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父母悠着点儿

52036829_xxl.jpg

文|郑庆友 壹心理专栏作者

许多父母对年幼孩子的任性行为大伤脑筋。孩子在未得到满足时,动辄大声尖叫、哭闹、打人、耍赖,恣意妄为。对此家长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些心软的父母,看着粉嘟嘟的小脸,泪汪汪的大眼,可怜兮兮的表情,总难以狠下心来say no,于是要什么给什么。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也恨不得给他们摘下来。而另一些强势的父母,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时的第一反应是:“这还了得?!”纵容孩子,会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家长的权威将丧失殆尽!于是对孩子大声喝斥,甚至棍棒相加。

其实,面对孩子的任性行为,父母慌了神儿,阵脚大乱,要不无条件地满足,要不威吓、惩罚,这都是不足取的。而父母在了解孩子任性原因的基础上,做到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沉着应对才是上策。父母悠着点儿,反而会使事情朝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3-5岁孩童的任性,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生理发育机制使然,二是家庭环境教养的结果。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完全,自我中心是共有的特点。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让儿童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错落摆放着三座山的模型,并出示四张从不同方位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指出站在不同方位的人所看到的情景与哪张照片一致。3-5岁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三山”模型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是一样的。

“三山实验”证明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即缺乏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不会换位思考,更不懂得如何体谅、迁就他人。比如,当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家中忙里忙外时,孩子非要拉着妈妈陪他(她)玩儿。这时妈妈会说:“宝贝,妈妈要做饭,等会儿还要打扫卫生,你先自己玩吧,等妈妈忙完了再陪你。”可孩子仍然不依不饶,硬是要妈妈陪,不然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不爱妈妈吗?当然不是。但要他们体谅妈妈的难处,迁就妈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做不到的。孩子会认为:搭积木比做饭有意思多了,我觉得好玩,妈妈也会觉得好玩。这不能怪孩子,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任性”,这是由此年龄段孩子的大脑发育生理机能决定的。

54723327_xxl.jpg

3-5岁孩子的“任性”,还因为这个年龄段迎来了人的生理发育第一个高峰期。比起一、两岁或几个月时,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在快速发育,他们学会了走、跑,学会了说很多话,语言表达和活动能力迅速提升,活动范围和眼界也快速扩展,他(她)不再是以前那个只能以哭来索取所需的小娃娃了。此阶段孩子的自主能力和意识也因此大大提高,他们喜欢自己做主,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别人的越俎代庖或横加干涉异常愤怒。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2至4、5岁幼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时的孩子经常会用“不”、“不要”、“我自己来”等表达他们的自主性。自主性的空前高涨,表现为喜欢自己干一切“力所能及”与“力所不及”的事情。比如一个典型的情形:在跨过地上的一洼水时,当大人顺手把孩子抱过去,他们就会奋力挣扎,大喊大叫以示抗议。就算已经走远了,也固执地要重新回到原地,非要用自己的小脚尝试跨过去才甘心。要不然就不依不饶,哭闹以示抗议,这使得大人啼笑皆非,又气又急。对此很多父母大惑不解:这孩子也太倔、太任性了。殊不知,这几乎是所有这个年龄段孩子普遍存在的“小个性”。

了解这些情况,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必经阶段,很大部分原因是生理机制决定的,是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就无需对孩子的“任性”耿耿于怀,不至于感到难以接受,而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言行表现,并自觉地尊重和珍惜孩子的自主性。不以保护孩子为由,过多干涉和打压孩子的自主行为,这对孩子从小构建良好的人格品质将发挥深远的影响。

54222024_xxl.jpg

除了生长发育阶段性特征的因素,家庭教养环境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也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孩子的任性妄为,往往是溺爱造成的。那些由祖辈照顾的孩子,更容易被娇纵。祖辈们在年青时忙于工作和家务,在培养儿女方面自觉没有尽心尽力,于是把这份缺憾感弥补到孙辈身上。还有一些老年人因退休而产生无价值感,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孙辈身上,对小孙子、小孙女格外疼爱,百般呵护,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以此博得孙辈们情感上的亲密依赖,并获得自我的价值和满足感。

由于家长、特别是祖父母的娇惯,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任性的人格特征。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被宠坏的孩子,长大后,在与人合作和社会情感方面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他们怀着虚幻的想法,认为自己是王子或公主,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地爱他们、欣赏、保护、帮助他们,必须以他们为中心,否则就忍无可忍,逃避现实。他们也不懂得爱别人,尊重别人,眼里只有自己。成年后因遭遇挫折往往容易陷入心理疾病的旋涡,有些人因一些常人看来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产生自杀观念或行为。

对于因过分娇纵而恣意妄为的孩子,家长有时候要坚定地对孩子的无理索求说“不”。但拒绝应注意技巧,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性。父母不应低估孩子的智力,认为跟他们“讲不清楚”,其实只要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与他们沟通,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对那些为了满足不合理要求而使性子哭闹的孩子,可以试着以另一种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去转移、分散注意力,让他们从目前的情境中脱离出来。此外,家长应意识到,“身教”胜于“言传”,以身作侧,通过模范行为和榜样去引导,给孩子以正面的行为示范,远比说教和命令见效。

44177618_xl.jpg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批评和惩罚效果甚微,好的方式是予以消退处理,并对所期待的行为予以及时强化,及时赞赏和肯定。例如,孩子以尖叫和捣乱来表达不满,是希望以此种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并逼父母“就范”。此时父母要表现得悠然自得,不急不躁,有意识地不去理会,让孩子觉得这招毫无用处。当得不到预期的注意,自然会感到没趣儿,以后会逐渐减少或停止这种行为。而对孩子偶然做出的一件值得赞许的行为,应及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予以正面强化。比如,详细地描述孩子刚才所做的行为,随即热情地表扬孩子。如:你刚才做了……,好样的!你刚刚的表现……,做得不错!再接再厉!或向孩子展现出欣慰的微笑、给予爱抚等等。这样会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维持,最终形成一个持久的好习惯。

应注意的是,使用强化不能过于物质化,过多以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可能会导致“过度理由效应”的产生,即由于受到过多的外部激励,使得外部动机过强,从而使内部激励和动机被削弱。如果父母经常使用物质奖励来促进孩子的某种行为,可能会使孩子原本发自内心想去做的行为“变味儿”。原本具有很强的内部动机,比如在行为中感到愉快、满足,但父母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久而久之,孩子的内部动机被外部动机所削弱或取代,不再为了内心的满足和愉悦感而做某事,而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而做某事。这样,一旦撤销外部物质奖励,孩子的相应行为就会减少或停止。

一言以概之,在对待孩子任性的问题上,父母紧张、焦虑无济于事。而遵循孩子所处身心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孩子,让孩子获得更多自主感和自信心,以民主的教养方式,代替专制、放纵或忽视的教养方式,以正面的激励、强化代替惩罚,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大有裨益。

112.PNGWechatIMG1.jpeg

文|郑庆友 壹心理专栏作者

作者简介:郑庆友,壹心理专栏作者,心理咨询专家,预约咨询QQ:2606965854。

图片来源:123r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