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众人的面,他摔了儿子的手机

心理0时差 周刊 第15期

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2017.12.18 星期一


壹心理翻译社 ◎ 荣誉出品
本期主编:张真Derek

-01-“咚——” 当着众人的面,他把儿子的手机摔了 He Threw Away His Son’s Cell Phone

昨天,广州天河区的某家酒店大堂,一对父子正在争吵,两人都已经到了气喘吁吁面红耳赤的境地。

那孩子,我估摸着也就小学三四年级的样子,居然有胆和老爸抗衡,更厉害的是他不哭不闹,对付老爸的话术还有理有据。


小编坐在旁边听了会儿(别问我去酒店干吗了这不是重点)。听了个大概,情况差不多就是:

男孩这段时间沉迷手机游戏,这周末的回家作业丁点未动,趁着跟老爸来酒店找人办事的当口,他爸才离开一会儿,就一屁股坐了下来开始打机,还把这星期的零花钱都拿来买了游戏装备。


看见眼睛死盯着手游的儿子,这位爸爸不知哪来的巨大火气:


“这不是玩一盘游戏只要几分钟的问题,这说明你脑子里一直只想着玩!怎么不见你在学习上这么会见缝插针?早就叫你戒了游戏,从小就这么贪玩长大了肯定没出息!”

“咚——!” 这位爸爸厉害了,训着训着突然愤怒值爆表,把儿子的手机夺过来当着众人的面摔了老远。(这屏幕肯定粉碎了,好端端一台苹果就这么被糟蹋了……)


他儿子才不甘示弱:“你老是叫我戒了游戏,有本事你自己把烟戒了啊!酒店里只有禁止吸烟的标志,没规定禁止打游戏!要说错了也是你错了!”


诶哟喂,神回复!!这小孩是个可造之材!!(小编心里默默佩服着,这要是换了我,肯定只有低头求饶的份吧……)


他老爸愣了两秒,但为父的尊严怎能丢,回过神来后继续训斥:“老爸是过来人,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小时候贪玩的长大后没出息!爸爸现在开大公司,你去问问奶奶我小时候贪不贪玩?”


这小故事我不打算说下去了,今天我们关注的重点是:


“爸爸(妈妈)是过来人”这句家长们的口头禅,屏幕前的你对自己的小孩说过几次?(或是屏幕前的儿子女儿们,你听爸妈唠叨过几次?)


从小玩着游戏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一败涂地的、或是在游戏公司里风生水起的,都有。问题是作为家长,你怎么和孩子讨论他的这种兴趣爱好和行为模式。因为 ——


「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帮助孩子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独立成长」和「用自己的三观、思维方式、加上对孩子的爱来绑架孩子」,


完!完!全!全!是!两!码!事!



-02-“爸妈是过来人”,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Is Your Experience Harming Your Kids?

“我不就想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让他少碰壁少走弯路吗,这也有错?”

这是家长们常用的“辩解”。


我们可以这样追问家长:“你怎么就知道这一定是弯路、一定是错的呢?”


他们的回复振振有词:“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就这样经历过!真实度100%!”


没人怀疑你个人经历的真实度,只是把这份过去的真实沿用到孩子身上,这背后有『两大误区』:[1][2]


① 你的经历发生在“那时那地那人”身上, 而这些和你家孩子的“此时此地此人”相差十万八千里。[3]

你了解你孩子在学校有哪些好同学、坏同学吗?你知道你孩子可能恨透了哪个老师吗?你知道你孩子明明已经付出努力却又考砸了一次,回家挨骂之前,已经在家门口偷偷哭了半小时吗?


哪怕是那些所谓“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具体行为上的体现都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不会以某一个具体的做法、行为和物体为基础。


② 你之所以清楚“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有些事情千万不能做否则会招致祸害和伤害”,恰恰是因为“你已经亲身经历过这一切”,所以刻骨铭心、所以深信不疑。[4]


所以,若是要让你的孩子对这件事也深信不疑、心悦诚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也去真真切切地经历一次!


