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密私专栏|周旋和困于竞争的女性

01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美艳充满诱惑的女神玛莲娜在战事中不由自主地掉进越来越黑暗的处境之中,变成寡妇后,教授父亲断绝父女关系又失去财产的她为生存成了不折不扣的祸水。

   

在战事结束玛莲娜依附的将领们失势后,给她致命一击的是:小镇上女人当街扒掉衣物狠狠殴打,掺杂嫉妒和激愤的女性之怒。



自那之后,玛莲娜乘火车离开,再次回到小镇,她变得简朴和平凡。她变得如此可怜,以至于曾经打她的女人们都忍不住靠近帮她一把“彰显”下自己的善良。


如果我没法变得像你一样美,那我还是有能力代表正义审判用舆论把你拉下来和我一样悲惨。


在那个年代和局势下,男性代表着社会资源,财力和权力,他们是被讨好者也是女性们的竞品。


女性需要在同性竞争中脱颖而出,嫉妒的背后是一场自尊和自我确认的斗争

用经典精神分析语言,这属于女性的伊底帕斯情结。即女孩要获得家中更有权势的父亲疼爱,需要战胜妈妈。而妈妈会嫉妒,女儿们竞争胜利后会有负罪和限制感。


再到社会的大群体中,女性会掩饰性上的魅力,随着女性的受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的增多,女性开始从外貌可见的竞争中退向更加稳定不易消逝的学历和职称竞争,那听上去更加公平,不被同性指责。


曾有位通透又现实的经济学硕士女性指出:30岁之前我要美色,30岁之后我要权力。


若不与女性竞争,也不把男人当做竞争对手,以什么为参照物?


独生女可竞争对象是母亲,多子女家庭中,在中国重男轻女是风俗,也是一种情结。


伏弟魔之类的女孩在照顾弟弟的行为之下弱化了和哥哥弟弟的竞争,但更有生而为女的期待和使命,谁说女子不如男,我胜男,超男。


这是一个要和男性竞争的例子。


在日本女性运动社会学学者上野千鹤子的《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里,指出一类女生需要承接家庭对女孩的社会成就期待,又不能扼杀和超越家中对男孩的期盼。


引用心理学家小仓千加子,在《噩梦》中处于这个位置女儿的烦恼:“虽然是个女人,但要做出与男人匹配的成绩,却又决不能压倒了哥哥”。


结果就是,得意又率性的弟弟可能会在看到姐姐为学业和事业全力拼搏,但似乎总不出成绩。自己轻飘飘弄弄就可以有所成就。引用一句Eason的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这个阶段的竞争是期待通过和弟弟哥哥或者男性竞争,来获得自我在能力上的确认感,背后最为期待的是父亲和母亲不带性别偏见的认同

    

和女性外貌或性格能力等等竞争,和男性能力竞争,通过竞争以待获得从一次次战胜的优越感中获得自我独一无二的确认感,这是一场场惨烈又看似励志的现代女性英雄之旅。


 一类女性通过一场场可见或隐性的胜负之战来立足,免受歧视和孤独,享受自己拼来的骄傲。


02


网飞《女王的棋局》讲贝丝成为孤儿后,偶遇校工被教授由男性主导的国际象棋,凭借数学系教授母亲遗传的天赋和贵人与后宫相助,一路打怪升级从地级州级比赛,到作为国际代表和俄罗斯世界冠军对战最终击败毛熊,成为新一代象棋接顶流。


全剧基调和女主疏冷淡漠的性格极佳剧情画面是:她和心意的男人做完爱后,便习惯性地坐在床上捧起象棋界事的书,过了好一会才满脸诧异的对男人说:你怎么还不走?这女人,直得我一愣一愣。当然,她也足够美丽。


她在俄罗斯遇到最大困境,感到不敌对方时,是在大洋彼岸的4个曾经被她打败的男人们作为美国队远程支援助攻,在心理上安抚信任,在技术上支持她。


当她最终获得胜利走出记者采访的人堆,在俄罗斯小巷穿梭时,发现那儿下棋的老人向她致敬。


在这个特例中,没有女性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为了上位要取悦和攀附男权,女主一心一意朝向自己的目标行走。

当然她有自己的问题,药物成瘾和亲密关系疏离等癖好。


03


以上依旧是女性确认自我身份、价值,渴望被看见时采取的三个步骤或模式:


一、和同性(妈妈)竞争,赢得异性(爸爸)的欢喜;


二、和男性竞争,不敢让自己赢;


三、获得女性的支持信任,赢得男性的帮助,朝向心中理想的方向靠近。


这是一场内卷的三部曲,有些人已经放弃竞争了,太过疲倦,进一步有一步欢喜,为何非得赢呢?输的人就得死吗?


毕竟没有人记得第二名,除非她坏到骨子,作为一个邪恶又迷人的反派。


上野千鹤子在被东京大学邀请作为新生开学祝贺词发表硬核演讲:


你今天觉得努力就有回报,是因为周围的环境鼓励着你,推动着你,手把手拉着你,并为你所做知识进行评估褒奖。


这世上有那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想努力却无从下手,太努力却弄坏身心的人,也有人在努力前意志就被各种挫败。


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通过童话分析发现:过去男孩的英雄之旅是通过屠龙赢娶公主完成的;女孩通过等待、冒险、牺牲等到或遇见王子为终结;除了竞争,还有躺平和愚者的智慧,动和静的结合。

文:张凯丽kelly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