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你爱过的人会真正消失不见

文:壹心理认证咨询师社群
来源: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从前段时间大热的《寻梦环游记》

到年前火爆的《前任3》

有个话题被反复谈论

真正的死亡

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两个人散了

是因为一个以为不会走

一个以为会挽留

前者是死亡

后者是分手

但说到底

都是关系的终结

当面临友情、亲情、爱情

等各种关系的终结

甚至面对自身的生死存亡时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自身的情感

对于关系的终结

咨询师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独特的视角

本期「心理师の日常」

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01-

不要以现在的不爱,否定过去的相爱

壹心理认证咨询师  余春

在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失恋和离婚的人


他们难以承受关系的破裂带来的痛苦,被严重的失眠和负面情绪困扰,甚至自伤、自杀。

他们会认为,当初说得再好听的承诺,如今都成了赤裸裸的谎言。


连爱情都不可信,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受伤的人有这些想法是很正常的。


而他们需要转变的,只是用一种更为动态的视角,去回顾那一段关系。


时间在流逝,万事万物都在改变,包括我们自己本身,只是关系中的双方变得太多,彼此陌生了。


过去我们因为爱在一起,现在我们因为彼此改变而分开,但重要的是,未来我们都会有新的生活。

有一段话我自己非常认同,也会在婚恋咨询中反复提起:

我始终坚信,你们的相爱是真实的,你们在热恋中的表达是真实的。我也相信,你们此刻的不爱和分离也是真实的。


但这一刻的“不爱”,并不代表过去的“爱”是假的。


爱和不爱,都是当下情景,你们内心的真实呈现。

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以现在的真实,否定过去的真实,那么在处理感情结束、关系终结时,或许我们就不会那么痛苦。


-02-

关系没有终结,只是换了存在方式

壹心理认证咨询师  曹琼

但就算过去是真实的,深爱过的恋人的离去,甚至是永不联系,总是让人心灰意冷,甚至困惑满满:

要爱做什么呢,爱了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多,最后什么都不是,连朋友都不如?那个曾经重要的人,变得杳无音讯,就像死了一样。

这是恋爱关系结束后,让人们痛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真切意识到,一段恋情的死亡,是深刻的丧失,也是我们难以安放的情怀。

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从认识到相恋,相依相伴,对彼此的影响早已刻画在对方身上。


我们曾经的恋人,会帮我们认真地梳头,会帮我们仔细修剪指甲,会在冬天穿好羽绒衣后帮我们把袖子里的毛衣拉出来。

现在即使分手了,我们仍然保留下了这些习惯,会对着镜子好好梳头,会耐心整理衣物。即使ta已不在身边,我们的耳边,依然不时响起叮嘱:你是最棒的!没关系,去做吧。

即使分手,这些对方的印迹也一直存在。


即使不再联系,关系还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存在于小习惯中,存在于内化的语言中。

我们身上总有那么一点,曾经的爱人留给我们的痕迹。

也许我们的关系,并没有真正的终结。发生改变的,只是关系的存在方式。而这正是一切关系的意义所在。


-03-

对关系消亡的恐惧,更甚于对肉体死亡的恐惧

壹心理认证咨询师  廖艾平

从受到恐怖分子威胁,到卷入三米巨浪命悬一线,再到最近突然急性腹膜炎痛到几近休克,我似乎不止一次体验到了死亡逼近的恐惧,但每一次,心底都会有强烈的生存力量涌现。

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救了我,是关系链条织成的救生绳索,化作我渴望活着的强大内驱力。


难怪,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然后建立尽量多而稳固的关系。

就如《寻梦环游记》里说 “只要世上还有一个人记得我,我就不会真正的死去”,以及《北京遇上西雅图》里 “只要住在对方心里,死亡就不是距离”


我曾经体验到这样一种感觉:

当死亡逼近,我所有的关系面临终结,爱恨即将消失,我感受到被抛弃的恐惧,就如同出生伊始,我们从妈妈子宫产出时,曾经体验到的被抛弃般分离的恐惧。


这份恐惧会在所有关系消亡时被再次激活,它有别于生理意义上的死亡,是一种真正的意志消亡。

正因如此,战场上的士兵大多宁愿战死也不愿做逃兵,因为逃跑后被所有人唾弃会切断他拥有的一切关系链接,让他体验到比死亡还要糟糕的感觉。

也就是为何很多孩子在受虐的家庭长大,仍然不愿意离开父母,因为哪怕是一段糟糕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的好。

-04-

糟糕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要好

壹心理认证咨询师  贺喜云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真的亲手切断一段“糟糕”的关系,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开心还是痛苦?

