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情有这些期待的人,会越来越虚弱

文:罗丽 | 壹心理专栏作者
本文首发于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01  在婚姻里孤独

在我的婚姻情感的咨询里,越来越多的来访者跟我探讨关于“婚姻里的孤独”。

表现是两个人情感交流闭塞、爱的流动不够,幸福感受力缺乏。

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相敬如冰”

结婚多年,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陌生,

距离很近,但心却越来越远,

少了夫妻生活,没有了共同语言,甚至连改变这种冷漠的关系的动力也没有了,

变成了流于形式的“假面夫妻”

车子、房子、孩子、位子,一切的奋斗目标有了眉目,有了外人眼里的“圆满”,

但内在缺失的爱、情感上的孤独、精神的空虚,

这一切都在寻找表达的出口。

此时,如果不重视婚姻内的建设以及不觉察自己内在的这份孤独的来源,很多感情就会由此断裂;

但离婚的成本和代价毕竟是高昂的,很多人为了平衡这段婚姻关系,

如果具备婚外关系发展的条件,那婚外情就会由此发生。

 

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她名校毕业,银行高管,学习、工作、家庭一路走来都非常顺利,先生性格温和,

是个老实人,坐拥人人称羡的福气,

她不觉得满意,心里时常觉得空落落的。

西子常常挂在嘴边跟先生说的是,“你又不懂我”。

面对西子的拒绝,先生也不再做更多靠近,

同在一个屋檐下,除了家里一些事务性的商量,他们几乎没有情感沟通。

吃完饭后各自进自己房间,先生玩游戏,西子辅导孩子作业,而后各睡各觉。

孤枕而眠。关系慢慢越来越冷。

为了维持表面的完整,一直这样过着。


直到遇见他。

他是刚来单位的同事,比她小很多,有活力,阳光热情,浑身散发着青春的魅力,

工作中积极主动,愿意为她服务,总是会带给很多好的感觉。

两个人经常保持着微信上的互动,但都没有过分的举动。

那次出差,两人谈完客户回酒店,借着酒精,两个人沦陷了,发生了身体上的关系。

他有未婚妻,婚礼日期都订好了,

但那次关系发生后,西子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他们有如热恋中的情人般约会,互赠礼物,互诉衷肠,她在工作中照顾他,在精神世界里,他全情关注她。

在这期间,西子完全忘却了她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她没想要结果,但却陷入到婚外的感情里不能自拔。

交往的时间内有甜蜜,但更多是因为不能随意见面或联系的牵挂和痛苦,

西子越来越依赖他,想24小时都跟他腻在一起。她变得越来越控制,对他要求越来越多。他却越来越逃避,越来越疏远,他们有了争吵和间隙。

有一天他微信给她说他要结婚了,也办好离职手续,就不当面来告别了。

西子有一种世界崩塌,被抛弃被玩耍的感觉,

但出于自尊,西子没有表现出来,平静地祝福了他,然后将他的微信,QQ,微博,电话号所有的联系方式全删除了。

他彻底消失在了她的世界里,期间西子的脑海里回想着两个人在一起的各种画面,

臆想着有一天他会回来找她,期待各种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西子把自己逼到了角落,有离开他的倔强却没有忘记他的力量,

她的脑海里反反复复地想着他是不是骗了她,是不是从来就没爱过……

原本想借助一段关系走出婚后的孤独,却没想陷入更大的无助和绝望里。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经典著作《包法利夫人》作品也曾讲述了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

她因为不满意与乡下丈夫的婚姻而出轨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因为她读了几本文艺的书,

见过无垠的大海,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而选择屡次寻找婚外的感情,

可是她的两度婚外感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更使她自己陷入感情困境,

最后服毒自尽。

然而,婚姻里的孤独,真的能通过婚外情而获得你想要的完整和幸福吗?

