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朋友圈,取关公众号,是种怎样的体验?

link.jpg

本文字数:1100字   预计阅读:3分钟

文:千古流传 | 壹心理专栏作者

前段时间我对自己的信息输入环节大动干戈,关闭朋友圈,取关了所有公众号,删掉了所有APP。若需要,再下载或关注。这时,我突然有些许别样的感触。

每要重新关注回一个号,我就问自己为什么,可是回答不上来,也就觉得没动力再去关注,甚至觉得不关注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还有填满屏幕一大堆APP也是如此,当想要重新下载回来时,也找不到足够的理由。

可这些信息功能的囤积为什么会发生呢?我仔细回想,发现不过是万一用得上这个心理在作祟。

例如,关注了很多科技号,当时是想着,也许某天能看到一个趋势报道,改变我一生….别笑,这种故事确实有,不过这种幻想跟买彩票时一样。

万一用得上,本质上还是智人骨子里的求存行为。物质匮乏的问题直到近代才被大范围解决,这之前十几万年,能吃饱肚子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于是,囤积行为便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这在资源稀缺的时代能提高你的生存几率,但到今天反而造成了许多困惑。

信息囤积跟物品囤积一样,让存放空间杂乱不堪,长期以往,反而让提取不易。

信息爆炸不代表有价值的信息增加,信息囤积也不代表万一用得上,恐怕你真正要用时,却要面对一堆更复杂的选项。

在做这次精简整顿之前,一块小小的屏幕上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大量的信息涌来,说实话,看不过来,又怕错过什么,这令我焦虑。

精简过后,每天莫名多出了一大把时间。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之前每天处理这些信息的碎片时间接近2个小时,包括刷微博、刷朋友圈等。这些省出的时间,可以做多少事啊!

实际上,同样份额的时间,用于碎片化学习和集中沉浸式学习,效果完全不同。我依然喜欢沉浸式的读书,这样才有利于进入作者的思维框架,而不是表面上的陈述。而碎片化学习,非常不利于构建内部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

就这样,原本用于在朋友圈、微博碰碰运气的时间,花在了新领域、新技能上,收获不菲。

但要做到这一点,在今天恐怕越来越难了,因为屏蔽了朋友圈直观感受如脱离了世界。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个人的学习进步动力,很可能大部分与朋友圈里的人有关,你在那能看到别人或奋力成长,或享受生活,或自娱自乐,攀比和超越的心理会主导你的行动。

屏蔽了朋友圈,虽然多出了大量的时间用于沉浸式学习,但也可能会少了这份攀比带来的动力。若不是这个精简动作,我还以为自己拼命前行是因为自己想,但事实上可能跟自己无关,跟认识什么人,以及他们在如何行动有关。

所以,这个精简到底是个什么体验?

你想通过精简扔掉的焦虑,又得一个个全部捡回来。

作罢,最后还是取个平衡点,朋友圈一周看一次,指数基金两周看一次,这真是在平坦的路面上曲折前行呢…..

公开课二维码.jpg

封图来自作者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