艾女士觉得生活很压抑,总感觉胸口堵着什么,担心自己得了大病而焦虑不安。


在做完各种身体检查找不到原因后,她找到了我。

她说,妈妈有抑郁症,一旦发病,家里就充满了阴郁的气氛。她现在还能清楚记得,妈妈痛苦得一直撞墙的声音。

在她几岁的时候,妈妈带着她一起卧轨自杀,是她的哭声最终让妈妈改变了主意。


让她更痛苦的是,在她30岁那年,妈妈确保她未来无忧后,还是选择了跳楼

由始至终,痛苦就是妈妈在她心中的代名词。


所以她长大后,主动与妈妈保持距离,从心理上与妈妈疏离。


她从未与妈妈好好说过话、亲密地谈心,直到妈妈离开,也从未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


她内心主动阻断了与妈妈的连接,是为了防御妈妈的负性情绪,却同时阻断了感受妈妈正向情感的途径。


无法感受到母爱,自己的情感也无处表达,自然难以建立起安全感。

我觉得,不只所有关系的消亡,而仅仅是生命中重要关系的断裂和阻隔,都会让我们体验到类似死亡的恐惧,身体上会自然出现符合恐惧情绪的生理反应,胸口闷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艾女士逐渐回忆起妈妈为了保护她所做的点点滴滴,明白妈妈默默承受抑郁症的折磨,苦撑30年是因为放不下她,她终于体会到妈妈的良苦用心,当场嚎啕大哭。

当她说出对妈妈的内疚,说出对妈妈感激后,她重新获得了与妈妈的情感连接,疏通了与妈妈的重要关系,胸口堵的症状自然而然消失了。

哪怕是一段“糟糕”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要好,更何况这段关系也并没有那么糟糕。


-05-

关系中的退行,其实是对改变的再次确认

壹心理认证咨询师  赵久平

人们对自己经历的每个第一次都印象深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女士,我的第一个来访者。

吴女士与母亲互动的模式是相爱相杀的“矛盾依恋”模式,这让她难以在交往中发展出持久的良性关系。


但在与我的互动中,她体验到稳定、持久、包容的“安全依恋”,这种关系慢慢在她的精神世界浸润内化,她逐步可以这样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从而与他人发展出更健康的关系。

第一次的成功咨询,是我的宝贵经验,但更宝贵的是,第一次和来访者说再见。

在关于咨询终结的讨论中,吴女士心中弥漫着“分离焦虑”,她内心的“矛盾依恋”再次被激活:她想要分离、渴望独立,又害怕自己再次被抛弃于孤独无助的世界。


她问我:“我们以后能不能像闺蜜一样相处呢,比如可以偶尔发个信息,打个电话?”

我说:“此时此刻,也许你担忧的是,如何在外面找到一个像我一样,可以倾听和支持你的闺蜜;然而你要看到的是,自己已经有能力经营一段稳定长久的关系,这正是我们这段咨访关系的目标和意义。”

有时候,来访者明明有了很大的进步,却在某一个时候忽然“退行”到原来的模式当中。

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退步,正如一个孩子在学走路时,他可以走一段路了,但有时候还是会摔倒。

这种成长到某个阶段发生的“退行”现象,其实是对自己身上改变的再次确认,正在积累力量以产生决定性的变化。

在咨询空间里,来访者是中心。


这个空间像一个舞台,她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会在这舞台上投影、渐隐渐现。

当聚光灯慢慢淡去,他们终将远离,以在咨询空间获得的勇气和智慧,以全新的面目去面对真实世界。


-06-

没有一个你爱过的人会真正消失不见

壹心理认证咨询师  孙建齐

给我们留下烙印的关系,不局限在爱情与亲情。

我想起了儿时的发小,她是我最早最贴心的闺蜜,也是我最爱的人之一。


如果说后来遇见心理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无条件接纳,那发小就一直在无条件接纳着我。

中学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们却快乐无比,彼此间看到的对方都那么美好,可以彼此理解,相互支持,又可以彼此开涮,嘻嘻哈哈。直到她因为家庭原因,不能继续上学。

在那个电话极少的年代,我们用书信保持联系。偶尔,她会在农忙中挤出时间去学校看我,每次的匆匆见面,我们都会有聊不完的话题。

中学毕业后,我去外地求学,她也外出打工,聊电话就成了我们关系延续的方式。

每逢放假,无论相距多远,我们都会坚持见面。我会帮她梳理工作生活的烦恼,倾听她的疲累和远大志向。她也会鼓励我,还会悄悄地在书页里留下一些钱,不让我在学校太过拮据。


再后来,因为工作转换、家庭搬迁,电话信息来不及更新,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上对方。直到多年前,我回了一次老家,邻居说曾有个女孩来过。


我知道那是她,但却无法联系上她。我们的关系似乎在世事变迁中终结了。

但直到今天,我依然会想念她。她肯定也是如我一般,记挂着彼此。


我认为,只要彼此的心在连接,那么关系就不曾消亡。

如果说后来遇见心理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无条件接纳,那发小就一直在无条件接纳着我。

也许一份关系面临仪式上的结束,但在情感上,它依然存在。

也许一份关系面临分离上的结束,但在情感上,它也依然存在。

也许一份关系面临爱恨的分裂,但它仅是从爱到恨,变换着的样子存在。

正如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一个你爱过的人会真正消失不见(No one you love is ever truly lost)。

关系的消亡,可以看作是一段关系的结束,也可以看成是另一段关系的新生。

而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在面对关系结束与新生之间迸发的情感波动时,保持勇敢、真诚和一点点的智慧。


作者简介:壹心理认证咨询师社群,来自微信公众号: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责任编辑:Spencer  杨小肥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