事实是,当你不够爱自己时,任何关系都会让你更加匮乏,更孤独,更受伤。

02 是内心的匮乏感,让你陷入婚外情的深渊

有的时候,极度渴望靠近一个人,

从他那里获得之前不曾拥有过的满足,然后舒舒服服流连在自己的爱情梦想里,长醉不醒。

 

哪怕这男人一开始并不怎么让她动心,只要对她甜言蜜语的、只要让她暂时获得舒服感,也是可以的。

在爱情梦里,不必面对婚姻里的平淡与琐然无味,更不需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的确会点燃她们内在的激情和活力,但婚外情营的是一个完美的爱情乌托邦。

而这个乌托邦,很脆弱,会很轻易就瓦解

因为在关系的最初,爱的动机不够纯粹,只为了满足个人自恋的需要,填补心中的匮乏:

 

我需要一个人,来无条件爱我

通过他的爱来让自己感受到优势和资源,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弥补我在婚姻中的孤独感,创造被爱的幻象。

 

我需要一个人,让我不必要面对真实无力脆弱的自己,暂时缓解我内在的无力感和匮乏感

而匮乏感,是直接导接导致婚外情发生的本质。

所谓匮乏,就是不够,自我认同不够、爱和连接的能力不足够。

 自我认同的匮乏 

本质上来说,西子和包法利夫人一样,她们内在是不自信的,

一方面她们的自我认同感不够,她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另一方面又无比渴望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自我可以出来,因而就在下意识地不断地寻找。

她们寻找的并不是什么样的爱情,而是自己。

 

她们表面看起来骄傲清高,但是内心深处也很彷徨迷茫和不安。

对待婚外关系的寻找,她其实只是在表达一样的东西:

我得到的爱不够,我缺爱,我需要有一个人来完完全全地满足我,

我渴望寻找到一种东西或者一个人,可以让自己安定下来。

这样的内心呐喊,让人心疼。

 

而这种自我认同的匮乏很可能是在早期的关系里就缺失的,自我认同的核心问题是本体安全感。

内心对自我认同的不足够,不自信感会让她们感觉到不安全,敏感脆弱,感受到会轻易被伤害和被抛弃的。

事实上,真正让她受伤的是她内在那个未长大的小孩子。

成年的自己是可以清晰地看待这段关系的,婚外情的关系并不会长久,

暂且抛除婚外情被发现女性将会承受怎样的代价,

但未长大的小孩子,没办法看到并重视这些。

从情感层面,西子需要的是高浓度的爱,

她非常需要一个完全可以包纳她、关注她、支持她、可以来喂养她的客体。

这样的感情,从动力学的意义来说,她需要的是一个妈妈。


她还活在婴儿未跟妈妈完全分化的阶段,对方需要时时配合她,爱着她的爱,痛着她的痛,

而一个婴儿如果被“妈妈”(这里指的是婚外关系时的那个男主角)抛弃,

那意味着她是“活”不下去的。

而分手的痛苦有多深,说明过去的她有多依赖,

痛苦持续时间有多长,说明现在的她有多不想放弃自己的依赖。

 

 爱与连接的能力层面的匮乏 

爱无能,或者爱无力的人,她们企图通过被爱来感受她们的存在价值。

她们在婚姻关系中无法深入而持久。

一方面她们喜欢掌控关系的节奏,但内心有一些隐藏的关于信任和恐惧的问题,

她们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害怕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回应而给自己带来羞耻的感觉。

另一方面,她们对待感情和自己的方式,很多时候是理想化和贬低的防御机制。

她们会把对方过度理想化,而偏执化的扭曲,是当在结婚后发现了对方的弱点后,感觉到对方的不完美,

甚至会觉得对方一无是处,根本无法满足她的需要,而她从一个不完美的客体里看到其实是自己的无助和无力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一出现,她们就会想要逃避。


如此循环往复,就会不停地去寻找,直到找到她以为完美的那个他,

而这样的投射和寻找终究会失败。

如果抱着这样的信念去寻找,受伤自然是在所难免。

因为这世上没有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存在。

 

这种持久而深入的爱的能力的不够,可能是早年爱的缺失与匮乏的状态,

导致他们从不曾有过健康的爱的经验,因而也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实践爱;

还可能是早年的爱的经验里伴随了太多压力和捆绑,或者是痛苦的分离,她们更多选择逃避。

这种愉悦感满足的缺失,使得她们处于温饱尚且不易的匮乏阶段,富裕之路自然就更遥远了。

03  依靠外物给爱,你会越来越虚弱

人们习惯于在感觉到匮乏的同时,采取逃避和隔离的防御机制,

多数人沉沦和执着于外在的填补和获取。

而越期待的,越会让你失望,因为你想控制的东西,必将控制你。

 

为什么越追逐,越想占有和填充,越会感到更大的匮乏和不安呢?