其实你很清楚这个道理。就像你教孩子做菜,最基本的油盐酱醋要放多少下锅,总要手把手带着孩子做那么几次,才能让孩子既记住要领、又能找到最对自己胃口的那个量。


还有类似游泳这种只凭你的经验真心没法让孩子学会的技能,那几口水、不呛着几回,他这辈子都只是旱鸭子。


填报志愿、选专业、投简历、离家远走…… 若是已经看到孩子眼里的光亮,你忍心熄灭它吗?


所以,只要不是原则性、或是关乎人生安全的问题,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感受、去经历。


在放手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为人父母的你,和孩子一起,长大了。


哪怕有一天孩子碰壁,哭着回到你的面前:“爸、妈,我终于明白了,当初你们说的是对的。”


那也是因为,你的孩子深信:此时此刻的你正张开双臂无条件爱着他,就像当初你放开双手给他自由,一样。


“那…… 我该怎么和孩子分享一些经验,既能帮到他,又不过度限制他呢?”


鼓掌!会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成功一半了。


继续往下看,美国权威亲子家庭机构“家长网(Parents.com)”资深家庭心理师为你支招!

-03- 和孩子进行有效对话:三种正确的打开方式

3 Ways to an Open Dialogue with Your Kids

在这个部分,小编为你呈现三组父母和孩子的对话,每组对话中,就同一个孩子、两位不同的家长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比较一下这两位家长的做法,希望给你一些启发。


这不仅仅是写给家长看的,也为了和父母日夜相处的儿女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从中找到更合适的沟通方式,然后,不妨一试。


按不同孩子的年龄,这三组场景分别发生在家长和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孩子之间,为你呈现不同年龄层孩子成长的关键需求点,以及家长回应这种需求的有效方式。[5]


① 学龄前幼儿 Preschool Kids


在公园,孩子注意到一只漂亮的蝴蝶。

孩子:“哇!妈妈快看!好漂亮的蝴蝶!”


家长A:“嗯!真的好漂亮呢!宝贝,这是什么颜色的?昨天我们才学过彩虹的七色,想想看?”

孩子:“黑色!橙色!红色!”

家长A:“嗯嗯,答对了!好棒!一下子说对了三种呢!”

家长B:“嗯!真的好漂亮呢!宝贝,你觉得这只蝴蝶在做什么?”

孩子:“它刚才在这朵花上,现在又飞到了那朵花上!”

家长B:“你觉得它为什么喜欢花呢?”

孩子:“因为花花很漂亮啊!”

家长B:“有可能嗯,花花真的很漂亮,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美国家长网专家点评: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开始探索这个世界。家长要做的是:对孩子已经知道的表示肯定、同时鼓励孩子探索更多相关的人事物。家长B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更为出色。


② 小学少儿 Elementary School Kids

家长:“放学回来啦?今天怎么样啊?”

孩子:“还行,不过我好像把记着回家作业的那本本子忘在课桌里了……”


家长A:“真哒?会有麻烦不?”

孩子:“这样我就不知道今天要做哪些作业了,明天交不了作业会被骂,数学老师超凶的!”

家长A:“你打算怎么办?”

孩子:“妈妈你能开车送我回学校去拿吗?”

家长A:“恐怕不行哦,今天傍晚开始妈妈都有好多事要忙走不开。还有其他什么人可以帮你忙吗?”


家长B:“那你是不是今晚就没法完成作业了?妈妈今天时间有点紧,不过我还是开车带你回学校拿吧。”

孩子:“谢谢妈!”

家长B:“不过你今后要记得啊,不然老是给你自己和其他人都造成麻烦,多不好啊,自己再多小心一点就会避免很多麻烦,对吧?”

孩子:“嗯,下次放学前我整理书包会更仔细点。”


>>>美国家长网专家点评>>>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学校开始慢慢学会自立,当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独立处理,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和责任心的最好机会。


只要问题不是特别紧急和严重,尽量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千万不能简简单单为孩子做主、替孩子担当、给孩子找捷径。


家长A的做法更为妥当。


③ 中学青少年 Middle School Kids


家长:“今天英语考卷批完发下来了吧?”

孩子:“嗯,我拿了91分!”


