现实。

02

为何人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平感受?

社会公平感是人们对于社会公平达成程度的感受。那么,处在同一个较不公平的社会中,人们为什么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平感呢?也即为什么有的人倾向于把社会感知为较为公平的,而有的人则把社会感知为较不公平呢?大体来说,至少可以找到四点原因。

首先,在这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社会,大部分人没有充足、准确的信息来了解真实客观的社会公平程度。这给人们——尤其是处在信息劣势方的群体——的主观判断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

第二,根据Jost等人提出的系统合理化理论(systemjustificationtheory),人们有一种天然的需求,即倾向于将自己所处的社会系统视为合理、正当的。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的劣势群体,他们可能会有更强烈的系统合理化动机,因为一个感知上公平而又有秩序的社会系统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控制感,缓解由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焦虑。

第三,根据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g),我们知道,为了维护自尊,人们一般喜欢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即内归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即外归因)。

由此可推测,富人作为社会竞争中的赢家倾向于把贫富差距归因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而穷人则倾向于把贫富差距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体制、出生、偏见等)。所以,富人相比穷人更倾向于认为其财富和地位是其所应该得到的,是合理、正当的,也即社会是公平。

第四,基于社会认知视角,高阶层者由于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受到较少的社会限制,故而能够比较自由地从事人生目标的追求,而且比较容易成功,长此以往,他们就更多地认为人的行为更主要是受自身特质、观念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而低阶层则相反,由于长期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个人控制感较低,而对外部系统的依赖较强,这就让他们更多地认为人的行为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制约。

高低阶层的这种归因风格差异会迁移到他们对贫富差异的归因上,进而产生类似第三点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第四点的归因差异并不是由动机性因素(如维护自尊)所促成的,故将其与第三点区分开来。

mmexport1484190445917.gif

03

哪个阶层的社会公平感更高?

上面已经讲述了社会公正感差异的多个来源,综合这些视角,你能够推测出属于哪个社会阶层的成员具有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感吗?

思维敏锐的读者肯定已经发现:根据不同的视角,我们所推论出来的结果不一致。

例如,根据归因理论或社会认知视角,高阶层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平感;而根据系统合理化理论,低阶层(劣势群体)反而更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平感。那么,到底哪种视角更有预测力呢?

最近一项发表在《心理学报》上的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该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一致地发现: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信念(相当于社会公平感)水平显著低于高阶层者,并且这一结果是由高低阶层不同的贫富归因而导致的。

也就是说:社会阶层越低,就会越少地认为社会贫富差距是由个人内部因素所致;而这种内归因越少,其系统合理信念水平也越低。由此可见,对于贫富差距的内外归因才是不同阶层者社会公平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对于那些属于低阶层但却拥有较高控制感——无论这种控制感是通过实验诱导而产生的,还是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即倾向于认为自己对生活各方面都拥有较高掌控力)的成员,他们与高阶层者在贫富归因和社会公平感上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控制感可以降低低阶层者的外归因水平和不公平感。

04

看清现实,共创未来

根据本文介绍的理论和研究,我们能够获得什么结论和启示呢?

首先,社会公平感不等同于社会公平本身,前者会受到多种动机性和非动机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群体可能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平感。

其次,虚幻的社会公平感可以由系统合理化动机产生,虽然它可以缓解个体的心理焦虑,但它却让人们去拥护而非批判不公的现状,因而不利于社会公平。那么,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无论是优势群体还是劣势群体,都需要克服系统合理化动机,并看清现实。

第三,在不公平的社会当中,体制拥护的缺乏可能导致危害性的社会动荡,所以维稳是必要的。然而,过度的维稳则容易增加虚幻的社会公平感,并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

社会公平就像任何其他社会理想一样,需要每一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达成。政府应努力减少对底层群体的限制壁垒,来实质性地帮助其提升控制感,让他们真正感到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来获得成功。民众则应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努力去实践公正原则。虽然个体的力量很渺小,就像无限汪洋里的一滴水。但没有众多的水滴,又哪来的汪洋呢?

最后,引用Jost与Kay(2010)的一句话来结尾:“一个人用不着是末日先知就能够预测:人类的续存最终仰赖于其看穿各种狭隘自私的动机源并拥抱社会心理学家所称为的‘公正动机’的能力。”(p.1124)

112.PNGWechatIMG1.jpeg

文|谈古论心

微信公众号:心理学与生活(ID:psy_life)

本文图片:作者原配图、123r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