因为填充匮乏感,本质上是对匮乏感的一种掩盖和逃避。

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莫过于他给过你满足感,然后又拿走这种感觉。

爱和给予的能力是对方的,对方可以选择什么时候给,什么时候不给。

如果你所有幸福的来源建立在对方这个客体身上,当没有了这个外在给予的这个客体,

我们的本体会失去所有的意义。

因为你想要做的是一个被喂养的“婴儿”,一个爱的“乞丐”,你的自体虚弱无力,

那么在失去对方的这种给予后,你会更多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感,陷入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被抛弃者”,

怨天、怨地、怨自己,陷入习得性无助里,无法获得救赎。

这也是西子在面临关系结束后会那么受伤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咨询的过程里,让西子更多了解自己的自尊发展水平和心智化成熟程度,

拓展内在的格局,实现自性成长、自我负责,

是让她从失控的外界关系回归内在对自我的探索来的关键。

否则,外物的不控性会给她带来绝望般失控的感觉。

所以真的要消除内在的匮乏感,除了面对内心的那个匮乏本身并接受和理解并为之负责,并无它路。

而这个真实真诚的面对,会引导你走向丰盛的机缘。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为了爱你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先成为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

此时静下心来,来体认和理解我们的内在感受,以此发现痛苦背后的转化,超越和升华。


04  自性化,实现自我的圆满

自性化概念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通俗的解释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觉察并收回向外的种种无意识的投射和期待,发展和整合自己独立、自由、完整的人格,以及爱和被爱的能力。

记得我年少时看过电影《廊桥遗梦》,

女主角在沉闷无趣的婚姻生活中,遇到了倾心相爱的人,

当时不理解,遇到了爱的人,为何畏首畏尾,留下终身遗憾?

长大后才懂得,女主角的回归不是怯懦,而是清醒

她尊重自己对激情之爱的渴望,但知道人和人之间的界限,也更懂得为自己选择负责。

她高贵纯净的灵魂没有在所谓的婚外情里沉沦,

而是恰到好外保持礼貌的距离,与对方发展了一种持久而纯洁的友谊关系。

我们的能量是守恒的,当你在现有的关系无法获得幸福的感受,

而试图换个客体就能有所转变时,这会让你非常失望。

因为你自己没变,你的本体没变,你内在的信念和剧本没变,

即使客体有差异,你也有可能把所有客体变成一样的人,

事实上是你创造了自己生命的实相。

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实现。

生命中的人和事都是被自己吸引来的,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为自己负责,不去试图了解自己,关怀自己,谁还会心甘情愿地来爱你呢?

所以遇见谁都是遇见自己的旅程。

真正的智者是如何从现有资源里去看见自己的需求和正确评估对方爱的能力,并支持自己有所满足。

当然,如果现有关系的确会让你觉得消耗,

你是可以允许自己随时抽身离开的自由的。

关键是,让自己不留遗憾是初衷。

因为,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恰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姆说过: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

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和创造爱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

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和创造爱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这段话说的就是我们不是去求人爱,而是去爱人。

我们渴望爱,渴望爱情发生,我们彼此都寻找特别的关系,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生活在孤寂中?

事实上,爱与被爱,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创造的东西。

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

爱的感觉,是行动所带来的结果。

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去做你希望对方为你做的事。

当我们长大,不再是小孩子,

我们就要学着为自己的情绪感受负责,并为之创造一个有滋养的环境。

创造爱是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在失去关系的痛苦里,去慢慢感受,你的情绪背后隐藏着什么,

或许是长久以来一直携带着某些创伤和内心深处的阴影,

也许是你童年和年轻时的一段伤痛,去面对那个经验。

这正是自我认识和创造美好的最佳机会。

张爱玲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

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贪恋红尘的俗世男女总免不了在爱里受苦。

或许情伤难愈,或许婚姻不易,但对于生命的圆满,

唯有对自我世界进行更多体察和探索,并允许自己去经验,坦诚地面对真实的自己,

带着穿越痛苦的勇气,你才能获得全部的力量。

(PS.本文案例已获得来访者授权,并已做处理)

– The End –

作者简介:罗丽:壹心理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EAP讲师,多家媒体特约心理咨询师,表达性艺术治疗师,专注于婚恋情感咨询和女性心理成长,支持更多人内在丰盛,知性+温情,爱好阅读+音乐,点亮你心中的光,让寻找幸福的你和幸福遇见!微信公众号:爱心理研习社。

责任编辑:Spencer JXL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