家长A:“你平时都考八十多分的,这次进步很大啊!离满分还有9分的提升空间,你有分析过这9分是怎么丢的吗?”

孩子:“还没有,我今晚就去分析分析错题。”

家长A:“嗯,除了分析错题还有其他提高的方法吗?”

孩子:“还可以去找老师,让她帮我看看这些错题说明我哪里有问题,可以查漏补缺。”

家长A:“好样的,有了这种学习方法,今后你的学习妈妈都不愁啦!”


家长B:“你平时都考八十多分的,这次进步很大啊!看你学英语劲头足足的,是因为你特别喜欢英语吗?”

孩子:“嗯…… 也不好说,可能只是因为这次考得比平时简单,又或者我这次复习做的习题和考题比较相近,运气好而已。”

家长B:“那你有哪门课是比较喜欢的吗?考得不太好也没关系。”

孩子:“历史!”

家长B:“哦?怎么回答得这么笃定?”

孩子:“因为我上历史课的时候觉得一堂课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老师讲的内容我都很感兴趣、好像听进去了很多但又不停地有问题想问老师。”

家长B:“你想问的问题越来越多了?那岂不是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孩子:“是啊,但英语我就反而问不出那么多问题,感觉单词和语法背完、题做完,就搞定了。”

家长B:“好啊,你就带着自己的方法和兴趣继续这样学下去就好了。”


>>>美国家长网专家点评>>> 这个阶段的孩子…… 咳咳,小编打算卖个关子先!这里的家长A和家长B,屏幕前的你觉得哪一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更利于孩子成长呢?

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明确:“怎样才算对青少年时期孩子的成长有利?”

无论你是位家中正有个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经历过青春期所以知道自己得到过什么也失去过什么的成年人、还是此刻就正处于中学时代体内荷尔蒙不时失控的青少年,上面的AB两位家长,你怎么看?为什么?

投出你的一票后,你一定也看到其他朋友的选择了吧。大家的选择和你一样吗?小编邀请你去下面的评论区和其他读者分享你的看法哦~


明天中午12点(2017.12.19 星期二),小编会在评论区为大家置顶呈现专家的权威解读。

写在最后

“这个美国的什么什么Parents家长网不是很牛B的吗,怎么育儿经只写到中学就完啦?孩子进了大学、成年之后,还有选专业啊找工作啊找另一半啊结婚生子买房子各种难题,你怎么不告诉我该怎么做啦?”


这个问题真的很好,但也真的无解。


不,不是无解,是没有万金油般的通用妙招。和一个思想和三观都已趋成熟的成年人沟通,尽管对方这辈子都是你的孩子,但就像你说的,孩子已经渐渐走向独立,ta的生活已经有无限种可能。你要给的,就只有三样东西:


尊重,支持,和无条件的爱。


不,不能轻描淡写地说“只有这三样”。因为要做到这三样,就已经很困难了。


我们宁愿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这份爱的表达,怎么就这么容易走弯路、孩子怎么就是感受不到呢?


你总说:“爸妈是过来人。”


但把孩子拉扯大,这一路的欢笑与泪水,明明是你亲力亲为的“第一次”啊。


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年、十几年、数十年,看作一种共同成长的历练,这会是你为人父母和孩子共同谱写,最美的诗篇。


祝你,和你生命中最珍视的人,都能幸福、安稳。


上期周刊(2017.12.11):
眼看17年就要欠费,18年的flag还立吗
往期全刊汇总:请点此查阅
References / 参考资料:
[1] Walton, A.G. (2011). 12 Ways to Mess Up Your Kids. The Atlantic.
[2] Kampakis, K.K. (2014, edited 2017). 10 Common Mistakes Parents Today Make (Me Included). Huffington Post.
[3] Family Tech. (2017). Let Kids Experience, Don’t Be a Helicopter Parent on__line or In Real Life.
[4] Naim, R. (2016). 15 Powerful Lessons You Can on__ly Learn Through Experience. Thought Catalog.
[5] Debrovner, D. How to Teach Kids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Parents.
© 本文内容于壹心理旗下“壹心理精选”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首发(ID:yixinlijx),转载前请关注并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